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武侠 > 天龙缘法记 > 第179章 冉国大军

天龙缘法记 第179章 冉国大军

作者:涅一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5-14 10:48:55 来源:书海阁

叶晨带着从人,快马加鞭赶到南霄,已然又过了几日。对于持有圣旨和虎符的人来说,各级官吏配合得很好。当然也不乏于此国难当头之际,醉心于前程的人,对于这些人,叶晨早已见惯。从某种程度来说,叶晨也需要进化出这种能力,不为别的,就图做事方便。

随叶晨前往南霄的大队人马当中,一人同是景府客卿,柴望,与叶晨还算交厚,离开中霄前,刚封了个吏部五品。另一人名叫楚涂,朝中兵部从五品侍读,奉参将之职,听候叶晨调遣。其实楚涂自己也承认,赵翯并不完全是派他来跟着叶晨东征西讨的,话说到这面上,彼此心领神会便好。表面上楚图禀一声十将军,其实叶晨那点老底,赵翯那边早就交待过了。

数日兼程赶路,一到地方,叶晨便召集南霄文武官员,调来籍册,一一验看,并命各级积极陈策。南霄各地,当前可调士卒、民夫共约五万之数,人员尽数到位,至少半月。可用于战者,充其量也就两万,唯独军器及粮草充裕,这让叶晨心下稍安。只有这点人马,战力估计也不怎地,要胜冉军,还得再蓄些军力。再南面的丰宁郡就比较麻烦了,许多地方已经许久没有消息,从南霄派去的联络,能回来的,基本都是坏消息,没能回来的,估计也差不多。

南霄郡已向丰宁郡派出两拨援军,冉军势众,锋芒正盛,这种添油战术,又缺乏有效的指挥,并没有多少作用。

对于敌人的行动,汇各路消息分析而下。战前获悉,冉国在东面的兵马不足五万,这样的情报,定然是在“混淆视听,制造假象”。五年前,冉季两路攻打彖国,冉国号称兵马二十万,那时的人数肯定有虚夸的成分,更加掺杂了民夫与杂役充数,实际的可作战部队肯定不足十万。叶晨事后分析,冉国当年蓄意夸大战力,或许是因为事先准备不够充分,又有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作战考量,故而即便对手弱小,也要虚张声势。现如今,冉国为了实现作战的突然性,隐藏作战实力就是十分必要的动作。冉国向简国发难,已有半月,果然是侵略如火,锐不可挡。

至于敌人的实际投入的人数,作战部队绝对在十万以上,加上后勤输送、临时征召和俘虏壮丁等,估算也在十万之数。其实不用叶晨忙着加减,邓睿又不是缺心眼,随便派出几万人马就能灭了简国的话,冉国早就荡平天龙了。

这一次,冉国与简国翻脸,当然不会为了些蝇头小利。叶晨获得多方信息,若所料不差,离国与冉国的约定,必然是先分了简国,至于后面共分天下之说,那都是镜花水月。冉国唯一不能料到的,就是离国对于先来后到的处置,何云峰与景冲的格局,若是只聚焦于互相伤害,那么离简两国,注定只是其他国家的陪衬而已。

简国情况确实很不乐观,离国盘踞于北霄,简国也无力夺还,战事胶着不下。为了缓解北线压力,又让屯驻于备徂的兵马向西出击,深入离国腹地,虽不失为一记狠招,更加是一记险招。持续两线作战,简国兵力捉襟见肘,空有丰足的物资储备而不能尽用。简国南线本就防备薄弱,北西两面持续作战,情况持续恶化。邓睿纵然不是贪心之辈,这样好的机会,冉国肯定再也遇不到了,于是对简国大举进犯。

冉军的作战目的很清晰,直逼南霄,一举拿下,简国便再无翻身之力。若战场优势明显,就是直逼中霄也不在话下。至于简国的反制,叶晨只能见机行事,总之,此行的目的,根本不单是什么击退冉国的进攻。简国所有的算计,都围绕战场胜负之外的维度进行成败的考量。

因发生战事,又有御旨在手,叶晨抵达南霄后便有了事后再奏之权。有赵翯和景冲这两股简国最强大的势力做后盾,叶晨行事大刀阔斧,既不急功近利,也不左顾右盼。为了战略目的达成,所必须出现的一些战术失利,非但不可避免,甚至要努力促成。只要不做得太露骨,不会把冉军惊跑就行。了解了各地情况之后,十巳也发出过一些军令政令,但对于冉军卷地而来,除了做一些动员和防御提示,以现在的条件,并不具备大军主动出击的条件,更加没有决战的本钱。丰宁郡大部土地已为冉军所占,或许这次并非往常的掠夺性质作战,加上冉军补给物资还算充分,冉军进行抄掠的强度很低。几处重镇,冉军统帅甚至命令禁止抄掠,将战争对经济和民生的破坏,控制在了很低的范围。

叶晨向柴望和楚涂问了一个简单的问题,“全天下你都可以抢的时候,只有一类人你不会去抢,这类人是什么人?”这其实是一个脑筋急转弯,全天下都可以抢,说明全天下都不是你的,所以你会去抢。当全天下都是你的囊中之物,你还会用抢这种方式去获得吗?所以,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自己人。”冉国没有对所占大部领土实行抄掠,说明冉国已经将这部分区域视为自家的的国土,这后面的潜台词就是,冉国认为简国已经不可能再对这些领土进行收复。冉国高层已经考虑到将来的治理成本,避免抄掠,自然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冉**队的基本作战目的,是与离国几路并进,攻占简国的领土,让简国政权灭亡,将攻占的领土转化为战争利益。随着时间的推进,如果冉国的将帅发现获取简国的领土十分容易,那将帅们极有可能在原来的作战目标之外,增加一些战争收益。此乃人之常情,毕竟将官们也有豢养私军的习惯,连一点点自己可以掌控的力量都拿不出来,需要办事的时候,岂不是很不方便。最近叶晨的脑子里,都是这些东西萦绕不去,若能逢机而用,或有不菲收获。

诸事尚未安排停当,斥候已传来西线消息,姚助率军从备徂西出,西进二百余里,克数城,却被离国断了粮道,如今正奋死向东突围,以期返回备徂整军再战。叶晨知悉之后,消息立即转往中霄,征战并非儿戏,姚助此败,更是令简国雪上加霜,离国怎会放任简国主力安然退却。

此乃多事之秋,简国西线失利,南线亦战火纷纷。丰宁郡狼烟四起,四顾不暇,叶晨交待好文武诸将增兵筹粮,操练兵马,点了两千轻骑,亲自带兵援驰丰宁郡。这点兵马,当作救兵,自然是杯水车薪,只是叶晨有意,要去会一会冉国大军,与当年永安道相遇之时,有多少长进,近阳攻略之后,冉军又吸取了多大程度的经验教训。

叶晨带兵疾行几日,便入丰宁郡地界,沿途流民北往,皆疲惫凄惶。再往南行一日,流民队伍甚重,伤兵残伍北撤人数令人震惊。叶晨拦住细问,南二十里三水城下,冉军鏖战数日。冉国大军三面合围,故意留了北面生路通畅,这些流民和伤兵方得逃离,叶晨暗赞冉国将帅,如此攻心之术甚是厉害,对于简**心士气,不是打破压垮,而是抽丝剥茧。看来,三水城乃是丰宁郡辖治下,为数不多还在抵抗的地方了。

伤兵队伍中,一年老将官身负重伤,由人抬在担架上缓行,身上几处都是渗血的绷带。叶晨见状心中钦佩,不觉抬手见礼,年老将官向旁人一问,得知眼前这位将军来自南霄,负痛滚拜于地,疾首禀到:“求将军救救我家郡守!”

叶晨下马,扶起再问,老将官见得人垂听,忙叙言道:“冉军初犯时,郡守便定下战策,冉军势大,不可坐以待毙,故挑选精锐人马,对冉军主力一路袭扰。后来冉军围了丰宁城,设计引郡守去战,郡守护城心切,中了计谋,兵马损失大半,老儿我也身负重伤。郡守领着儿郎们又战了几日,袭扰的兵马也越来越少。后来冉军攻下丰宁城,分作几路占我城池。郡守四处转战,援军迟迟不见,终是死水不经瓢舀。如今郡守退入三水,将士不降,誓以死战,望将军顾同袍之宜,念我家郡守忠烈之义,去一趟三水,救救我家郡守,老儿愿往引路。”

叶晨感概之余,问清状况,好言劝老将官随队继续北撤,与柴望楚涂定下计策,只要冉国继续上演大仁大义,救回郡守并非难事。

这位郡守叶晨曾有耳闻,是景冲门下一位远房表侄。叶晨也犯了那个老毛病,乍一听闻是景府之人,脑子里全是什么沾亲带故,关系户,任人唯亲之类的定义。但刚才与那老将官多聊了几句,这位景维行郡守,还是个实力派。因为比较注意名声和影响,与景冲的关系还有些许隔阂。叶晨豪情泛滥,前方纵是刀山火海,不管能不能救下,这三水城是必须走一趟的,遇上若是个性情中人,把酒言欢,再杀个三进三出,岂不快哉。

叶晨计议已定,传令便行。据说三水城中已不足千余兵马,而冉军至少有两万人马在此,这郡守也算硬气。

兵马有序而进,至三水城十里,叶晨止住队伍,笑问楚涂:“这次可算是单刀赴会,真要跟本将军进去一趟?”

喜欢天龙缘法记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天龙缘法记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