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 第四百七十五章:朱七做人口登记

因为之前李时珍招呼得殷勤,朱七一开始就知道这老鼠或者病人扩散后的棘手性。郒

从土蛮汗那边接触完回来,就想着回辽阳好好休养。辽阳已经是整个辽东最大的城市了,去其他穷乡僻壤,那还修整个啥呢。

但毕竟带着风险,因此一群人到辽阳外三十里的地方占了个小村子,锦衣卫负责撵人,辽阳知府事后知道了还出来交涉。

结果就是一起跟着在村里待了一个月。后续组织了三波人来运后勤,知府的后宅来来探视过两次,基本都一起留在村里了。

过了一个月,到了血霉的辽阳知府才回到衙门。

最后活下来的两百个囚犯也在辽阳就地安置。只是没有路引,还不能回到关内。

-------

原本朱七打算在辽阳城里再休养半月后就回京交旨。因为据守边属夷的报告,一来土蛮汗的部落已经出现大量的病疫,已经准备外迁老营驻地了。郒

而蓟镇旁边的辛爱黄台吉,原本也是从守边属夷那里得到消息,早就秣马厉兵准备大干一场了,给明朝这不开眼的小角色将军小刀拉屁股,开开眼。

结果后来先是得到消息这个秘密的锦衣卫队转区了土蛮汗,后等到了土蛮汗的求援通告了。再结合之前锦衣卫在蓟镇留的国书通信,算是一下子明白,恢复大元的美梦已经彻底破产了。

辛爱黄台吉是个拿得起放得下的,立刻就修书统一之前大明给的方案,并且打算主动回俺答汗老营去劝说俺答汗,整个鞑靼绕过瓦剌,举族西迁,去帮助岌岌可危的金账汗国。

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我辛爱黄台吉在意的是恢复大元帝国,而大元帝国在哪里其实并不是那么重要。格局已打开辛爱黄台吉瞬间就思路开朗起来,连带对东边土蛮汗的评价也变化起来。

土蛮汗可是自视甚高的,以前从来就不服辛爱黄台吉父亲俺答汗的调令。不过考虑到辛爱黄台吉自己也不服自己那软柿子父亲的调令,两个一直算是惺惺相惜的神交好友了。

特别是土蛮汗是姓孛儿只斤嫡传,标准的黄金家族大汗。虽然手下人不多,但时刻不忘恢复大元荣光。稍有实力就会主动进攻大明。失败都动迁遁逃,屡败屡战,甚是感人。

反倒是俺答汗这一只,同样是黄金家族,更是达延汗的子孙,集历史的责任,祖宗的荣光于一身,结果愣是毫无恢复大元的自觉。跟大明打了几十年的仗,却只为了一个封贡开市。说出去,辛爱黄台吉都觉得丢人。要不然也不会抛开已经是全鞑靼首领的亲爹,自己单独到东边辽东来找机会了。郒

---------

事情在朱七准备出发前的第三天出现了变化,因为辽阳这边附近村子也有人出现鼠疫症状倒下了。

好在一路还带了好多酒精薄荷,这会儿正值夏季,之前移栽过来的薄荷已经开始发芽了。

只知道锦衣卫调查得出土蛮汗部传来鼠疫的辽东巡抚吓得压根不敢出门。一切事宜都委托给辽阳知府和朱七两人了。毕竟这人已经是提名转迁了,这要是没处理好,留个污点就麻烦了。干脆来个及时生病,给年轻人更多机会,何乐而不为呢。

就因为这事朱七又耽搁了一阵,好在大明这边基本是种地的,流动不大。直接封锁了一个村,等死得差不多,疫病也就控制住了。

正好这些劫后余生的,连同之前解放自由的囚犯一起让朱七登记造册。万一以后还有用到呢,这些人就算是有经验的老人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