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 第七百一十三章:讼师社团的八字箴言

前脚送走了邹应龙,当日下午,高翰文就正式会见了杭州的讼师们。

由于人太多了,会场就选在经济大学堂的礼堂里。

台上的高翰文与杭州的讼师代表,宋世杰、程仁青与方唐镜。

前两者,正好是当日黄胡两家股票交易官司的代理律师。方唐镜这个地道的本土派杭州讼师却屈居第三。

“循名责实、按实定名”的巨大锦旗标语被挂了出来。

这次会议是临时凑齐的,自然也没什么严格的流程。主要是借这个机会,高翰文让三位代表分享其职业中如何应用这个八个大字的,当然既然是应用就包括了顺用与逆用。

顺用,则是当官员或者最近杭州的仲裁官也遵循这八个字时,就严格按照标语所说,一步步的推论下来,论证有罪或无罪,罪轻或罪重。逆用,则是如果官吏好名声,自然也抛弃这八个字,用名声的逻辑去引导官员裁决。当然,如果官吏好金钱,也不介意使用盘外招。

宋世杰、程仁青、方唐镜,甚至随机抽取发言的台下讼师,无一不自爆有过各种盘外招的经历。

这一点其实是相当危险的,虽然没有说具体的人物,但当众说出来,要是有人记小本本就惨了。所以高翰文说动三个代表的条件就是多抽点发言。台下一百人的讼师,硬是抽了五十人。几乎人人都有污点。

“好了,现在该我这个专司刑名的按察使说话了。别害怕,也别走。让你们对着邓祖师、公孙祖师、惠祖师三位祖师的画像前畅所欲言,根源还在于让你们找到自己的价值。”

“第一个当然还是追求“循名责实、按实定名”的八字箴言,如果做不到怎么办呢?按理说判案的地方主官更应该负这个责任,更应该承担这个义务,他们包括我在内更应该拜这三位祖师”

“但是,基于众所周知却又无法言说的原因,我们也不能要求过高。但是讼师其实是地方主官面向当事人的中间桥梁。或者说是地方主官的一面镜子。”

“你们刚才也说,最普遍的盘外招,无非是送银子。大多数百姓就是送银子也没有门路的。必然也是你们主导经手的。所以,百姓看不到主官,却能看到你们什么样子。”

“当事人,完全可以通过初次初次上堂时,主官对你们的态度,以及你们对盘外招的态度连间接推测主官的道德人品。”

“话说回来,百姓难,我们按察使也难,防弊纠错,本身就是逆水行舟的。应该查哪儿,纠谁,依据在哪里也是很难。总不至于来一句,我一眼就看出你不是个好官吧?稍有不慎,明明是公心,却被认为是有人在借我们之手搞打击报复,从而引发不必要的意外。”

“因此,与往日里,苦一苦百姓一样,我这里可能就要厚脸皮跟大家说一声苦一苦讼师了。往后浙江一地按察使司的提举刑名,会根据百姓对当地讼师投诉与当事双方讼师平等覆盖的占比来决定。”

“安静一下。我再补充一点,讼师的样子是官员的镜像,自然投诉越多,这地方的刑名问题也可能越多。这一点无可厚非。大家也很好理解。第二点,则是鼓励主官在面对当事双方地位悬殊时,主动给穷苦之人找到对应讼师,以减轻富商士绅利用讼师欺压百姓。当然,你们以后的名气也会来源于此。是否做一个好讼师,做什么样的讼师,能否洗脱百姓朝廷对你们讼师的偏见,全在于你们自己。”

“最后,得提醒你们一句,你们的盘外招千万别被我们臬司衙门提举时给发现了,那样,你们恐怕也没机会再拜三位祖师了。”

高翰文能这么做的根源是浙江现在大面积采用仲裁官仲裁制,司法已经逐渐与行政剥离。这事严查下去也不会影响太大。毕竟仲裁官又不是官身,只是城市良民而已。没有这个基础可不敢贸然乱做。

当天下午的会议在后来被称为讼师协会第一次会议。能够明确地把那八字箴言写出来,已经是相当大的进步了。而高翰文,不仅用仁义指标去考核儒学,也在逐步用各项指标来考核自己新学的态度,却是深刻地烙印在了所有杭州人的心里。

毕竟,还从来没见到一个大家是主动考核自己的。就算有指标也会推脱不合适,哪有这样没有指标也要创造指标来考核的。在杭州,讼师社团已经是新学之下的一个重要显学了。虽然在别处讼师还是人憎狗嫌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