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我在红楼改气数 > 第四百六十八章 帝王心海底针

我在红楼改气数 第四百六十八章 帝王心海底针

作者:最夜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12:14:08 来源:书海阁

养心殿的名字出自孟子的“养心莫善于寡欲”,院中包含养心殿、工字廊、后殿、东西暖阁、梅坞等18座建筑,布局小巧且功能集中,厅堂、书房、寝室、佛堂一应俱全,无论是批阅奏折、密谈,还是读书、休憩、礼佛,都再合适不过。

又因为南倚内廷西六宫,北临养心门可直达军机处,东靠皇帝所居的太极宫,西通太上皇所居的大明宫,委实是十分方便,自太宗皇帝时候起,便是皇帝十分喜爱的常驻之处。

养心殿的西暖阁曾经是太宗皇帝的内书房,里面悬挂的匾额、楹联都是太宗皇帝的御笔,笔力雄健,气势不凡。

当今皇帝一向最是倾慕祖父太宗皇帝,却不敢僭越搬进西暖阁,便将自己的内书房设在了养心殿东暖阁。

如此,皇帝每次进自己书房之前,甚至读书中途休息,一抬头便能看见祖父西暖阁书房门口的楹联:

无不可过去之事;

有自然相知之人。

太宗皇帝在日,这东暖阁门口的楹联是:

诸恶不忍作;

众善必乐为。

虽然也是太祖御笔,但在皇帝将这个东暖阁做了自己的内书房之后,每每看到这副楹联,心里都会生出一股莫名的不适之感。

最后,皇帝还是借口没有祖父的洒脱性情和从容气度,还是要另换一副以勤奋自勉的楹联,便请老宰相兼资深老状元姚谦之手书一联,曰:

修身先谨懔幽独;

读书在培养才源。

而将旧楹联换了下去,珍藏了起来。

皇帝自己的书法是老宰相姚谦之手把手教出来的,功架是很拿得出手的,但总是在气韵上尚显不足;而同样是姚谦之手把手教出来的皇帝三弟忠顺王水浈,虽然基本功不如皇帝深厚,却恰恰是胜在了气韵之上。

但“气韵”这种东西,和“悟性”一样,近乎玄学,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虽然皇帝常常和忠顺王一道儿探讨书法,却也并不见有什么进益。

至少在卫同光眼里,皇帝完全是为了和忠顺王显得亲近,所以才肯把时间浪费在这种毫无进益的事情上。

听宫里的老人儿说,当年大皇子、也就是故太子水澄是嫡出,他还在世的时候,几乎是独得了当年的元和帝、如今的太上皇他老人家的全部喜爱。

所以元和帝对那时候还只是二皇子的皇帝和三皇子、也就是现在的忠顺王水浈兄弟两个,要么是不闻不问,要么就是叫来骂一顿踹两脚。

都不得亲爹待见的哥儿俩同是天涯沦落人,一直抱团取暖,互相壮胆,也算是兄弟情深了。

但天有不测风云,元和帝自己也没料到,正值壮年的太子水澄会忽然间得了急病,一命呜呼之后,让老爹元和帝只能从不待见的哥儿俩里重新挑太子。

据说当时元和帝更喜欢聪明伶俐会来事儿的三皇子,于是他手下的那一帮子阿谀近臣也都极尽谄媚之能事,成为了坚定的“三王党”;倒是老宰相姚谦之等清流一派,坚决主张“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原则,成为二皇子的拥趸,也就是“二王党”。

前后数年,两派人马明争暗斗,你争我夺,围绕着到底立谁为太子打了个不亦乐乎你死我活。反倒是二皇子和三皇子两兄弟之间,却从未有过什么冲突。

只是经历了那一番“重选太子”的折腾之后,这哥儿俩原本亲密无间的兄弟关系就变得有些微妙了。

若说是还很亲近,却又似乎有些说不出的隔阂;可若说是已有隔阂,可也似乎一直还都挺亲近。

至少皇帝本人一直是很愿意和忠顺王亲近的,即使是登基之后的这几年,每每在书房要写字,都还是必定会让人把忠顺王请来。

哥儿俩在内书房里不论君臣之礼,只浸淫于书法之道,又是一同研摩名人字帖,又是一道儿探讨笔力法度,不仅是兄友弟恭,甚至是密如知己。

忠顺王也深谙投桃报李之道,对这位皇帝哥哥也又敬又爱,时不时地还说些“掏心窝子”的私密话儿,尤其是对他自己“无后”一事的伤怀之情。

卫同光旁观得明白,其实正是因为忠顺王“无后”,所以才能得到皇帝的如此青睐和信任。

毕竟在绝对的皇权面前,“自古天家无父子”,何况对于与自己有同样血脉、同样皇位继承权的兄弟?

但,若这位兄弟“无后”,那自然就另当别论了。

卫同光在东暖阁外等了有一顿饭的时间,终于皇帝一手拉着忠顺王的手,一手拿着《蜀素帖》,笑着走出屋来:

“罢了罢了,我也不做这等‘拉硬弓’的事情了。

不管之前写过了多少遍,只还是不敢落笔,我这手都哆嗦了。”

似乎是无意间瞥了一下,皇帝便瞧出了卫同光眼里有事,笑问:

“你有事?”

卫同光一惊,不敢隐瞒,忙道:

“顺天府贾琏有急事求见陛下。”

“哦?他能什么急事?”

皇帝问得很是轻松,也很有几分轻蔑。卫同光用余光悄悄瞟了一眼跟在皇帝身后的忠顺王,口中却道:

“这个……臣不知。”

皇帝是个心思极为细腻之人,瞬间便明白了贾琏此来与忠顺王有关。

但皇帝也是个深谙“帝王心术”的君王,他心中瞬间决定,决不能让这两个人碰了面。

倒不是皇帝怕他们起冲突,相反,作为一个皇帝,“一定要让手下的臣子争宠争斗起冲突”,这是一个重要手段。

让皇帝最安全的时候,是朝堂上有几方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厮杀角逐,争夺皇帝的支持。

可若是下面大臣全都铁板一块,不互相攻击,那皇帝就无法行使裁判大权,无法用奖惩来提高权威。

更可怕的,是万一大臣们团结一致,只跟皇帝一个人折腾,那才是要了命呢。

但凡事都得有个度,决不能任由其失控。若内斗太过激烈,那就只剩了内耗,乱了朝堂,只能说明皇帝无能。

所以顶尖级的“帝王之术”,就是善于驾驭这种争斗,不能不管,也不能真管。

只要这种事情闹在一个可控范围内,皇帝就乐得天天坐着龙椅看着他们闹。

皇帝用若即若离的暧昧态度,让大臣之间的斗争也若明若暗,各方都只能拼命巴结皇帝一个人。

所以,不能让两边见面明斗,若是立刻就分出了胜负,皇帝还怎么慢慢地把这两边都吃干抹净?

所以皇帝微笑朝忠顺王温和道:

“我也乏了,不写了,想来你也乏了吧?回去歇着吧。”

皇帝心思缜密,忠顺王也相当精明,他自然猜到了贾琏此来是要向皇帝“打小报告”的。

但皇帝发了话,他不能不走。

他心里一阵冷笑:

我是皇帝一奶同胞的亲弟弟,你还能让皇帝为了贾家处置了我不成?

喜欢我在红楼改气数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我在红楼改气数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