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 第九百一十八章:防范庸人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第九百一十八章:防范庸人

作者:雪泥鸿爪ad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1 22:21:42 来源:23小说

“回皇上。验证同样是一门很深的学问。首要的就遵守同一假设条件。在教材里有一句惯用语是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然而很遗憾,新学的执行要遵守哪些条件,臣也不是完全知晓的。只是粗略地写了一些。比如产权明晰,人员独立什么的。等将来其他地方新学如果发展起来,或许对于新学的假设条件有更深更广的认识。正因为前提条件并不完全清楚,臣可不能保证实行新学的地方都能得到发展。更何况万一对方仅仅是名为新学呢?同假设的东西才可能同质,只有同质才具有可比性。否则只是诡辩的伎俩。”

高翰文这一串长难句还是让隆庆帝知难而退了。正如先前所说的,皇帝作为一个知识的集中加传播器就好了,没必要真的去弄明白新学的每一个条目。

事实上,光就现在新学的内容,隆庆帝已经觉得自己完全玩不转了。特别是博弈论一到画树状图就抓瞎了,真的是每一本书都只能看前三章的样子。但凡往后多看一章就会露馅。

好在新学的书籍,前三章已经将本领域最重要的基本假设讲清楚了。

至于南直隶的新学,其实高翰文一提假设条件不同,隆庆帝也能明白。浙江有广泛且活跃的良民社团,有明晰的良民自治法条,等等。

如果新学是不挑土壤,到哪儿都能成功的东西,那已经不是学问,而是神迹了。

很明显,神迹不存在。至少从先前高翰文表述上清紫府仙雷也要遵守逻辑来讲。这都不是神迹,那还有什么神迹呢,都是人为罢了。

“既然如此,高爱卿可否愿意进内阁主持大明新学事宜。”

很明显,隆庆帝已经差不多问清楚了自己的疑惑,现在就剩下落地实施了。

“请皇上恕罪,臣不能进内阁主持新学事物。”高翰文却在这个时候突然来了这么一句。

“为什么,你最清楚新学,新学也出自你手。正如你所说,践行新学需要各种复杂假设条件。若非高爱卿在内阁,如何顺畅实施新学?那些假设又如何满足?莫非高爱卿是真不看好大明,所以不想涉事过深?”

高翰文的拒绝让隆庆帝一下子警惕了起来。

前面都说得好好的,怎么一干事儿就打退堂鼓呢。以高翰文在浙江的政绩,只需要在其他地方落地个两三成就足以让大明打破三百年魔咒了。

“非也。正是因为臣相信大明,臣才不能进内阁主持新学。”

紧接着,高翰文再次把可验证性的条件摆了出来。

“如果臣一边着书立说,规划新学理论,一边在朝堂主持新学变革,那么谁来验证呢?”

“这跟验证有什么关系?爱卿不是有经济仁义三指数吗,还怕无人验证?”

很明显,前面讲理论隆庆帝似乎理解了什么叫验证,但等到实施还是理不清楚其中关窍。

“如果遇到问题,臣修改指数呢?臣指责验证的人不懂新学,逻辑荒谬呢?臣说我大明不吃那一套怎么办?”

看着隆庆帝那恍然大悟的纯真眼神,高翰文进一步强调。

“如果臣又讲理论,又主管理论实施。那么新学跟儒释道神学不会有任何差别。也就是新学现在饱受质疑,臣还能做个封疆大吏。一旦未来大明整个朝廷都倾向新学,那臣这个浙江布政使也是当不得的。”

“否则,会有层出不穷的投机者靠着强行论证新学的正确性,以及给新学唱赞歌而毁掉新学自我纠错的生命力。当然,这些投机者也会塑造一个新学神,变法主持人就是新学神的人间代言人。他们围绕在代言人周边就自然能坐享其成。而到时,置天子与何地呢?”

“造神是投机庸人走向成功的捷径,也是权臣霍乱天下的不二法门。而庸人往往也是大多数人。权臣则是一个难以抵挡的诱惑,特别是对那些把先前一切失败归因于掣肘,只要言出法随,就能成功的理想主义阁臣而言。权臣正是他们自以为一展胸中韬略的唯一途径。

下层众多的投机庸人与上层的有理想或无理想的权臣,无论怎么组合都是一场灾难。

朝廷不可能禁绝大多数人依靠投机翻身的梦想。所以才需要防微杜渐。很多事,从一开始就注定是条不归路。这也是微臣对宋应昌讲,既然要冲击阁臣,就要多学习现成的理论少提甚至不提自己的理论。否则他将来必然也难以在朝堂立足,甚至连带新学的可验证性都会面临崩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