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 六百六十六章:给朱棣老祖宗擦屁股

翰林院测试的当晚,嘉靖就看到统计的得分归类表了。

因为这个是全标准化测试,嘉靖也不担心有谁作怪。只让吏部、礼部与司礼监三司合作阅卷,当天就打好分数与归类了。

嘉靖看着对每个人个性各方面的分类,心里从来没有这么欣慰过。以往要去猜臣子太困难了。需要对奏疏的文字官员的背景去详细推敲。

“想不到,泰州学派研究人性,竟然有如此好处”

这种拿出来就能用的东西,着实是太好了。比费劲脑筋的新学要好太多了。皇室就需要这样的东西。

嘉靖一手拿着性格测试归类表,一手拿着张逊肤提供的河套、辽东各级官职的工作范畴,好方便嘉靖有个参考。

挑出每个类型前三名,圈圈画画后,剩下的就交还给张逊肤了。

虽然,要是嘉靖直接指定每一个新科进士的任命会显得皇权更集中一点。但嘉靖也知道,这要是管多了,出问题了就该自己背锅了。自己只需要圈圈画画一些重点人员,给自己的大明打造出人才梯队就行了。

人才梯队的培养,才是避免辽道宗旧事的关键。以前嘉靖只记得在内阁里给裕王铺垫。现在发现还不够,是每个层次都要铺垫才行。否则一个党争说不动就断层了。

至于圈出来的这些人是不是都是能人倒不必操心。一来这东西也不会立刻公开,二来是能人将来总会凸显出来的。到时如果需要拉拢鼓励,再补这么一个圈表示皇帝从一开始的细心栽培就行了。当然,也就只有现在就有了圈重点的环节,将来倒因为果,才显得更可信。能臣也更忠诚。

------

送走了这些,嘉靖才又在杭州那边送来的成堆文献中选了一篇看了起来。

嘉靖对于高翰文新学的高产已经是不得不服了。一开始还想着同步学习。现在只能抽样学习了。

拿到手里的赫然就是阎若璩的《尚书伪经考》。虽然《尚书》一直都不尴不尬的,但还真的很难有读书人够胆去质疑这个。

恰好嘉靖也不是什么儒学卫道士,认真看下去才发现其中论证的方式:本证、旁证、实证、续证、理证。

这是一个全新的研究历史资料的方法。

很好,但也很威胁。如果不是朝廷掌握,任由下面这么逐一验证下去,指不定验证出些什么来呢。至少朝廷要提前排查一下。哪些明显动摇国本的地方提前给出替代解释。

说道动摇国本,嘉靖突然眼前一黑。

因为大明朝开国动摇国本的黑料真不多。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就这功劳,再来个三大案也不至于动摇过本。

真动摇国本还得是朱棣这老祖宗。

既然自己让其由太宗变成祖,损了这未见面的老祖宗的名声。现在还是也给你做个好事吧。

嘉靖是知道朱棣这老祖宗在靖难之后有多不做人的。各种官方发文黑建文这老小子的。

关键是黑就黑吧,还专攻下三路,什么日夜宣淫,连老母猪,绵阳都不放过。

这些东西,到现在还就放在翰林院的书阁里面,永乐大典里也都还有。甚至嘉靖以前闲来无事还翻阅过好几遍,还找来母鸡、黑母猪与绵羊等看了好几遍。除了绵羊屁股稍微过得去点外,实在不觉得建文那么一个太祖调教的孙子能下得去手。

这些东西,如果天天按时上朝的建文都如此,那百官如何去想自己这种很少上朝的皇帝呢?私德的抹黑太消解皇帝的神圣性。想都不敢这么想。朱棣老祖宗当年也是没什么文化,气头上猪油蒙了心,才被人蒙蔽,如此去黑建文。

但是不这么黑,怎么黑呢?总是要黑的,该给建文扣个什么新帽子好呢?

嘉靖一边思考,一边让黄锦传旨,让陈洪去把所有涉及建文的官方文档全都给收缴了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