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我在红楼改气数 > 第五百三十二章

我在红楼改气数 第五百三十二章

作者:最夜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12:14:08 来源:书海阁

“三姑六婆”,历来被人瞧不起。

三姑者:尼姑、道姑、卦姑也;

六婆者:牙婆、媒婆、师婆、虔婆、药婆、稳婆也。

其中的尼姑、道姑,自明代中晚期以来,颇受世俗影响,不少寺、庵、观、院之中,不乏藏污纳垢之处。

民间便有“没头发浪子,有房室如来”的说法。

晚明的文人之中,更是人津津乐道所谓“吴越女僧”和“泰山姑子”。

其实出现的“花禅”,就是打扮得花枝招展的风骚尼姑,实质上,则已经是将尼姑庵当做“秦楼楚馆”了。

就是在贾琏的前世,还流行过一阵子“佛媛”呢。

和那些“网红”不一样,出身不同凡响的妙玉才是真真正正的“佛媛”。

她看似高冷,时时做出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态度,看谁都是“俗人”。

但她的孤僻冷傲,从来都不过是个掩饰罢了。

她身在佛门,却从未真正清心寡欲过。

她一心向往红尘,却又只能委身在空门。

看似高蹈于佛道云端之上,实则深陷于**泥潭之中。

因为出家为尼,本来就是从小别人硬塞给她的“人设”,而她自己,从来就没真打算青灯古佛过一生。

除了希望能够像闺阁女子一样赏月、烹茶、论诗之外,其余的人间烟火气息,也一样吸引着被素衣裹缠的妙玉。

尤其,她见到贾琏。

妙玉半垂着头,继续说道:

“我们出家人,总要结些善缘。

当年我在金陵圆正庵的时候,听说早年那庵里香火不大好,渐渐都有些不济了。

后来,是济真师父从民间巫医之处得了这个求子方,听说很是灵验。

金陵那些大户人家里的内眷之中有不少人要求子,圆正庵的尼姑上门去走动结缘,听说后来不少人都得因此得子,圆正庵的香火就日渐鼎盛起来了。

我听说琏二奶奶想求子,就……就送过去了,可惜琏二爷不在。

我不好贸然去见琏二奶奶,幸而路上碰见,否则,那就是缘分不到,我可不送第二回。”

顿了顿,又道:

“二爷若当我这不过是骗人骗财的把戏,就将这方子丢了也罢。”

这个妙玉,说话做事总要拿个架子,贾琏也懒得和她计较,便将那药方揣进怀里,笑道:

“那这是宝贝,我可得好好收着。多谢仙姑赐药方。”

妙玉瞟了贾琏一眼,又道:

“除了这方子上的药材之外,还要有一味药引子,少了便不灵验了。”

“请教妙玉小师傅,是什么药引子?”

妙玉脸颊一红,犹豫一下,还是低声道:

“新鲜的紫河车一副。”

顿了顿,见贾琏不解,便又道:

“琏二爷不懂也罢了,回去告诉琏二奶奶就是了,她自然是懂得的。

这东西本就珍贵难得,再要是新鲜的,那就只能看缘分了。

就是以你家的财势,一年半载也未必能寻到。”

以妙玉的心性,方才竟然是亲自去给自己送“求子方”了,贾琏心中也感激。

可他正要开口,妙玉却抢先道:

“道谢就不必了。

以后也不必再几大箱子地送东西过来。

我一个出家人,并没那许多讲究。”

你说这妙玉,怎么就那么拧巴呢?

贾琏心下忍不住鄙夷:

你“一个出家人,并没那许多讲究”?

好啊,那我明儿就叫外头的人不给你送香木粉、白鹅毛,我看你马桶里头垫什么盖什么!

我憋死你这个“装逼犯”!

妙玉看不出贾琏心里的吐槽,仍继续道:

“琏二爷若心里过意不去,不妨给栊翠庵的院子里头多送些花木来,繁盛些才好看。

只别叫小厮进门,我嫌他们腌臜。”

这要求不过分,贾琏点头答应,又忍不住问了一句:

“若是花木大些,你们庵里的婆子也未必搬得进去,不如……”

贾琏本来想说“不如还是让小厮们搬进院子里”,结果,却被妙玉接了句:

“琏二爷若有心帮忙栽种,也好。”

也好?

也好你妹!

你这“装逼犯”怎么还带抽风的?

你嫌小厮们腌臜,所以就想拿我当不花钱的劳动力啊?

你怎么想得那么美呢?

贾琏一肚子吐槽地回到自己屋里,见王太医刚好给王熙凤诊完脉,一边收脉枕,一边点头道:

“果然更好了,那就还照上回的方子,再吃三剂。”

说着话,王太医坐到桌边去,小丫头上来给他收拾诊箱,平儿赶紧倒茶递上来。

众人见贾琏进来,都赶忙起身迎接。

贾琏听了王太医说了王熙凤身子调养得很见成效,便身上从怀中取出药方,请王太医瞧瞧。

王太医捻须细瞧了好一阵,方连连点头:

“妙,极妙!

君臣合宜,佐使得当,好配伍!”

忽然又瞧着方子一笑道:“如此排兵布阵已经很好了,只是若再有一位‘先锋官’,那便完美了。”

贾琏试探说了句:

“一副新鲜紫河车?”

“哎呀!”

王太医惊讶不已:

“原来琏二爷也是个医家高手啊!

我只想到还需一副紫河车,若如二爷所说的‘一副新鲜紫河车’,必然效力大增。”

贾琏赶紧摆手:

“不敢,不敢,我也听人家说的。”

“只是新鲜紫河车未必好寻。”

“那有什么难的?”

王熙凤在旁,一王太医说这方子好,早动了心,立刻便接口道:

“这就叫他们出去,找十几二十个稳婆,给她们撂下话儿:只要送来上好新鲜的紫河车,必有重赏。

那些稳婆还有个不动心的?说不得明儿就有了呢。”

事情还就真叫王熙凤给说中了。

王熙凤哪儿是耽误事儿的人啊?

一刻没耽误,赶着吃药,赶着造人。

诚惶诚恐地请王太医来一诊脉——中奖了!

王熙凤怀孕了!

这消息震动了荣国府上下。

贾母喜得合不拢嘴,特意叫了邢夫人来,和她商议怎么给孙媳妇(儿媳妇)多安排些补品送去。

邢夫人如今贾母面前得了脸,也乐得要在在王夫人面前显示一下,便一时说要用血燕熬粥,一时说要炖哈什蚂。

贾母瞧她一惊一乍只觉好笑,可一想到这是自己长孙屋里的长曾孙,老太太又觉得邢夫人如此大惊小怪也并不过分,便只笑着吩咐鸳鸯:

“都按大太太的话去预备,银子从我的私房钱里出。”

正见贾琏进来,贾母笑道:

“贾家的功臣来了?快过来我瞧瞧,瘦了没有?”

喜欢我在红楼改气数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我在红楼改气数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