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 第五百三十三章:两肋插刀的赵真善们

“怎么,年初尝到甜头,现在你们想自己复刻一次吗?”

高翰文回到布政使衙门,招赵真善来书房问话,一开口就打趣道。

“高大人果然慧眼如炬”

“别拍马屁,直说你们的想法”高翰文直接打断了赵真善的恭维前戏。

“高大人,我们西湖商会那都是对你佩服得五体投地了。年初你说要加生产税,谁生产得越多,税越重。好多人不同意,甚至有些意志不坚定的还去联系了松江的徐家。放心,这些人已经被我们驱逐出商会了。他们也休想在杭州,在浙江,甚至在整个江南立足。可笑那些外地人到现在还想看我们杭州加税后的笑话。简直是没脑子。被人卖了还替人数钱那种。最后,就算过几年他们明白了想办作坊,这田税没交够可没法办作坊。这些人,不过是墓中枯骨,待宰羔羊罢了。”

“通过这个加税,我们才明白,原来我们杭州的商品,那是供不应求。原本受制于长期合作关系,不好涨价,这次借着加税,一口气好多都涨价了五六成。税才一成嘛。所以通过加税,商户赚了钱。衙门收了税修道路,治安也好了很多。而外地购买我们的商品成本增加,就得更加压榨自耕农与佃农。这自然就又有更多的流民过来给我们杭州提供廉价劳动力。简直是个无解的扣子。精妙绝伦。我不相信那些土包子能看穿。”

“说句实话,我赵某人直到前两个月才琢磨明白。这加税,看似加在我们杭州商户身上,其实是整个大明甚至泰西那边的购买人在承担。而借着加税,我们涨了工资,能够吸引更多的穷书生过来,方便协调经营。衙门改善城市后又能吸引更多流民,又能降低生产成本。这加税啊,是百利而无一害。因此,及时领会高大人的话以后也很重要。我们计划在西湖畔成立个湖畔学社。专门请高大人及以后的高徒来坐镇讲解,避免出现我们跟不上节奏的误会。”

“别扯远了,有些话不要在外面瞎说,到时没人保得住你。说重点”高翰文没呵斥建立湖畔学社的说法,而是让其回到重点上来。

“真善明白。现如今,遇到这个流民乃至破产良民的居住问题,我们想的是能不能衙门出个文件下来,允许这些良民或者流民占据空闲的院落房屋。当然,我们本地士绅都会配合临时免费出租一部分。通过这个方式来提高外地客商的经营成本。没办法,现在杭州,乃至整个浙江赚钱的机会都太多了。我们这些铁杆支持新学的,凭什么要跟那些搭便车的平分这些机会。他们就不配。这些临时封户回乡的,本质就是不看好新学不看好杭州。这种意志不坚的,不给点教训,他们永远都是墙头草”

“我们也不贪心,一个月就行。预计年后等恢复航路,他们就会陆续回来经营。只要无房良民或流民占领空闲院落或房屋一个月无人异议就可以将房子归为己有。到时年后,这些人的生产经营节奏被打乱。这多出来的机会,自然是我们西湖商会去承接。何况还是那么多感恩戴德的流民。”

“高大人,你看我们这个方案怎么样?”

“你想得好,一个月,最低三个月。你把条件这些拿去跟王知府谈谈。另外找下仲裁所的人,让他们去反应反应这长期闲置房屋对整个城市街区的火灾隐患,以及对各阶层人的态度调研。这些都不要少。王知府是个谨慎人。该有的一定要有。”

“好,多谢多谢高大人恩典”说完赵真善五十多岁的人了就要扑通一下跪下去。

却被高翰文半截托住了。

“别来虚礼。听说杨公公要走了,你那镖局的管镖头,现在怎么样哦?”说完正事高翰文也东拉西扯地唠嗑。

“那是管镖头的福分。给了个东厂大档头的身份。把他那五十个亲传弟子都拉过去了。好在镖局现在跟幼军合作申报了火枪配备。要不然这以后都不敢接标了。不过这都是跟皇上服务,我刚刚那可不是抱怨。而且现在我赵真善也算是跟东厂大档头有关系了。也乐见其成。”

赵真善一副真诚的笑脸,为民为皇帝,从今后,那都是愿意两肋插刀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