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 第五十章:穿越百年的败家子相声

当晚吃饭,高翰文又给李时珍引荐了一下于老头,郭小子。

仕途不顺的读书人见面,格外的亲切。两个人以汉灵帝的问题起头,越聊越投机。

与高翰文不同,这两传统文人还是更期待出现明君贤臣的。

虽然高翰文在话本里尽量把问题归结为整个社会运行机制设计的问题,但在这两个人看来,根本问题还是在人上。

君不君、臣不臣的。

如果以往没发现制度缺陷,他们只会批判十常侍、董卓、曹贼等等,但现在这两人更是批判天下了。

机制设计是一个方面,人心人性才是决定这个机制设计走向崩坏或是完善的关键。什么机制设计都是人去执行的。

人心的崩坏才是一切无法挽回的根本。这也是到后面,诸葛丞相北伐,竟然当地人已经不认为是汉臣、汉民了。

好在曹魏靠人心崩坏上位,而自己也很快崩坏,被晋取代。而晋同样靠人心崩坏上位,也迅速爆发八王之乱,连带整个华夏沉沦。

这两人在酒桌上迅速地为整个结论找到了证据,那就是凡是僭越上位的,很快都没有好下场。这里就包括宋太祖的烛影斧声。

两人越讲越觉得有道理,最后竟然哭了起来。

是啊,我大明得国之正秦汉以来无出其右,为什么也走到了这个关头,蚍蜉撼树,何其悲哀。两人心里不甘心,身份上却又无能为力。

“你们两个大男人,不要哭了,这里还有小孩儿与女子呢。”高翰文不得不让这两斗酒的收了神通。再哭下去,一来确实不好看,二来仿佛大明明天就要倒了似的,前衙的锦衣卫坐探可一直还在呢,鬼知道有没有窜到后衙听墙根。

最后没法,还是让金翠莲给一一扶到厢房了,两人先前还痛哭流涕,没几分钟就都睡着了,实属化悲痛为睡眠了,不如睡去。

-------------

送走了两位老的,就该来问问郭小子这位小的未来如何打算了。

郭有德可是目前西学话本讲授的关键人物。

他的爱好与偏向可牵涉到西学节奏的问题,这是高翰文不得不重视的问题。

但从郭有德总结来看,相比于三国,泰西故事讲起来还是太陌生,大家没什么反应,缺少吸引力,要是能有些搞笑的东西加入进去就好了。最好是自己主讲内容,由另一个人把自己内容里的笑点扒拉出来,这样构造一个恍然大悟的过程,既让观众笑,又让观众恍然大悟,这样对故事情节的记忆更深刻。

这话虽然是断断续续说出来的,可这套东西高翰文明白啊。这不就是传统相声吗?逗哏负责主讲,捧哏负责兜话,并把笑点恍然大悟似的发掘出来。

只是与后世某位相声大拿同姓而已就已经这么厉害了吗?

于是乎,很顺理成章的事情,按照后世对口相声的节奏重新梳理了一个泰西小故事。

原则倒也简单,就是让郭有德讲些有槽点,或者有悖论,有bug的话,让他未来的搭档讲这些槽点、悖论、bug、无知用谐音梗、伦理梗、逻辑梗等的方式当场点出来或者扩大化。

本质上就是用捧逗一方或者双方的下不来台的丢面子,让观众产生优越性而理直气壮地发笑。

而且,幸好故事背景是泰西,所以故事情节多离谱也是能接受的。要不然引起联想就犯忌讳了。如果谁要是感觉这个泰西怎么总跟大明很像,那实属自己对号入座了,没那必要。

梳理的第一个故事就是一个张三的故事。

至于为什么一个泰西人为什么要叫张三可别细究。

只说张三他父亲奥赛罗跟着哥伦布的手下去了新大陆,干起来奴隶贸易的勾当,从此就家族兴旺发财了。

才10年贸易,他们家发财的程度怎么说呢?从他们家城堡花园规模就看得出来。不说其他,只说他们家,张三他父亲奥赛罗那屋有直达他们家保姆小妮娜的大马路,直接驾车快马一刻钟就能到,叫父保马路。

捧哏插话:他妈妈能忍吗这事?

再说张三妈妈屋也有一条马路,直通厨子那屋,叫妈厨马路。

捧哏插话:好家伙,这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谁也不亏欠谁,玩得挺公平的。

没办法,这不是学习泰西贵族们的家宅风气吗。

就这么造,这一家还是特别的有钱。到了张三这代,在罗马城里城外那已经是处处有宅院了。观众们可能不理解,为什么有钱了不买地。那是因为那边贸易才挣钱,买地来钱慢啊。

这张三平时也豪气,经常出去吃饭也讲排场。

一个人吃的时候,就喜欢先点鸡蛋、木耳、黄瓜、里脊肉。

捧哏一一讲出其菜品价值。

再讲起还要加一分木须肉盖饭。这时捧哏才吐槽两木须肉盖饭。

其请客的时候更不得了。有一次请客,看了半天菜单,纠结了很久,直接让店小二炒一本。

店小二过来好不容易才给劝住了,害怕撑死这位富家公子。

于是张三开口问道:“这些菜都两位数、三位数,有没有贵点的?”

店小二:“后边的菜贵”

张三半天翻到最后一页:“我也这个,这个八位数”

“公子,这个不卖,这是我们这得保甲位置编号”店小二赶紧劝诫。

造成张三公子缺乏教育的原因就是其父亲奥赛罗常年在外。只能把他委托给家里的佣人,也就是刚刚那个厨子来教育,也姓张,是我们这边前些年下南洋逃难过去的。张厨子也不懂泰西文字啊,只是勉强学了点泰西话,连给孩子起名都随了自己姓。你说怪不怪?

故事差不多就是这个构造,要是这还能听出啥隐喻那完全是自己心虚了。

整完就让郭小子回房自己整理了,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