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秦之帝国再起 > 第864章 步伐有点大

大秦之帝国再起 第864章 步伐有点大

作者:荣誉与忠诚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6 21:35:54 来源:9书院

火炮轰隆作响发射实心弹的场面其实也就那个样子,在吕哲看来是小到不能再小的场面,无非就是“轰”的一声炮身震动了一下,随后实心弹飞出一段距离砸到地面,砸得泥土四射,然后实心弹向前滚动罢了。

除了吕哲之外,没见识过火炮发射的一帮人,他们看到那副场面却是呆了,呆了片刻之后露出了震惊的表情,然后一个个自言自语神神叨叨的。

其实完全能够理解,人发现没有见过的东西总会感到新奇,只有在习惯一项事物之后才会觉得理所当然,任何军工器械的产生总是会带来更多的新奇,火炮是军事历史上的划时代产物,它的出现之后直接改变了战争的进行方式,普通人看到火炮发射估计只会感到震撼,但是军方将领在看到火炮发射之后绝对不会只是简单的震撼。

“飞行距离一千八百二十三米!”

有观察手报出了炮弹落点距离,等待炮手在清膛,吕哲率先迈步走近,然后是一大帮子人赶紧跟过去。

“七度仰角的一千八百二十三米?”吕哲看着支撑炮身的炮架上面的一个刻度表,他目光再看看炮弹的落点:“按照弹丸的规格,火炮是一种九磅炮,能飞行一千八百米以上说明火炮已经合格了,只是要比成熟背景下的九磅炮飞行距离短上大概一百多米。”

没错了,制造出来的火炮就是一种104毫米口径的青铜炮。因为是装置实心弹,所以是按照习惯用弹丸的重量来测定属于几磅炮,并不是按照火炮本身的口径来命名为多少毫米炮,毕竟火炮发射的是实心弹嘛。这是不列颠的计算方式,因为计量的“磅”本身就是不列颠标准。

摆在吕哲和一众军方大佬面前的火炮,它是帝**工实验良久之后才有的定型,口径为104毫米,火炮管身长度为2.2米,不含炮架的重量是一千四百斤,含炮架重量是二千一百余斤。

“一千八百多米啊!”季布“啧啧啧”了一串,用着满是震惊的语气:“我们最大型的弩炮最远也只能打不到八百米,这玩意直接就是两倍多,并且看弹丸着地后的威力,比弩炮要大多了!”

能比吗?完全不能比的嘛!弩炮发射圆形石球是什么样的破空飞行速度,火炮发射的弹丸速度又是什么,一个是用抛,一个是在火药爆发的推力下射,弹丸的飞行速度怎么可能一样。而弹丸的飞行速度有多快就意味着威力有多大,要不怎么叫冷兵器和热兵器呢。

吕哲也是满心的欢喜,他没去摸炮身,刚刚发射过的青铜炮现在可还非常烫,去摸根本就是犯傻,他是半摸半扶着炮架,摸摸轮子,再摸摸支撑架,然后爱不释手地摸着刻度表:“满身都是科学啊,就是装载的时候麻烦了一些。”

火炮出现之后伴随着最大的发明就是炮架,因为只有合理的炮架才能让火炮发挥最大的射程。而合格的炮架绝对不是那么简单,对于炮身的固定是一个学问,同时契合炮身和炮架出现的仰角计算更是重中之重。

“最低射角是1.25度,射距大概是八百米左右,”吕哲其实也很想“啧啧”地感概,可是做不出来,深吸一口气之后有点遗憾:“可惜是前装型,难以做到平射和俯射。”

开的什么玩笑?任何前装型的火炮都难以俯射,因为弹丸会自己滚出来。

平射对于前装火炮的难度也不是一般的大,哪怕是经验再老到的炮手都不敢轻易尝试,那是因为平射的时候无法保证弹丸与火药实施相连,一旦点火之后的弹丸与火药距离远,那么有了距离之后就会产生爆炸,是因为炮管内的一系列反应,只能是等着整个炮身变成一个大型爆竹。

吕哲亲手去操作绞盘,那是一个有齿轮的绞盘,手握住把柄之后摇动,向后推炮管前端就会上升,向前推炮管前端就会下降,那是因为有一个升降装置支撑着炮身。

“尽快试验,看看发射几次之后炮身需要重新验证仰角。”手放开绞盘握柄,吕哲扭头对着一个人大声说着。

火炮发射是会产生震动的,这里的震动可不是指炮架的轮子会往后退,专门指的是仰角器械那些齿轮被震力影响的偏移。

听到吕哲说话的大匠师赶紧点头。

大匠师是一个年级大约在四十来岁的中年人,他的名字叫叫匠阔,本身还是帝国的五等男爵。他这个五等男爵不是因为制造火炮得来,是率先研究出钢的冶炼方法得到奖励。现在嘛,他负责火炮的研究和制造,爵位上肯定是会再次有所收获,不管是身还是心都自觉得很。

“退后,退后,再发射几次看看。”吕哲招呼着一大帮人退到足够安全的距离。

按照正常的历史,前装火炮的初期是进行散装火药装填,可吕哲是什么人啊,他怎么可能在研究出火炮之后傻乎乎地进行散装火药,当然是计量之后进行火药包装,想要发射的时候只需要将计量好的火药包送进炮膛,然后装好引信和弹丸就可以发射。

“清膛完毕!”

“火药包装填完毕!”

“引信安置完毕!”

“弹丸装填完毕!”

听着是一连串的口号,看着是好些个忙碌的炮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大秦之帝国再起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大秦之帝国再起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清膛手有两名,他们就真的是在清膛,先是进行必要的炮管降温,然后是拿着一种裹布的棍子和刷子进行清理。清膛的过程就是火炮前端降低,拿着棍子一捅再捅,捅到白布看上去没有火药燃烧过的渣滓。

火药包的装填更加没有什么难度,计量好的火药包先是放置到炮管内,然后由一名炮兵拿着前端绑着布条有加厚的棍子将火药包重复捅着,直至确定火药包已经抵达应该待的位置才算是完成。

引信的安装是一个技术活,但是无非就是清理炮身后侧一个小孔,确定没有火药渣滓,也确认引信被放到正确的位置。所谓的正确位置则有讲究,不但要保证引信与火药包连接,还要保证引信的长度。通常是拿着一个木叉沿着小孔一捅,一捅之下火药包的布会出现破损,然后将引信再次用木叉捅进去,之后还需要在小孔周边进行必要的封密。

季布目不转睛地看着一名炮兵从一个木箱子抱起一枚弹丸,有另外的炮兵转动着转盘将炮身微微上斜,之后抱着弹丸的炮兵将怀中的炮弹放进炮管。

离得远了自然是听不到弹丸在炮管内滚动的声音,只能看见弹丸安置完毕后炮管开始向上升,然后是炮长请求发射的喊声。

“我来过过瘾?”季布觉得一切都太有意思了。

火炮才出来多久啊?试验的时候可不是没有发生过炸膛的事故,吕哲可不想自己的一名大将会因为事故被炸得四分五裂。

季布感到很失望,一些雀雀欲试的人也只能按耐下来。

火炮调整好仰角再次的“轰”一声作响,发射动作中的火炮先是传出响声,然后炮架的轮子因为一股力量的作用向后退了一点点距离。炮架向后退,自然是有炮兵会推着将轮子推到原有的位置,而这个时候发射出去的弹丸才算是落地。

“一千八百四十三米!”

观测手再次报数,一样的仰角,可是这一次弹丸落点的方向比第一次发射时弹道直线向左偏移了大概六米左右,弹药也要比第一次多飞行了二十米才落地。

“果然啊,是不能要求有什么精确性。”吕哲没什么好失望的,制造出来的青铜炮也就是大概拿破仑时代的水平,又不是现代那种火炮。

其实哪怕是现代的火炮都不能保证一定精准,炮弹横向角度变动是火炮发射时无法改变的事情,不一定是瞄准角度出现变动导致横向角度变动,还关乎到风的力度和空气中的湿度,很多时候风向稍微改变一下,快速破空推进的炮弹就会被风力牵引着改变轨迹,射程越远的火炮精准度越差,想避免那是不可能的。

“六米偏移,已经可以算是非常精准!”吕哲下令让炮兵多射几轮。

接下来同一座火炮重复发射,除了第二次偏移六米之外,第五次发射只偏移了三米算是最好成绩,最差的成绩是偏移了二十三米。

“很好!非常好!”吕哲对试验结果只能是感到满意:“可以量产吗?”

匠阔就站在吕哲旁边,闻言立刻回答道:“王上,104毫米口径已经可以量产;115毫米和131毫米也已经完善,很快就能尽量定型量产;144毫米和159毫米暂时无法量产。”

104毫米的是九磅炮,115毫米是十二磅炮,131毫米是十八磅炮,144毫米是二十四磅炮,159毫米是三十二磅炮。

其实火炮还应该分为山炮、臼炮、加农炮、榴弹炮,不过吕哲现在可没有办法拥有那么多种类的火炮,另外因为技术不达标的关系也只有实心弹,像是开花弹和榴弹压根就造不出来,不过霰弹倒是有了。

初代火炮的区别是按照发射的弹丸种类来进行区分,实心弹是一种标配的弹丸,也是最好制造和发射的弹丸,能够适应于所有的炮管。实心弹还是射程最远的一种弹丸,像是霰弹则是一种装填数十枚铅弹的炮弹,发射距离其实也并不远,但是霰弹是发射后一种扇形喷射的状态,抵近对步兵射击将会达到恐怖的威力。

另外必须认清一点,并不是有了一种口径的火炮制造技术就能生产所有口径的火炮,认为能够生产一种口径就能生产所有口径绝对是门外汉中的门外汉。

火炮的口径和炮管长度有着紧密的关联,什么样的口径在炮管上能有什么布局是一种严谨的科学,口径可以适当的调整,炮管却是必须保证合理性,什么口径的火炮有着什么样的倍径会关系到火炮的精确和射程,很多时候不是炮管越长或是越短越好,火炮的口径和炮管倍径必需要有一个合理的布局。

“我们所知道的战争马上又要发生改变了,至少两千米已经不是绝对安全的距离,”共尉不管怎么看都有一种隐隐的失落:“以后攻城战也会变得非常简单,踞城而守将会变成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不再是躲避在女墙后面就能安全的战争,城墙也不再是可以依托的防御工事。”

吕哲一听就不由自主地看向共尉,他理解这一点是因为掌握着无数先驱者用生命换来的经验,共尉只是看了一阵火炮射击就立刻有那样的感概就显得思维敏锐了。

“王上,那种玩意……”徐志抬手指着远处正在被降温的九磅炮:“以后只装备混编军团吗?”

几个指挥骑兵军团的中郎将也是眼巴巴地将目光看着吕哲,深怕听到回答“是”的消息。

“不会只装备混编军团,”吕哲这句话说完几个骑兵中郎将脸上都是松了口气的表情,可是吕哲话没有说完:“但是在研究出可以协同骑兵的骑兵炮之前,我想是的。”

卫翰一阵愕然又是茫然:“有什么区别?”

“没有多大的区别,就是马拉炮,需要针对炮架进行研究,另外也要减少火炮的口径和重量。”吕哲发现几个骑兵中郎将基本都是没听懂的模样,笑了笑:“总之,你们祈祷炮架的研究能够顺利就是了。”

对的,就是炮架,火炮本身非常重要,但是很多时候炮架才是关乎到火炮的应用,炮架也不是表面上看去那么简单,根本就不是有两个轮子可以拉着火炮运动的玩意就是炮架。合理的炮架要看用途,火炮要运用在什么地方就该有什么样的炮架,可不是能够放置炮身的玩意就能够叫炮架。

“火炮什么时候可以武装?”季布问出了所有武将最关心的事情。

这一次吕哲没有马上回答了。刀剑之类的冷兵器尚且需要学习怎么使用,冷兵器都是那样子了,火炮这种考验技术的热兵器就更加不简单,什么时候武装火炮还得看多久能够训练出足够合格的炮兵,火炮能够量产之下,看生产力,也看炮兵的数量。

喜欢大秦之帝国再起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大秦之帝国再起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