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 六百六十一章:张居正的大逆不道

“正如书中所说,女直人能赢,关键是打造了一条低成本的奴隶军事链。不进攻就饿死。战死总比饿死强”

“正如荀子-兵议有言:故近者亲其善,远方慕其德,兵不血刃,远迩来服。辽国在当时遇上寒潮,本可以救济女直部落,然后迁其民充实西域,使其部落不能汇聚,问题便迎刃而解。只是既是寒潮北院定然受灾严重。此事还需做好隐蔽。否则不救内而救外,怕有愚夫愚妇受人蛊惑闹出事端。”

“好,果然是我最优秀的学生。好好好。闹出事端也无妨。外事难制,而内闹虽然破坏些许地方,总归是好治多了。太岳果然大才”

徐阶一连串对张居正的夸奖,既是恭维也是发自内心。

因为刚刚其心里想到的就是干脆也让朝廷在边境搞节度使,不就是南宋的四川嘛。倒时节度使为了维持自己的世袭权益,自然得拼尽全力,甚至在辖区也仿造蛮夷治理降级成军事奴隶制。只要这种边境节度使数量够多,朝廷能专心解决乱民就行了。

只是这个方法,就是在开儒学的倒车。军阀混战的罪名也不是谁都背得起的。自己身为首辅可不能自己亲口说出来。总不至于让天下人发现自己这个内阁首辅都不相信儒学,最终要求助于封建军阀吧。那多尴尬啊。

徐阶的夸奖,让张居正都有些不好意思起来。

张居正到这里还不知道,这个建议正好堵住了另一个位面明朝末年的窟窿。明朝末年辽东、漠北岁赏地点集中,本计划是调动蒙古各部族让其自相冲突。结果却是导致后金努尔哈赤皇太极渔翁得利。蒙古倒是衰弱了,但剩下的强人全去投奔后金建奴了。

试想,如果明朝末年拿着辽响去分散接济蒙古难民,并往陕西山西一带早已被流民霍霍得百里无鸡鸣的荒地安置。平时提供税收或者养战马,战时随时就是一批强军。明朝哪儿能那么快灭亡。

只是要在天灾时加响救济蒙古,而不是减税赋救济自己人。这多少有些让人难以接受。更何况是一群要名要脸的东林党人。打死都做不到张居正这种大逆不道的。

张居正说完,有些坠坠不安起来。

好在徐阶也没留他,而是打发走张居正后自己一个人亲手写奏章了。本来这活儿是该大儿子徐璠干的。只是现在徐璠还在养屁股。

其实三儿子徐瑛也可以入翰林行走。但这个儿子是个头铁的。一心想建功立业,自己也没奈何。

徐阶写着写着咳了好几声,发现给你递痰盂的大儿子不再,才憋了一口痰吐到手绢里。

抬头看了看内阁值房,今日真是安静。

高拱被挤去辽东了,李春芳还在忙他的恩科。说是明天就要殿试了。

到头来,今日竟成了一人内阁了。场面显得有些寂寥。

到下值时,陈洪才不紧不慢地来到内阁值房。

春风得意地收走了徐阶的奏章,甚至出门时还安慰了徐阶没必要为儿子生气。

一个没卵的太监教首辅教子,这一幕,实属是把徐阶气得够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