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王朝1566之高翰文 > 第九百四十二章:天子的杭州安排

两个东厂黑番子出列,直接除了朱七的发冠。

许仪连忙举手制止,“都是自己人,走个流程就行了,没必要那么较真。”

那两个黑番子虽然也就培训了一年多官话,这会儿也是懂得什么叫没必要较真的,立刻鞠躬致歉,把朱七请了下去。

看着剩下的人,许仪也是干脆在这儿一起念圣旨了。

王用汲平调到松江府当知府,特别是关注上海直隶州相关事务。

许国升杭州知府。

王家安升宁波知府。

就连新学门生都得到了吏部的任命,

沈一贯、朱庚、刘君墨、李贽都得了对松江府上海知州、宁波府定海知州、杭州府钱塘县县丞与仁和县县丞。

洋洋洒洒大半个时辰,圣旨和吏部任命是念完了。但接旨或者接任的人却有些问题了。

因为首当其冲的沈一贯和朱庚早就随师娘徐有知一块去东胜神洲了。总不能等他们回来吧?虽然也不是不行,但高翰文还是想着干脆让这两个就在那边算了。

虽然据历史记载,隆庆帝还是很友好的,但谁让他儿子不是个东西呢?还是给新学留两个苗子在外面才好。

听到后面,杭州府的两附郭县令又空缺了。

许仪看着这人手不齐的现状,也是有些抓瞎。这队伍看着是有些散架呀。

“咱家看你们有些人还在怀疑朝廷的决心。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咱家就是要告诉你们,新学所追述的诸子百家也是华夏文脉的源流之一,新学的读书人也是当今读书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朝廷特别是皇上其实是相当重视新学的。不要遇事就想着跑。天下膏腴之地以大明为最,在大明都干不好,出去了还能干得好吗?一帮蛮夷还能听你们讲新学不成?”

“也不怕跟你们透个底,钱塘县令与仁和县令不日也会下来,分别是已故徐阁老的学生,高大人的同年,赵无用,与当前次辅高阁老的学生,尹米。如果要捣乱,不会各派一个的。朝廷还是想杭州尽快恢复正常,特别是商税要恢复起来。”

许仪一番语重心长地慷慨陈词,虽然没感动到高翰文,但眼前跪下这一地人是感动得眼泪扑簌簌的了。什么时候,天官居然这样平易近人地跟下面交底,说心里话了。

看着场景,高翰文也赶紧感动了一下,一直是举起袖袍遮了遮眼睛,免得被看出来是个异类。

好家伙,一时间,高翰文都有些怀疑这许仪是不是也是穿越过来的了,这么会说漂亮话,换到后世,考公务员肯定不差的。

“高大人,高大人,高大人,收好情绪,你那高徒出走导致空缺,这人怎么补呢?你要赶紧想好了啊”

“这样吧,我让黑番子领着一队锦衣卫去传信你的学生回到学堂,你在这里面圈定一下推荐人数吧。”

许仪这会儿是真的是送佛送到西了,让你高翰文自己点,自己再跟着附奏,这份恩情不可谓不大。先前的那些说辞,能忽悠得其他人涕泗横流,但就一路上高翰文的铁石心肠来看,不拿出真东西是拴不住的。

当然,按照以往,许仪作为镇守中官是不必这样巴结地方一把手的。然而好在前面出了个败家的陈洪,让许仪也明白了,并不是自己想给内帑搞钱,钱就会越来越多,很可能会适得其反。搞钱还得靠专业的人才行。既然靠人家,就得捧人家。这个理不得不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