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 六百三十五章:一心提桶跑路的圣女

小唐看到其叔叔一点没有生气埋怨,也终于放下心来,于是一五一十地把自己这些天扮演妈祖娘娘的经历与心得讲了出来。

妈祖是地祇转天神,地祇最典型的就是城隍,其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解决一个时代当地百姓最突出的需求。

妈祖解决的是海贸的风险。

这个解决可不是那些福建海商一开始说的风调雨顺、风平浪静、渔获多多,这些玄之又玄的东西。

这几日去泉州商会表演,大获成功。

好些人哪怕明知道自己只是妈祖的扮演者也把自己喊过去当做贸易的见证。

经历这些见证,小唐才明白,一个合格的神,真实的神,而不是口头的神应该做些什么。

第一就是神迹与实际的结合。

见证会的,几乎占了一半时间的第一个阶段基本都是各自陈述自己根据妈祖娘娘传下的经验发现了潜在的台风或者鲨鱼路线,幸运地即使避开。或者根据妈祖的提示,找到了什么什么宝地,打捞回一大船无价的海鲜。

这些经验不是虚幻的,而是在陌生水域根据海水颜色深浅选择临时航路,或者看云看星星辨别天气方向等等。

自己日日背诵妈祖剧本,直到身处妈祖娘娘信众其中才发现,或许有妈祖,或许人人都是妈祖。大家通过妈祖把自己的本事共享出来,切切实实地减少了损失增加了收益,妈祖娘娘还能有假吗?

何况海运本就无聊枯燥,当这些东家、掌柜、船员发现自己都受着同一个神护佑时,哪怕平时再有怨气,关键时候总是能更好地协调一致。

随着第一阶段的感恩妈祖温馨故事结束,第二阶段的妈祖调节活动才开始。

这里的调节可不是什么矛盾都拿上去纠缠,而是那些没有证据,各执一词又偏偏都有道理的事情。

妈祖娘娘可不负责断案,而是各自将各自的理由看法陈述清楚,庙祝与在坐的信徒基本都各自听个明白,却不发表任何看法。

等双方彻底讲无可讲时,庙祝会拿出两叠符纸,让争议的两人各自写下自己所陈述的主要内容,然后押在妈祖娘娘神像的脚下。

正所谓,日久见人心,一个正义的人往后一定那个更多分享公共经验的人。如果十年以后,分享事项相当,庙祝则会以妈祖娘娘的名义亲自主持和解。没理由两个开朗大方的人存在十年都无法化解的怨恨。

这里面,从北宋至今,已经诞生了三对佳话。虽然其中一对有借机炒热度的嫌疑,但双双现在都是福建泉州的顶级海商,湖畔学社的外地注册会员,又都在十年的矛盾过后成了儿女亲家,无论如何都是足以写进庙祝志的佳话一篇了。

最后一个环节自然是给妈祖庙筹款了。一般是参与的大海商出大头,其余是在庙会立约解决问题的人,最后就是其他人随喜功德了。

小唐只是被拉去见证了三次,现在自己几乎都在犹豫要不要退出白莲教,投身妈祖庙了。而且也不是想不想的问题,因为在妈祖庙,其已经稀里糊涂被登记成妈祖的人前显化之一了。意思就是,凡妈祖庙信众,在小唐饰演妈祖娘娘时,必须将其视为妈祖娘娘的分身下届来对待。

小唐现在只想把这些经验传授给自己叔叔,然后自己好净身出户,投奔妈祖娘娘麾下。虽然灵不灵不知道,但肯定比继续待在这一千多年一事无成的白莲教要有意义。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