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我在红楼改气数 > 第百八十四章 繁华地睡不着

我在红楼改气数 第百八十四章 繁华地睡不着

作者:最夜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12:14:08 来源:书海阁

老爷死了?

这么快就死了?

这屋里的人都见过林如海那副骨瘦如柴、面色如土的尊容,虽然嘴上都说着“并不大碍”,其实个个都在心中隐约觉得不祥,都觉得病入膏肓的林老爷性命已经危在旦夕,真真可惜了探花郎的一副好样貌,和巡盐御史的泼天富贵。

众人嘴上不说,但心里都觉得,要不是贾琏非得让残灯将尽的林老爷急忙忙地在大冬天里搬家折腾,说不准林老爷还能再多活个三五日呢。

说什么这个宅子风水不好不能住,这回倒好了,林老爷什么宅子也甭住了,踏踏实实住棺材去了。

.

一打开门,满脸是泪的林永安已经跌跌撞撞扑进来,见了黛玉就跪下“咚咚“磕头:

“大小姐啊……老爷殁了……”

黛玉木呆呆坐在床上,只觉如腊月寒冬被大桶冰水兜头淋下,一时也觉不出悲伤,只觉眼前一切都幻象,无论如何不能相信这是真的。

吓得紫鹃不住摇晃着黛玉的身子,雪雁急得跺着脚哭,乳母王嬷嬷赶上前去掐人中,口里也叫着:

“姑娘,姑娘,醒醒!”

好一阵,黛玉方明白过来,终于落下泪来,但眼神仍空洞洞地吓人:

“怎么……怎么就殁了?昨儿不还跟我们一道儿说话么?”

林永安放声大哭:

“都怪琏二爷……大冷天搬动老爷啊……老爷受了风寒,到了客栈就发了高热,不一时就……就喘不上气来了……我的老爷啊……”

黛玉愣怔怔坐着,眼泪簌簌而下,却只是一动不动。

急得王嬷嬷不住给黛玉摩挲前心:

“姑娘,哭出来罢,哭出来能好受些,憋在心里人更受不得……”说得自己也伤心起来,呜呜哭道,“姑娘身子弱,可不能再有个风吹草动……我的姑娘啊……”

黛玉哭不出来,那一群侧室姨娘已经炸了锅似地哭了起来,一个比一个哭得声儿大。

因为没有当家主母,当家老爷又没了,这些小老婆们无人节制,又各自担心未来的命运,所以借着哭林如海的由头,个个哭的是自己。

毕竟她们都不是林家八抬大轿从正门抬进来的女主人,树倒猢狲散,各人都不知自己的前程在哪里。

林永安毕竟老成些,边抹着眼泪,边说正事:

“现在都过了半夜了,也没法子将老爷的尸身送回来,琏二爷叫我先回来送个信儿,说明日一早就带着人回来,操办装殓的大事。

琏二爷说,家里女眷众多,却并无主母,请林姑娘先代为主理内事。

等明日一早回来,琏二爷带来的另外两个丫鬟,都是在贾府里办理过大事的,必定能帮着姑娘将内里都管得整整齐齐。”

黛玉正不住哽咽落泪,听闻最后一句话,心中陡然一动:

怪哉,怪哉,另外两个丫鬟?

在船上时,贾琏告诉黛玉,他此行从家里只带出一个晴雯来。

身边这个茱萸,是羽林卫指挥卫同光的庶出妹子,为了能顺路跑去苏州玩,宁可扮作丫鬟。

此时茱萸就在这里,哪里还有两个丫鬟?

何况那个唯一从贾府带来的丫鬟晴雯,也才进贾府不久,办理过什么大事?

聪明如黛玉,已然觉察出贾琏传递来的信息不同寻常,渐渐明白此事有诈,心中略略安定,却还是担心父亲到底如何,哽咽道:

“都听琏二哥的罢。

林管家赶紧回去,只怕那边也还有许多事情要照应。”

.

黛玉下船就登车,是以并没有瞧见贾琏身边的第三个丫鬟。但林永安见过。

对于那个妖妖乔乔、要小丫鬟扶着的大丫鬟,年纪也大些,林永安认定她是贾琏的“屋里人”。

这种在钟鸣鼎食之家做了“屋里人”的大丫鬟,确实能独当一面。

家里出了这种事,要是没有得力且有见识的人帮忙料理,那就等着乱作一锅粥,外加丢人现眼吧。

所以林永安对贾琏说的关于丫鬟的话倒是深信不疑。

.

林永安走后,屋里震天的哭声渐渐变成了一片窃窃私语之声。

毕竟伤心总是难免的,但伤心总是有是有会儿的,更多的还是得打算打算自己的未来。

这一屋子的当红小老婆、过气小老婆、预备小老婆和落选小老婆,都是姬妾,不是妻,也没有一个是身边有一男半女的。

林老爷没了,大小姐迟早要嫁人,这些无子女的姬妾运气好的,就会被放出去,落个自由身去嫁人;运气差的,就会被卖掉,落入虎口狼窝也不罕见;或者被送去尼姑庵出家,从此青灯古佛。

但不管哪一种,各人都要早作打算。

人不为己,谁来为我?

又过了不大会子,就有人不再害怕什么阴人,说要出去找白布缝制孝衣孝帽,还有人说要去拿祭奠老爷,纷纷出屋,不一而足。

黛玉只颓然坐在,向王嬷嬷道:

“今儿就这样罢,我也没精神来管了。

都等明日琏二哥的人来了,自然也就都管好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听闻这话,大家更觉得今晚不忙活,明儿就没机会忙活了。不一时,屋里众人就各种找个说法,出去了一大半人。

.

扬州最大的客栈名叫“广陵楼”,坐落在繁华的李官人巷正当中。

因为“李官人巷”宽大,后来成了个买卖“盐引”的私市,故慢慢有个诨名,叫做“引市街”。

随着盐商益多,引市街的名头渐渐盖过了原本的旧名,以至于后来扬州的人,都不知道“李官人巷”到底是哪里。

因为盐商聚集于此,将左边的杜郎巷和右边的白大人巷也带得热闹了起来。

扬州盐商大多喜爱吴侬软语的昆腔,不惜重金从姑苏请来艺人培养戏班,还建了个“老郎堂”,成为此地的梨园总局。

每有外地戏班入城,都必须先来杜郎巷拜老郎堂,称为“挂牌”。如此一来,渐渐将“杜郎巷”也变成了“苏唱街”。

至于“白大人巷”,也渐渐被遗忘了原名,取而代之的,是风流烟花地“三十步街”。

之所以叫做三十步街,是说这条街上,走不出三十步就有一家青楼。

每到夜间,各家楼上绛纱灯无数,辉耀罗列,红袖纷纷招客,彻夜笙歌箫管不断。

最是春风十里,各处卷上珠帘,娉娉袅袅无数,俱在豆蔻梢头。

住这样的环境里,别说贾琏睡不着,林如海也睡不着。

喜欢我在红楼改气数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我在红楼改气数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