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 六百六十八章:李春芳按下葫芦又起瓢

同样,难得拥有休假的程学颜被李春芳抓了过来。

听完李春芳冗长的介绍后,同样眉头皱了起来。

这事,干得好也就那样,干得不好,怕是人头不保。

天子既然问了,肯定得有个答复才行

程学颜也不藏私,终于逮着时间完整地讲述了泰州学派近一年半的研究进展。

泰州学派对于人心人性的研究主要分为,行为、认知与意识三个层面。

目前成果最多的就是行为,颜均已经带领其数十名弟子,完成了对小狗、猴子与小孩的各种习得训练。

无论是小狗、小猴、小孩叼鞋子都得到了完美的印证。特别是小孩叼鞋子后得到奖励,将使得小孩在接下来的叼鞋子活动中更为积极。甚至叼完了还去抢着叼旁边动作慢的小孩的。这比小狗、猴子积极多了。

并且事后,哪怕没有奖励,小狗、小猴与小孩都会有事没事叼鞋子来换奖励,不给奖励还哭喊狂叫,直到半年甚至更长时间,小孩才戒掉这个动作。

认知按照颜均的意思其实思维处理信息的方式,这里按变动的快慢就分为主观与客观两个部分。主观自然是感觉与知觉,想象与思维;客观则是注意力、记忆力、学习力三个部分。

认知上的探究很少,颜均还没有很好地办法来让学生们重复测试,但之前一些尝试也有些成果,那就是思维定势。并由于思维定势导致长期的归因谬误。

说起来其实跟反射行为的实验很像,但思维定势可不是直接给奖励促成了,而是可以在一步步的语言陷阱中自动形成的。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屡战屡败”与“屡败屡战”,当一个习惯人品归因的人看到这两个词天然就会识别出气背后主体截然不同的人品。

意识层面目前还没人涉及,之前程学颜去杭州被高翰文的一个“性”字搞得当场就羞红了脸。说实话,完全想不出,高翰文为什么能够那么坦然地说出“性”这个字。都涉及性了,自然是没法做了。至少颜均还不至于老不羞到这种程度。估计得等后面有好时机,好机会再说了。

当程学颜把泰州学派颜均的各项研究细节娓娓道来时,李春芳终于有了那么一点眉目。

革除君的定位意味着还是得骂建文帝,只是归因得找个合符逻辑的由头了。

行为、认知、意识。排除掉不靠谱的性这个意识层面的答案,就只能在行为与认知上编故事了。

于是乎,两人趁热打铁,一篇热乎的奏疏当天晚上就凑了出来。

凌晨,李春芳安排程学颜去厢房休息,自己还在那儿琢磨最后一遍文字的推敲。

仔细看完,瞬间倒吸一口凉气。因为似乎又暴露了一个重大问题。

因为两人是按照有奸臣趁着建文帝从小失去父王管教,一步步错误地引导,最终把大明一切存在与潜在的问题归咎与藩王的。这个奸臣也不是别人,就是曾经的太子府詹事齐泰。

齐泰的动机无非是邀功。没有藩王问题,估计制造并恶化藩王问题并最终解决藩王,以此来绑架皇帝。只可惜水平不行被成祖领遗诏给剿灭了。

革除君之所以对齐泰一众人等深信不疑,就在于其从小借助东宫侍读、詹士等身份,潜移默化地灌输的结果。

试想下,从小就对革除君反复地条件反射刺激,告诉他世上的人不是善人就是恶人。像齐泰这些顺从的就善人,不顺从就是恶人。

而从小在东宫被冷言冷语挤兑的朱允熥自然不可能服气与温顺。那么借由眼皮子底下尚且作恶的兄弟朱允熥去引导革除君惯性思考外藩皆不可靠,皆有心大宝,则理所应当了。

革除君也不是傻到毫无察觉,只是等到后面意识到时已经登基大宝了,到时再自我否定很难的。总不能皇帝年纪轻轻就下罪己诏吧。因此基本到后面是捏着鼻子削藩,妄图以太祖子孙性命为代价,然后借军功之盛整顿朝纲。

但这看似天衣无缝的新说辞却把一个问题推到台面上了:皇帝也是人,是人就会被误导,是人就会偏执。皇帝的神性没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