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武侠 > 天龙缘法记 > 第4章 金蝉脱壳

天龙缘法记 第4章 金蝉脱壳

作者:涅一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4-05-14 10:48:55 来源:书海阁

李永孝出离中军大营,更多的容国兵马已从西面涌来,为避其锋芒,李永孝疾往南行。一路多与容军骑兵接战,仗得弓马娴熟,追兵无法近身,眼看随骑越少,箭袋矢尽,正遇恒军右军战阵,天幸这万余人马还在。右军明威将军韩辰叔乃是朝中三品武官,也在恒国名将之列,与李永孝兄弟几人素有些交情。此番中军无帅,多次请命无果,失了战略,正与容军突出部队接战。韩辰叔立于阵中,见李永孝一人一骑,鞍上血淋淋挂了个包,远远便招呼左右,更亲持硬弓为其“照应”后面的追兵。

两人照面,李永孝俱言中军之事,韩辰叔亦怒,叹息魏云可惜。待李永孝说完临机而决的部署,韩辰叔感拜:“愿听骠骑将军号令。”随即整军东撤,数里间且战且走,幸而右军兵马不乱,陈子训一时没工夫集结兵马对付。之后,韩辰叔所部停在冯忠人马以南,相距三里,呈犄角之势,与容军相持。

容军自西向东展开冲杀半日,也曾有散兵数次冲击冯忠与韩辰叔营寨,居然没占得什么便宜。陈子训本要列阵再战,一来恒军两个营寨立得又快又稳,已不现溃散之相,二来自家将士也已疲累,穷寇莫追的道理,将帅岂能不明。

原来,陈子训算计得精妙。容军早在拂晓之前,便已开始迂回,午时自恒国后军杀至,待得尽破恒中军,又迅速拉拢些人马向冯、韩冲了两次,至天晚扎营对峙,已是酉时,两军整整厮杀了一个白天,此时天色渐红,真是残阳如血。陈子训恐恒军逃遁,步步紧逼,两军亦是相距三里。这一日交锋,虽各有攻守,胜负已分得明了。恒军一方,若非李永孝兄弟几人打理,几有尽灭之险。

入夜,李永孝点算人马,冯、韩二营虽陆续收得些残兵,算来也就冯忠三万不到,韩辰叔近万,恒军已损失过半,余者带伤无数,辎重军器更是不提。所幸战前李永孝命冯忠已多发两日干粮,又在容军旧营和阵前勉强寻得些补充,恒军倒是暂时未因粮草乱了军心。

白日一战,两军阵地互换,也是两家多年拼斗间,从未发生之战例。恒军上下明了,经此一役,待得天晓,容军那边纵只有七、八万兵马,人家也是以二对一,生死立判。李永孝帐内,众将围坐沉默不语,个个面露疲惫,只有冯忠在背后来回踱步。韩辰叔一入,李永孝便开议:“日间之事,众位均已明了。王为远临阵脱逃,各位可愿听我号令。”

其实论官衔品阶、军功资历、阵战兵法,莫说这军帐之内,就是放眼整个恒国,实无李永孝之右者。众将已至,自是心悦诚服,李永孝故此一说,只因白天一战主帅失位,散了军心,若调度不力再战,必至全军覆没,到时回天无术,定殃及恒国生灵涂炭,兹事体大,不得不慎,故此一说。

除李永孝外,韩辰叔与冯忠军衔最高,均是三品。韩辰叔道:“骠骑将军统兵有方,又爱惜将士,骠骑将军总领帅位,是我军之福。”

冯忠听罢,也和道:“此间将士并无王为远之流,我等赴汤蹈火,大哥发令就是。”

一干将领左右看看,无论品阶高低,确如冯忠所言,均是以实力打拼来的“实干派”。王为远挂帅之前,许多将校本就是李永孝所部,如今危难之际,李永孝重领帅职,实是众望所归,纷纷抱拳,竟一齐禀道:“我等愿遵将军号令!”帐内还有几人,一时热血沸腾,喊道,“骠骑将军威武!”

一声喊起,众将齐呼:“将军威武!将军威武!”

李永孝赶紧止住,此时临危挂帅,见士气不坠,心中倒是高兴。正要布置策略,帐外军士来报:“容国使者求见!”

李永孝闻报,灵机一动,心中暗喜。唤近冯忠、韩辰叔低声嘱了几句,又包了些金银,吩咐众将整理衣甲,打起精神,左右站成两列,既然使者来了,当然要好好的迎接。

冯忠出帐喝道,“容国使者安在?大帅有请!”

那使者进帐一愣,左看看,右看看,这哪是落败之师,一个个如狼似虎,进帐如同进坑啊。

直到冯忠在旁推了一把,那使者方往前走了三步,提了半调嗓门,故意大声问道:“哪位是王为远王将军?”

李永孝一人独坐案前,见这使者蓄意范二,也不点破,随口道:“使者星夜不辞劳苦而至,不知所为何事?”

那使者斜眼看了看李永孝,不冷不热哼了一声道:“恒军大势已去,陈大帅念及上天有好生之德,不忍尽数剿杀,命我特来劝降……”

叽里咕噜一通酸文腐语,众将听得不耐烦,正无计较,“锵”一声清鸣,韩辰叔剑已架在使者颈上。出鞘,进步,仗剑,一气呵成,众将心里暗暗赞了一个。

那使者还算硬气,半步未退,只将脖子微微后让,说道:“两国交兵,不…”

李永孝瞪了韩辰叔一眼:“罢了,罢了,韩将军息怒。待我来问问,既有生路,且看看陈大帅如何安排。”韩辰叔一听,怒视李永孝,怒斥道:“你要投敌?”

李永孝不答,韩辰叔愤然道:“什么不斩来使,我杀了这厮,看你怎降!”言罢驱剑就削,“当”一声,却被冯忠架开,二人均怒目而视。

不待言语,韩辰叔又往那使者身上招呼,“当、当”又被冯忠架开,韩辰叔每每正要得手,总是差那么一点儿。那使者站在原地跑是不能跑,动又不敢动,吓得直翻白眼,额上汗珠汩汩而冒,已然摇摇欲坠,却始终未倒。

帐内众将心中揣测,刚才还好好的,怎地不期来了个使者,就同袍反目。

韩辰叔砍了五、六剑,终未得手,惊怒之余破口大骂:“不忠不义之徒,明日决一死战,我若输了,便跟你降贼!”不待有人反应,韩辰叔提剑愤然出帐,众将你看我、我看你,亦有几位将校紧跟韩辰叔而去。

见韩辰叔已离去,李永孝换了张和气的脸,对使者道:“多谢陈大帅美意,只是使者刚才见了,这营中上下多有不服,若降了容国,这许多将校人马,不知陈大帅打算如何安置?”

以陈子训之计,劝降只为打击恒军士气,制造更深的混乱,旨在进一步消解恒军战力,并未做劝降成功的打算,何来安排之说。那使者倒也有些见识,虽然刚才吓的不轻,又见帐内动手,扰乱军心之计已成,而且更加意外的成功挑拨恒军自相残杀,乃是更大的便宜。

经李永孝这一问,使者鬼迷了心窍要回去邀功,眉飞色舞答道:“陈大帅总领容国兵马,王将军若是肯降,我定请陈大帅保奏,军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你这营中将校,不论大小,必有封赏。”

言毕,只见李永孝若有所思,使者干脆上前附耳道:“吾知王将军身上有真龙血脉,却非嫡出。介时,王将军回国做个内应,与陈大帅里应外合,稳持恒国天印,王将军此战因祸得福,还能遂了大愿,岂不美哉?”

李永孝听得一阵心惊肉跳,看来容国早将恒国情况摸得透彻,狼子野心,竟计较得如此深远,此时若真是王为远挂帅,后果当真不堪设想。李永孝面上丝毫不露,与使者相视而笑。李永孝又道:“此番全仗使者点拨,不知尊驾如何称呼?”使者眉开眼笑:“本官段硕,现为陈大帅帐前参军,将军日后飞黄腾达,莫忘故人引荐之恩呐。”

几番会意的交流过后,李永孝奉上一包金银,即命帐中小校:“拿酒来!”

一军士捧了个托盘,里面两樽烈酒,两人举了杯,道一声“干!”

皆是一饮而尽,饮罢两人抬头大笑相协出帐,李永孝低声道:“段大人请回报大帅,一两日间我清了反逆,再议大计,但需请大帅出些助力,我军中已然粮草不济,也请段大人想法借点儿用用。”

段硕干了一樽烈酒,后劲上头,不想今日左右逢源,心情大悦,微微有些飘然,拍了拍胸脯:“将军放心处理,我与大帅静待佳音,粮草嘛,待禀明大帅,拨些助将军讨逆也是应该的。”待送出营外,段硕上马归营复命。李永孝心中大喜,奔回帐内,冯忠、韩辰叔各个开怀大笑。

李永孝缓兵的目的貌似达到了,为恒军争取到一点时间,恒军可以适当的休整休整,更为分兵白鹿创造了良机,原上留下的兵马,暂时是安全的,最可喜的是,容军主力已被牵制于此。

李永孝与众将一番计议,内容大致是:“一、冯忠、韩辰叔继续迷惑容军,在此只需拖得容军一日两日,便可为恒国败军争取些撤退的时间;二、李永孝率领轻骑三千,趁夜出发,尝试夺取白鹿;三、赵飞虎带数骑骁勇将校,绕开容军回弘京呈奏诸事,更需探听王为远虚实,提防君侧恶人先告状。”其实李永孝谋划的可不少,若白鹿城是块啃不动的硬骨头,如何沿狼元山脉全身而退都已想得清楚,只是此事现下不宜宣告,自己隐在心中。分拨已定,众将各自行事。李永孝又想起一事:“三弟,魏将军与你我半生军旅,天明后把头葬了吧。”

话说段硕回禀陈子训,只说得天花乱坠,那王为远如何贼眉鼠眼,如何贪生怕死,如何见利忘义。陈子训虽然将信将疑,但一路分析下来,恒军战无胜算,退不能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无论多么不愿投降,那也是自己砧板上的肉。陈子训思得良久,算定恒军已坐困指掌之间,又能兵不血刃收得这几万人马,乃是美事。利害数得分明,决道:“且看明日情况,传令各部,今夜不可松懈,借粮嘛,投降之前,就让他们吃草去吧。”

三更时分,容军大营听得对面军鼓擂动,陈子训大惊,滚下榻来只抓了个披风系上,正欲唤人整军迎战,一小校来报:“启禀大帅,恒军起鼓,人马南北对列,不知何故。”

陈子训出帐远望,只遥遥看得对面冯、韩二营灯火一片,人马南北对立,军鼓敲敲打打,似是要厮杀,待望得清楚,心中嘘了口长气。反观自家营内也是熙熙攘攘,各部斥候纷至请命。陈子训又至营边哨楼上看了个真切,冯、韩两边人马已在交战,场上火把凌乱,星星点点,喊杀一片。看了半炷香时分,火把渐少,想是两军拼得惨烈,各自收兵,陈子训遂命各部勿惊,只做普通防备,自己亦回帐歇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四更刚过,又闻军鼓擂动,恒军两营又是一片灯火,陈子训双眼熬得通红,只看了半盏茶时分,容军惺悻散开,各回营帐休息。

天明一探,陈子训是又气又笑,笑的是昨日冯、韩二营均是向西列阵,与容营而对,今日那两个营寨的辕门已南北而面,竟要拼个死活的样子。气的是自家这里八万精兵,竟被这些残兵败将无视。其实,瓦色一战,陈子训南面迂回,北面也有一支轻骑,不料,恒军在仙风谷林中竟有埋伏,事先容军两次哨探均未发现。前去埋伏的一万人马,本是为了防止恒军北逃的,怎料还没埋伏,就被人埋伏了,一战下来只余得数百骑逃脱,连伏兵几何都说不清楚,要不然,凑个虚数,容国此间尚有十万精锐。

陈子训把军务过了一遍后,刚要小睡,段硕又来进言,容军大利,将军吉祥,隔岸观火乃是千古奇策云云,陈子训不厌其烦。也不知段硕收了多少好处,为恒军借粮一事,不但在军议时堂而皇之的提了出来,私底下还求见了陈子训好几遍,难道是猪脑子,听不出个话里话外。想是昨夜缭乱,这一日均无战心,各军昏昏而过。

又说白鹿城北林,昨夜冯、韩做戏互相攻击之前,李永孝率张文、封磊、并轻骑三千自北林偃旗而行,已于二更出发,在林中稳稳行了六个时辰,午时将近,已至白鹿北林。寻了一阵,与陈思悌合兵一处。原来,陈思悌也刚到了个把时辰,林边见了孔信记号,于是入林休养人马。

陈思悌此时所率约千余人马,大部装备精良,马匹彪悍,前脊上长条革袋丰满,应是装足了精米,鞍上行军袋军器齐备,弓、弩、矢、小斧、短锹、马刀、绳索、壁虎钩,袋中还有火折、绷带、油布、军毯、各种机关零件,有的也带得兽夹、燎子,各军士腰间仅别一把匕首,散在林中休息。李永孝四处看看,只有半数军马卸鞍,暗赞陈思悌治军有道,心想,‘二弟护着这许多辎重,又在仙风谷战了一回,折损许多人马,不然只需二弟周密安排一下,这白鹿城还是拿得下来的。’

兄弟两人一番计议,一小校飞报:“四将军自林边而来,正寻将军。”少时,只见孔信领着几人,均着布衣而来,想是已探得些收获。李永孝忙问:“四弟探得如何?”

孔信回道:“这白鹿编制有四万人马,城中驻守的步军不到五千,原上战厉,其余人马正与陈子训转运粮草,此地正是陈子训粮秣必经之地,破了白鹿,容军再难正视瓦色。郡守余波,贪花好色,毫无军功,是个买官的主,但因三万多人马不明所在,此城只可智取,且需速成。万幸这白鹿十分懈怠,白日里城门都不闭。”

这智取、速成,正合李永孝之意,李永孝点点头:“四弟这身装扮,做了哪些准备?”陈思悌抢道:“大哥不近人情,四弟归来,也发口水喝,夺白鹿也不急这喝一口水的时分。”说罢递过水袋。

孔信一众昨夜已至白鹿,当时城门已闭,在北林探了地形,歇了一夜,不想天亮时城门居然开了,虽门口兵士多些,但出入并不限制。于是办了些民服、背篓、木车、麻袋,也探得城内军府地形,门岗哨位,虽无实图,却在地上绘得**不离。至孔信前来碰头,城中已混进了许多人修整待命。

三人计定,在军府放上一把火,同时夺下南北二门,全军一鼓作气杀进城去,不但要夺下城池,最好能把消息再封闭一段时间。如此这般这般,商量已定,孔信命人装了些米粮,乔装贩米,入城准备。李永孝则安排人马休息。又过些时候,陈思悌挑了十几个心腹好手,绕了个大圈,分散后从南门混入,寻了几间客栈住下。计划着天明时,以城中烟火为号,里应外合夺下白鹿。

瓦色:西接恒,东连容,南渐缓,入离。壤坚涩,古来无利,各自相安,精钢一现,容恒争战,离坐壁上观。原上孤城于东,名白鹿,建城百载,唯南北二门。传北山天鹿降瑞,产奇果,内外色白,辅愈金疮最灵。故邑名白鹿,若得此城,即制瓦色。----《东卫志》

喜欢天龙缘法记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天龙缘法记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