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制作短视频收集资料,古人看麻了 > 第145章 科举太开放,状元走后门!

互动区。

大元3564:其实考题还好,就是阅卷偏向问题太严重了。

大明1371:确实,大唐的科举不糊名,不誊录,也没有多个考官交叉阅卷,只要那些朝中众臣和阅卷官串通一下,自家的子嗣只要不是交白卷,状元,榜眼,探花不敢保证,进士是绝对能中的。

大宋2381:李唐科举虽说比隋朝完善,但阅卷方面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门阀士族问题不可能被解决。

大明3781:说实话,相比起大唐之后的几个王朝的状元,大唐的状元是最差劲的,他们很多人都是靠着家里的关系强行被推上状元的位置。

大元3467:大唐的诗人王维,王摩诘就是走的后门进的状元,似乎走的是一位公主的后门。

大元3234:玉真公主的后门吧!

大唐2566:惊!王右丞也是走后门当上的状元?!等等,走公主的后门?

大唐3443:想不到王右丞竟然也是走后门的,本来我还挺崇拜他的诗才来着....等等.....公主,走的哪个后门?

大唐3274:王右丞竟然是走后门中的状元?呃.....还好我本来就讨厌王维。因为他不是李白的好朋友...

大明3168:兄台,你这么喜欢李太白,又是大唐人.....你是杜甫,杜子美吧?

“......”

大唐玄宗位面。

王维看着自己的黑料被人曝了出来,不禁老脸一红。

他确实是走后门的。

要说诗词歌赋,他自然是大才,可他偏科啊,科举除了诗词外,还考别的啊。

而且,当时很多人都走后门,如果他不走这个后门,后门就会被别人走了,状元也会换成其他人。

而他,就注定和状元无缘了。

...

大唐太宗位面。

李世民也看到了后世人在互动区的议论。

虽然有的人说了不少的废话,但是还是有着一些人指出了大唐科举的不足的。

就像是后人指出,大唐的科举考试太过于开放,开放到科举第一甲的状元都是走后门进来的。

“糊名,誊录,多个考官交叉改卷么.....”

“真是个好办法啊!如此一来,便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科举舞弊的问题,让寒门学子能和门阀更公平的竞争。”

略微思量过后,李二看向了房乔,:“玄龄,从今往后,咱们将大唐的科举制度在改一改。”

“陛下,您看要怎么改?”

李世民单手托腮,另一只手指向石碑,:“就照着后世人说的来改,阅卷之时糊名,誊录,至少三名考官交叉改卷,

你担任这主改官,若是差距过大的卷子全部交由你来重新阅卷,你若是拿不准,就交由朕来阅卷。”

....

【如果你天资聪慧,获得了门阀士族的认可,门阀士族便会发动自己的关系,以联姻,入赘,或者招为门客,幕僚的方式向你抛出橄榄枝。】

【试想一下,你读书多年是为了当官造福百姓,还是为了让自己和自己的家人过上富足的生活?】

【想必,绝大多数人的目的都是后者吧,在古代那个生产力落后的年代,普通读书人对于吃饱饭的执念往往更甚,门阀随便诱惑一番便会投降。】

【假如你就偏偏一腔热血,参加科举当官不是为了吃饱饭,而是为了造福百姓,且恰好,你也中了状元,你以为你就能施展自己的抱负了吗?】

【答案也是否定的,你上任的第一件事,还是要选择加入二十八个门阀士族中的任意一家,你要是不愿意,你便会成为异类,最后被门阀士族联合起来排挤,直至将你挤出京城。】

【当然,毕竟能跻身豪门的终究是少数,更多的情况是,在长安和洛阳两都,整日聚集着大量怀才不遇的文人,他们或许高谈阔论,企图引起门阀士族的注意,或许因郁郁不得志而客死他乡。】

【这样的状况,直到唐玄宗时期方才迎来了一个转机。】

【在大唐,一旦边防出现战事,朝廷便会立刻组织临时派遣军,在委派一个“司令”去镇压边境。】

【后来,随着突厥和吐蕃的频繁侵扰,唐玄宗逐渐发现,每次军队开赴至边疆,当地已经被突厥和吐蕃人抢的的差不多了,甚至于说,速度快一些的突厥人和吐蕃人,都回到自己的部落。

这种临时派遣的方式,极大的降低了军队的机动性和应急性。】

【于是他开始在边疆设置军镇,设立常驻军队,然后再由节度使进行统一管理。当然,除了防范边患外,李隆基还想用节度使来钳制门阀士族的势力。】

【因此,这个时期,出现了像是安禄山,哥舒翰等胡人节度使。】

【至于为什么用胡人?因为胡人的“底子干净”,与门阀士族没有关系。】

【毕竟,人的品德可以造假,但他的背景和由于背景所衍生的立场绝对造不了假。】

大宋2491:来了来了,节度使来了。另一股门阀士族来了。

大明3222:此时的李隆基可能不会想到,他一手扶持的节度使,造成的危害比门阀士族都大。

大元4471:这节度使制度,相当于饮鸩止渴了,在边境培养出这么庞大的军政一体的怪物,就算是太宗皇帝见了都得汗颜。

大唐9368:安史之乱足以证明,节度使绝对不是解决门阀士族之祸的好路子。

.....

大唐玄宗位面。

李隆基看着后世对于自己的推出节度使制度的评价后,不由得皱紧了眉头。

先前,安史之乱的画面之下,洛阳和长安城的惨状还历历在目。

他已经下定了决心,定要废除节度使制度。

但不能操之过急,还要徐徐图之。

经受安史之乱的刺激之后,重新振作起来的李隆基,隐约有了自己前半生的样子。

喜欢制作短视频收集资料,古人看麻了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制作短视频收集资料,古人看麻了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