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制作短视频收集资料,古人看麻了 > 第143章 九品中正制,地方豪强蜕变为士族门阀

【在经济之上掌握了极高的话语权后,士族便以此,将手伸向了朝廷。】

【一番争斗之下,汉灵帝败下阵来,在豪族的提议下出台了卖官制。】

【顾名思义,给钱就能当官,哪怕你只是地主家的傻儿子,一样能当官。】

【当然,当的大多只是地方中等和下等官,统治阶级的官职依旧掌握在宦官和外戚手中,双方势力轮流着当。】

【就在地方豪族想要进一步剥削皇权时,黄巾张角起义在整个大汉爆发了,并且瞬息间便席卷了大汉全国。】

【黄巾起义固然击碎了东汉的根基,但接下来涌现出的藩镇割据,方才是直接要了东汉的命。】

【在平反叛乱中,大量征用了豪强士族部曲对叛军进行镇压,这其中涌现出许多风云人物,如曹操,刘备,诸葛亮,孙坚,司马懿,这些我们如今耳熟能详的人物,皆是出自于地方豪强。】

【可以看出,这其中依旧是地方豪强之间的乱斗,依旧和普通老百姓没有关系。】

【为了缓解这个局面,便要从豪族产生的根源——选官制度动手,因此,在曹丕篡汉之后,立即颁布了一项名为“九品中正制”的选官制度。】

【这一制度和察举制度的区别在于,剥夺了之前州郡长官的人事权,然后再每个州,郡都设立一个中正官,之后再由中正官负责对地方官员的选拔。】

【可,这一制度的弊端也极为明显,中正官这一角色,依旧是出自于地方豪族势力。】

【在这一番操纵下,只不过是抬高了有中正官的豪族势力,让他们的势力由地方走向中心;削弱了没有中正官职位的豪族,以至于他们在豪族乱斗中,被其他豪族蚕食殆尽。】

【琅琊王氏,兰陵萧氏,陈郡谢氏,这些盘踞在各地的豪强家族,都在这一制度下完成了华丽转身,蜕变成了能够上通朝廷中央,下达地方各郡的门阀士族。】

大汉3256:原来地方豪族和门阀士族是有区别的啊!?

大唐2134:上通朝廷,下达地方。这么看来,门阀士族可比地方豪族强多了。

大宋3793:我的理解是,豪强是地方恶霸,官职不过郡县,士族门阀则是中央恶霸,渗透朝廷权力中心,几乎能指掌王朝的国运。

大明1341:这么说来,门阀的产生,曹丕要背锅啊。

大唐3489:也不能全怪曹丕,“九品中正”这个概念,早在曹操的建安年间便已经初具雏形,当时他们呢就开始尝试将“乡里评议”与王朝选官结合在一起了,荀彧,崔琰,韩嵩等人都有担任过类似中正官的职位。

大明2964:曹丕的本意其实是将地方豪族和名士,这类拥有的“评议特权”的权力收回中央,然后用代表朝廷意志的中正官,负责每个州的官员任用,只不过后来被他给搞砸了。

.....

【九品中正制固然能够加强朝廷对于地方的掌控,但曹丕万万没想到,如果门阀士族再进一步,那便只能夺取天下,让江山易主。】

【流水的王朝,铁打的世家,曹丕之后,尽管中原频繁大乱,一百多年内出现了九个国家,但门阀士族的势力并没有受到任何的影响。】

【因为,不管哪方势力掌权,想要在短时间内平定内部,必须和门阀士族合作,平定各地之后,新朝廷方才有收税,维持国家运转的资格。】

【更何况从这一时期开始,中原王朝的更迭的本质,就只是门阀内部的权力流转。】

【不管是雄才伟略的北周武帝,还是建立隋朝的文帝杨坚,又或者大唐的开国皇帝李渊,独孤家族,元欣家族,侯莫陈崇家族,都是出自于关陇集团的门阀世家。】

【这一时期,门阀士族在官场上的比例,甚至达到了惊人的80%,十个官员,有八个都来自门阀士族,皇权只是他们相互博弈的工具。】

【门阀士族对于皇权的高度统治力,也让这些出身于门阀的帝王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威胁,想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在社会体系制掌打开一条新的通道,让原先固定的资源流动起来。】

【帝王不再于门阀对立,而是将矛盾转嫁给底层的老百姓,让门阀士族和老百姓打起来,想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让百姓有成为新门阀的希望。】

【让门阀士族疲于防守百姓的突破,只有让门阀和百姓之间相互内耗,门阀与门阀之间争斗不断,才能避免他们对于权力中心的持续渗透。】

【那么如何让百姓和门阀士族产生矛盾呢?】

【轰!天空一声炸响,科举制度闪亮登场。】

【科举制度,便是皇帝完成,“引导百姓和门阀士族对立”,这一目标的主要工具。】

大明2346:果然是科举制度吗。

大宋3479:科举制度给了寒门学子进入朝廷做官的机会,门阀士族为什么强?就是因为手中掌握着朝廷大量的官职,现在有了百姓和寒门,这个数量最为庞大的群体来分一杯羹,显然门阀的势力便会被削弱。

大唐2643:别把科举看得有多厉害,我的家族应当就是石碑所说的门阀士族,公平考试之下,还真没有几个寒门的弟子能胜过我家族的人。

大明1212:科举也是有局限性的,像是门阀士族生活优渥,家族之中还有先贤留下来的应试经验,以及祖上传下来的各种考试讲义,寒门和百姓压根比不了。

大宋2234:据大唐清河县崔氏家族的族谱记载,大唐文宗时期,清河崔氏当官的共有84人,其中68人都是靠科举考上去的。

大明2332:清河崔氏啊,那可是由来已久的名门望族了,最早可春秋的齐国,曹操的部下崔琰也是清河崔氏的。

大明2367:唐朝清河崔氏仍然显赫,有23人做过宰相。唐官员修订《氏族志》之时,直接把崔氏列为第一门阀士族。

大宋2743:当时,唐文宗得知此事后大怒曰:“崔氏早已衰微,既无显官,又无人才,凭什么列为第一?难道我李氏贵为天子,还比不上崔氏吗?”,于是便下令改以李氏第一,皇后氏族长孙氏第二,崔氏列第三。

大明1256:大唐的大诗人杜甫的母亲,就是清河崔氏之人。

喜欢制作短视频收集资料,古人看麻了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制作短视频收集资料,古人看麻了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