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 第八百五十五章:马皇后福到的故事

鳌山灯会,最后一天,相当的热闹。

特别是杭州过来的水晶、玻璃、琉璃等东西,在晚霞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元宵节,也是京城好些少男少女借机出来撞运气的日子。过了今日,女孩子再要出门逛夜市就难了。

今年的玩偶销售得特别好。京城里的人也受益于西山的煤炭,一个个气色特别的好。

少女们一手拿着零食爆米花,一手提着漂亮玩偶,对着身边过路的少男流连往返。

少男们一手拿着新出的武侠话本,一手提着刚交换来的水浒人物卡片,对身边擦肩而过的少女们则是不屑一顾。

单看这京城内城,今年是一个难得的祥和年。也多亏了顺天知府在城内口的严密管控了。

“听说了吗?今年又有好几个艺人被选做传奉官了,那个猫娘装的,还有那个演绎马皇后的,还有几个来着,说是一共十五个人得了传奉官的恩裳,最高的直接封了个四品官呢。”

“我知道,还有两个写话本的,一个画画的,一个评书的,三个会仙术的,其余就不晓得了。嗨,早知道我就不去做什么长工,虽然仙术不一定找到神仙,但去唱戏该多好,再不济当个艺人也行,写写画画,动个嘴皮子就能得四品官。去年那个兽装猫娘才得了个五品呢。

“艺人,艺人,艺人个屁,都是些下九流的玩意,往日里走街面上这些女人哪个敢露脸的,现在一个个杭州来的趾高气昂的,哪里有半分规矩。”

“你也就在身份上找优越了。人家现在有钱,凭什么不能趾高气昂。你要有钱说不定鼻子望更高呢。敢说艺人,怎么不敢说那仙人。亏得人家舞台都写了那是障眼法,还现场教学了几次,你还在这仙术仙术的。”

果然这帝都里鱼龙混杂永远不缺抬杠的。

就这么几句话,现场却没有吵起来。期待的面红耳赤压根没有。而是很快各自按照自己的兴趣态度重新围成了小圈子。这样自然就不会有什么争执了。

都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没必要伤了和气,大家还是明白这个道理的。

“快看,快看,最后一出话剧大戏出来了,剧名就是《孝慈高皇后赐福》。”

里三层外三层,聪明的已经去抢内场的站票了。坐票都是免费发给一些京官勋贵的,买也买不到。有些不愿意花钱的,则去看告示牌下面的剧目介绍。

就外场那么远的距离,想听到角儿们唱戏是相当困难的,只有自己看了对话介绍,再一会儿对照表演画面感受了。

故事并不复杂,就是马皇后回亳州游历,见过去的起义军军营已经被改造成了民居。

虽然没有通知,但城里人却得了信,家家户户贴了福字欢迎马皇后莅临。传言马皇后喜欢家门贴福字,显得喜庆。

可就有这么一家不知怎的舍不得用迷糊贴福字。

就在马皇后路过时,主人家才发现赶紧匆匆贴了关门。

马皇后看有个女子身影看似出门贴福字,又迅速不见了,好奇走近了看才发现这福字贴倒了。

旁边有迎接的地方官吏一边抱怨着“贴福都能贴倒了,这把福倒出去了,那这年还过不过了,快去归正过来,免得冲撞贵人的眼”,一边指挥差役上前。

此时,就见门内的女人像是发觉哪里不对,又匆忙出来检查福贴。只是看到这么一大队贵人,只能吓得呆呆地跪在原地,来不及去揭那贴倒了的福字。

眼看旁边的差役要上前去帮忙归正。

马皇后却喊停了,说“福倒,福到,福到门下,不就是送福到家吗?好寓意。就这样吧。本宫眼见福倒,即福到本宫之身。赏那妇人二两银子,望人人见福倒,福到万家吧。”

送走了马皇后,那妇人呆愣愣地看着手里多出的二两银子。明初的二两银子还是很值价的。又过了好一阵,外出帮工的丈夫终于回来,一家人呆愣愣地感谢孝慈高皇后赐福的恩德。这福不是别人,就是孝慈高皇后赐福。新年后不久就怀了个大胖小子。

周围的邻居知道了也渐渐倒贴福字。

只是陪同的差役在马皇后走后卸下差事,有些纳闷。为什么那读书人官老爷说福倒是将福倒出去,不吉利。但马皇后却说是福到家,更吉利呢?

虽然不理解,差役后面也跟风学着倒贴福字了,就连先前指责的官员也开始倒贴福字起来。亳州城的日子也真的越来越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