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 第八百三十章:大名举重冠军嘉靖

遣散了杨金水,嘉靖又一个人打坐闭目养神起来。

现在大殿帷幔后面的丹炉周边也牵了上清紫府仙雷灯,布灵布灵的,仙气十足。

嘉靖打坐了一小会总觉得有些晃眼,没法集中注意力,干脆回大殿后面的龙床上休息了。这半年因为万寿宫里外除了太孙处,基本昼夜不熄灯,搞得嘉靖有些神经衰弱,睡眠也有些问题,经常半梦半醒的。

很明显,杨金水提供了一个新的统治思路,那就是基于知识的套利。

套利这玩意,新学的教材是反复强调的,举的例子也很多,但大都是基于权力不平等或者渠道不透明的直接套利。

但基于知识或者认知的套利却没怎么讲过。而这些才是传统儒学研究的特长。

这里面百姓反对换金币根源在于对白银注定贬值的不知情,其行为往往基于保守惯性,反对一切意料之外的外部冲击。可以说,百姓越保守,越好套利。

而百官士绅反对,则是基于短期利益的金银兑换受损。长期的黄金收益不知道,但短期的白银损失却是现实的。只要这事不是在百官士绅中经过一个相当长时间的深度讨论,基于风险厌恶,对短期利益的看中在相当长时间都会压倒模糊不清的长期利益。

而皇帝则可以居中制衡套利,先掏出一个压根不准备执行的好政策,然后在遭到官民反对后从善如流。等事不可为,不得不改时再说当初皇室的英明。

皇室里子面子都有了,这种事情来个几次,百姓就会愈加相信皇室,朱明的天下才牢不可破。

另外,百姓可不会去追究自己的无知之责,反而会抱怨要不是当初被奸臣欺骗,早就该一直支持皇上的了。当上下都能推卸责任到个别利令智昏的奸臣头上时,自然就是大明天下君民一心之时。

百姓在这个过程中学习的惰性也会被放大,逐渐放弃自身作为天下汉人一员学习知识的责任,转而更多依靠皇室的决策。直到最后,说不定,百姓会自认为皇室的决策就是百姓的决策,甚至拿皇帝的只言片语去检验天下一切。一切以皇帝的言行为准绳。如果决策有误,则上下一心推卸给奸臣误国就好了。只要揪出奸臣这些人,一切又都万事大吉起来。这样皇上也就彻底坐稳了皇上,百姓也就终于坐稳了百姓。唯一需要牺牲的就是其中个别倒霉官员了。因为任何政策,皇室都可以通过牺牲个别官员实现名利双收的完美套利。

这样美好的前景,只需要一个条件,那就是皇室永远掌握最新、最全面的知识,百官士绅则其次。百姓则依据过往的经验惯性决策,知识的用处不大。

而这个条件,似乎杭州经济大学堂打造的两份期刊则成了关键。在上面发表的可都不是官员。而皇室完全可以利用内官或者翰林院的分科整理做到对新知识的最新,最全的掌握。这一点优势,是任何人都不具有。

以后皇室看期刊治国,百官看商报执政,百姓看话本消遣人生就好了。每一阶层都有各自稳定的参考。如果有变异的,那就通过科举或者传奉官让其变到上一层就行了。还可以作为底层人生成功的典范引导宣传。

嘉靖一个人躺着谁有睡不着,闭着眼睛思考了很久这些未来的治国之道,可惜不能选择过去的全面愚民。按照三百年国运治乱循环,如果在朝廷缺乏执行力的情况下全面愚民,那只会是给下一个野心家提供机会罢了。

近来新学那边又出了一本新书《博弈论》,很是精妙绝伦。如果按照以往肯定是要像《商君书》、《帝范》一样定位帝王之学,禁止民间传播。但现在杭州那边源源不断地冒出民间学问,不引蛇出洞,怕是嘉靖也无法想象相比于民间士绅的学位,皇室学问藏书已经贫瘠成什么样了。如果不改变,再过几十年怕是这些精明的士绅要将天子当傻瓜看。嘉靖把自己想到的,正依据博弈论的规则在心里画博弈树并进行逆向求解呢。

嘉靖想着想着终究就睡着了,期间黄锦又拿了几封新到的青词送了进来,轻脚轻手,不敢吵醒了这肩挑九州万方的真正的大明举重冠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