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现言 > 穿越50后奋斗一生 > 第39章 缺水

穿越50后奋斗一生 第39章 缺水

作者:炉沣市的白公主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4-05-14 10:24:46 来源:书海阁

“这个工业卷,我也放在抽屉里,你们要用的时候就拿,不过他的重要性是和其他票没法比的,没必要的时候尽量不要用。”

“好的,妈,我们知道了。”

可见这个东西有多重要,不过自家情况还好说一点,妈妈每个月能发三张,爸爸一个月也能发7张,自家还是不缺,不过这也就是买小件物品,这样是买大件物品可得好好攒攒才行。

至于周边的农村户口,所发放和使用的农业券,主要是按照交粮、养猪等情况予以发放。

不过不管怎么说,现在大家手里虽说有钱,可是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没有添大件家具的,要不然肯定轰动。

也是,这个时候家家户户都没的吃,哪还有心思去添置大件家具呀!

再一个即使想买,也买不到,除了票以外还需要的工业款。

这样是谁家要是想买个缝纫机,那可真是需要经年累月地攒,东拼西凑地凑,因为缝纫机平均需要97张券,一个人最少需要97个月,也就是至少需要5~8年的时间才行。

所以说这个东西基本上不买东西的时候都攒着,或者是谁家买东西的时候不够,可以和相熟的人换一换,毕竟大家手里都有,而且别人也会还给你,没什么不可以的。

不过在乡下想买东西可就难了,毕竟他们手里很少有这个,这要是谁家缺口大锅或者是什么铁具,至少得需要30来张才够用,而且就这些恐怕借个遍都不一定有。

所以说在这个年代,谁家要是有一个亲戚是城里人,那可是很骄傲的事,毕竟可以想办法弄一些不常见的票据,或者是能买到一些瑕疵品什么,这可是在乡下想都不敢想的事。

可是现在不管是乡下还是城里都难,并不是钱就能解决一切问题,哪怕是有票也不一定就能够买的到。

所以说在这个时候不管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都没有什么区别,而且还都怕此次之间上门,就怕对方是在借东西,毕竟家家户户都不容易,真是没有多余的东西给对方。

不说其他的就说小舅舅的岳家,可不就是这样吗?

也也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就听到小舅妈一路哭着从娘家回来,并且骂了一路。

“有本事以后都别人我这个闺女,什么人呀!我们家有好东西的时候各个都不请自来,怎么我回趟娘家还被赶出来了,还说什么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得水,什么玩意呀!不是刚开始的时候,让有什么东西都师长想着娘家的时候了。”

“妈,小舅妈这是什么情况?”

“还能有什么情况,不就是她娘家这会怕她回去打秋风吗?”

“小舅舅家应该不至于吧!”

“至于不至于的都那样,妈告诉你呀!越到这个时候越能看透一个人,所以要好好看,知道吗?”

“知道了,妈!”

还真是以前关系在好的时候,只要涉及到自己利益的时候,就想换了一个人,这样的人从59年到现在还少见吗?

不说其他的就说这个镇子上每天不得有那么几户,或者是亲戚朋友直接断绝来往的,不都是因为一点吃的吗?

“行,你既然见死不救,那以后也就没有我这个兄弟。”

“孩子他叔。不是我们见死不救,而是我们家里也穷的揭不开锅了。”

“哼”

很多人家里确实是没有多少粮食,可是也有很多人不了解,他们就是知道你们家里挣的钱比自家多,所以你们不缺粮食,至于你们不借给兄弟,那就是看不起人,所以关系就这样闹僵了。

还有就是从一开始就不愿意借给其他人家粮食,就像自己家一样,不过不管怎么说也都是各有各自的愿意,但是在这个特殊的时期,粮食还是留着自家人吃比较好,毕竟再亲没有老婆孩子亲。

不说其他的,就是姥姥一家对待两个儿子就不同,更别说对待两个女儿了。

这几年也算是看明白了,姥姥在对待小姨和妈妈两个人还是有差别的。

起初以为都是一样,可是自从那个小弟弟没了以后,姥姥对待妈妈更像是有事必须应着,让你出钱就得出钱,让你出力就得出力,不出那就是一顿骂。

至于对待小姨反而更像闺女,什么事都得为对方考虑到,哪怕每次小姨回到娘家闹,姥姥也不会说什么,反而把心里的火朝着自家人骂,也不知道她老人家是什么逻辑。

难道是因为妈妈没有去给小姨出头吗?也是小姨夫一家不管怎么算,也没有一个有爸爸现在的职务高,是不是她们就觉着妈妈不给小姨撑腰呀!

也不想想小姨这隔三差五就闹腾一会跟谁学的,人家离婚就不错了,还去撑腰都不够丢人现眼。

所以对于姥姥家的事,自从闹开以后,妈妈就更不当一回事了,在她的心里现在什么也没有她这个小家重要。

对了,在这这个特殊的时候,谁家要是有海外关系的话,那可是香饽饽。

毕竟他们会时不时的给家里的亲戚汇点东西或者钱回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60年发行过只有侨胞、侨眷才能享用的特殊票证“侨汇券”。

这个可是让很多人羡慕,毕竟这钱的用处可是很大。

“怎么了,是不是今天你姥姥又说你了,你别当回事,她现在也就只能有事没事就骂几句,就当没听见!”

“妈,我早就见怪不怪,她是什么人我还是知道的,不会理会她。”

“那就好,不过,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不是听说,又发行了一种特殊票吗?”

“什么票,我怎么没有听说?”

“妈是‘侨汇券’!”

“这是什么卷?”

“这是为鼓励海外华侨向国内亲友寄回外汇,国家发行的特殊票证。

而且凡是从境外汇入外币折合人民币100元的,可凭“侨汇券”增加供应粮食6公斤、食油1公斤、白糖2斤、鲜肉2斤、棉布10尺。”

“那咱家没有,还别说这要是谁家有一个在海外的亲戚,可以说那是祖坟冒青烟了。”

“也是”

别看东西不多,可是就这点东西那也是稀罕东西,很多人家就是想要都没有呢?

而且这看似东西不错,可是能在这个特殊时间多领到一点吃了,那就是能救全家人的命,能不重要吗?

可是这也就是在这几年,等过几年这又是一种祸端,所以说它是有利有弊,有也好没有用吧,没什么好稀罕的!

这在几年的时间里,不知道别人家是怎么过的,可是我们家都是积极的面对眼下的困难。

可以说从58年大锅饭开始,也许是家里有足够的存粮,还是因为什么,妈妈并不怎么担心粮食够不够我们两个人吃。

但是妈妈还是像其他人一样,暂时把粮食关系迁回到家里来,把领到的粮食拿回家里来,这样放在一起吃。

毕竟拿回家里后,相对的细粮或者是粗粮要比地瓜好吃一点,怎么也能换着吃点,要不然老是吃地瓜也太烧心了。

至于每次领到的粮食,只要是细粮家里就留着慢慢吃吧,真不敢一下子就给吃完了。

没办法,就这点细粮真的吃不了几顿,所以也就是留着在什么节日呀!或者是其他时候拿出来吃。

至于其他的粗粮,就尽可能的掺着野菜蒸一锅窝窝头,或者是菜团子,可以说从58年秋收以后,家里的吃食大部分都是掺着野菜干来代替,而且都掺到三分之二。

很少能吃饭纯粮食做的馒头,窝窝头,哪怕是饼子都很难。

“对了石头,你过几天就要上高中了,问问老师你们是上整天的课,还是半天的课,要是整天的课,那中午就得带饭,要是半天的课,中午以后回来吃。”

“怎么了,妈妈”

“妈妈在像,到时候你哥要是上整天的课,这个饭怎么带,毕竟学习是用脑子,耗费脑子,不得吃的好点,虽说咱家没多少好东西,可是也得尽量给你们补补才行。

还有一个最关键的是,这个时候大家都困难,吃的太出挑也不好,这可怎么办才好。”

“妈不用着急,等到上高中的时候,我就去问问老师,中午这顿饭能不能回家吃。”

“好吧!”

也是,妈妈说的也对,现在家家户户都困难,这要是带饭吃的太好,不说大家都看在眼里,不说还好,可是我个人不管在什么地方,都不缺挑事的主,那到时候要是闹起来还是自家吃亏。

所以说还是尽量回家吃的好,哪怕是在家里吃的在不好也没有人看的见。

很快9月份开学了的,高中毕竟只有两年,学校并没有同意学生上半天课,但是可以允许家住在附近的同学中午回家吃饭,至于晚上那是更加同意他们回家住。

别看现在能读到高中的同学少,可是还是有不少的。不但如此,还有好多人住校。

怎么说呢!谁让现在家家户户都好几个孩子,有的人家根本就住不开,反而到学校里住,还能有一张像模像样的床和铺盖。

可即使现在看着人多,可是也没有在58年之前的学生多,毕竟也不是谁家能在这个时候,愿意供家里孩子上学,毕竟家里本来就缺粮食,哪能还有多余的粮食供一个学生吃。

而且即使现在依旧能供的起家里孩子上学的人家,那也只是供男孩上学,不说教室里有几个女孩,就是正个学校里也没有几个女生。

谁让现在这个年代,大家依旧有着很深的重男轻女的思想。

不过对于大哥中午能回家吃饭,不说妈妈,就是我都挺高兴的。

不管怎么说,大哥能在家里吃饭,还是挺好,不说其他的就是早上还是可以满足大哥一个鸡蛋。

这要是去了学校,要是起晚了或者是请他事耽误了,这吃饭的时候可就不确定了,更别说在这个时候让大哥带鸡蛋去学校里吃,那真的是不行,要不然会出乱子。

在大哥上了高中以后,家里剩下仅有的一点大米,妈妈也没有浪费,而是熬了大家一起喝了。

“暖暖从现在开始,你做饭的时候,把去年存的馒头片拿出几片来,放在碗里用水泡一泡,到时候掺在玉米面里,裹着野菜干,蒸菜团子吃吧!不说时间长了放不住,再一个就是你们现在开学了,怎么也得吃的好一点”

“好”

不说馒头片还差点把它给忘了,虽说这样掺着不好吃,但是不管怎么说也都是粮食可不能浪费了。

可以说在这几年里,空间里所有的野菜干,除了喂猪的以外,其他的都让偷偷掺在锅里给煮了一家人。

不但去比,也陆陆续续的从空间里拿出百十斤玉米面偷偷的掺在里面。

也是从59年一直到现在,家里的饭都是我在做,没办法起初是大哥备战中考,然后是备战高考,所以这做饭的事,就落在我身上了。

等自己上高中的时候,大哥就还有一年就高考了,怎么可能让他做。

即使中午从学校回家吃饭,时间有点短,都是在早上提前做好的,中午回来热热就行。

其实最幸运的就是,在这么干旱的情况下,自家的那口水井,既然没有干,也不知道当初打井的时候,到底挖了多深。

“老子,老子,你快出来看看呀!”

“怎么了,怎么了,娘!”

“咱家的水井里没水了!”

“什么?爹这可怎么是好!”

“大毛她娘,你拿着水桶去其他人家里看看,要是有先打点水回来。”

“唉,好的爹!”

“老头子这?”

“你们在家里等着,我去其他人家瞅瞅去。”

“好。”

“妈,刚才姥姥说他们家里的水井没水了。”

“我听到了!”

“那,妈我们?”

“粮食可以不借,但是这谁必须的借给人家用,知道吗!”

“哦!我听您的!”

“你在家里做饭,妈出去看看!”

“好!”

姥姥家里的井里没水了,那也就是说现在恐怕不光只有他们一家没有,恐怕有很多人家没有水了。

喜欢穿越50后奋斗一生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穿越50后奋斗一生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