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我在红楼改气数 > 第五百六十四章 王熙凤是一把刀

我在红楼改气数 第五百六十四章 王熙凤是一把刀

作者:最夜花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12:14:08 来源:书海阁

“什么哑谜?

是她们打哑谜还是你跟我打哑谜啊?

我怎么听不懂啊?”

王熙凤是真没弄明白,瞪着一双丹凤三角眼望着贾琏。

她无意之间的神情,总是带着天生来的三分风骚三分凌厉,让人又爱又恨。

这女人,你说她笨吧,她还挺能张罗事儿;你说她聪明吧,她能把一手好牌打个稀烂。

别人看不明白,贾琏看得明白。

王熙凤是真不聪明,她只是从始至终都活在一个“聪明能干”的出彩人设里头。

她处处显得精明,风风火火,果断利落,没有停下来的时候,自然也就来不及有机会想明白

她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她能够拥有什么。

她一直以为她得到了荣国府的管家权,她就拥有了一切。

为了这个,她操心费力,起早贪黑,只是为了得到贾母和王夫人的认可。

其实呢,她不过是王夫人的“一把刀”而已。

因为王夫人也要维护她自己的“人设”。

那是一个善心菩萨、不爱多事、每天只爱吃斋念佛的慈悲太太人设。

但这位躲在背后运筹帷幄的“菩萨太太”,却把亲侄女王熙凤当成了一把刀,用这把刀为她自己、为她的宝贝儿子宝玉披荆斩棘,才不在乎这把刀会不会砍崩了刀刃。

而每天披荆斩棘的“刀神”王熙凤却浑然不觉,只顾了精神抖擞地就替她姑妈冲锋陷阵。

不惜得罪自己的正经婆婆邢夫人,不惜累坏了自己的身体,更不惜毁了她自己和贾琏的婚姻。

王熙凤始终觉得她自己最聪明,她能把整个贾家上上下下都玩儿得团团转,其实,她是被王夫人玩儿得团团转,被卖了还替人家数钱,数完钱还无比骄傲地高喊:

“你看你看!多亏了我眼睛尖,这个铜子儿少了一块儿!”

唉——这是一把何其混不吝、二百五、没脑子的“刀”啊!

希望以后王熙凤能越来越聪明点儿吧。

也希望王熙凤能够明白,人设只能用在职场上,而夫妻之间,永远用不到人设,只用真心。

贾琏伸了个懒腰,干脆一仰身,躺倒在炕上,双手枕头道:

“你可记得还在正月里头,娘娘不是差小太监一盏专为灯谜而制的四角平头白纱灯出来?说做了灯谜给大家猜。之后还让各人也都拈一物作成一谜,贴在灯上又送进宫里去。

当时……”

“我怎么不记得?”

王熙凤口角伶俐,立马就自以为是地接着道:

“别人都猜中了,娘娘还叫小太监送每人一个宫制诗筒,一柄茶筅,就二妹妹和老三没猜中,结果什么都没得。

娘娘还叫太监说‘三爷说作灯谜不通,娘娘也没猜,叫带回问三爷到底是个什么’,老三竟然说他那个谜语的谜底是‘一个枕头,一个兽头’哈哈哈哈——

我虽不会猜谜,可年年也听见,就是从没听说一个谜语里头猜两样东西的哈哈哈哈——

老太太也猜不着,叫鸳鸯念了好几遍,我到现在还记得呢:

大哥有角只八个,二哥有角只两根。

大哥只在床上坐,二哥爱在房上蹲。

老太太直皱眉,说:‘这也是个念了几年书的大家公子作出来的谜语?’哈哈哈哈——”

这个王熙凤啊,真是‘弱智儿童快乐多’。

那天众人所作的灯谜,其实都是红楼人物形象原本的“悲谶”,半点也不好笑。

元春作一响而散的爆竹,迎春作动乱如麻的算盘,探春作飘浮远去的风筝,惜春作拜佛修行的海灯,宝钗作悲戚寂寥更香。

很多人都觉得只有贾环作的“一个枕头,一个兽头”是讽刺宝玉是绣花枕头,而他贾环将是“站得高、看得远”的兴家之材。

贾琏以前也是这么以为的。

直到这趟南下,来回一路听了许多地方风俗掌故,大长了见识,才明白“枕头加兽头”更是个极为不详的谶语。

因为在扬州,把枕头扔上屋顶,与兽头为伴,是家中死人之后的“招魂”行为。

“枕头加兽头”,就是家中“人亡”办丧事的意思。

不过,这回的问题不在这里。

“那记得老爷坐的谜语吗?”

贾琏一句话,王熙凤不笑了,眼珠子转了转,又尴尬一笑:

“想是没什么意思,我就没记得。”

贾琏白了她一眼,念道:

“身自端方,体自坚硬。

虽不能言,有言必应。”

王熙凤一皱眉:

“是个……方石头上刻了个鹦鹉?”

贾琏一咧嘴:

“唉哟我的娘——你这还不如老三呢。

砚台!是砚台!”

王熙凤狠狠白了贾琏一眼:

“切,我又不用砚台,我哪能猜得到。”

顿了顿,她眼珠子一顿叽里咕噜乱转,忽然道:

“诶?砚台?你说砚台?是不是跟这句话有关?”

贾琏也懒得等她再猜,跟智商低的人说话,太费劲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直接道:

“娘娘说‘若是家里的砚台不好,等以后再赏’,就是说‘若是觉得老爷的官儿不够好,等等以后再找机会升’。

这一回,给探春花生形状的藤编花盒,就是‘升’了王子‘腾’。

你瞧着吧,你舅舅这回又要升官了。”

“啊?真的?”

果不出贾琏所料,没过几日,朝廷就下了旨意,将奉旨在北地巡边的九省统治王子腾,升任了九省都检点之职。

消息传来,王家人一片欢腾,贾家人各怀心思。

比如王夫人,就欢喜非常。

比如贾政,就闷闷不乐。

比如贾母,就心事重重。

比如王熙凤,就暗地里高兴,表面上装无所谓。

朝中也难免有人议论,说贤德妃的父亲兄弟都没升,却升了贤德妃的舅舅,皇上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

那不就是皇上不想给贤德妃的亲爹贾政升官、也不想给贤德妃的兄弟贾琏升官吗?

荣国府里如今实际在官场上任实际官职的,就他们俩而已。

贾赦就算了,谁都知道,这位“一等将军”上一回亲自上朝,那还是当今皇帝登基那天呢。

贾政心里别扭,贾琏倒也觉得没啥。

毕竟贾琏自己连科举考试都没参加。

人家中了进士的,选入外班都只能做七品县令,然后在地方上论资排辈等升迁。

只有进士点了翰林、再选入外班的,才能做四品知府。

点翰林,是考中的进士得以入选翰林院庶吉士,那就是天字的门生,三年一届统共就只有三十个左右的名额。

除了学问要出众,谈吐要不俗,甚至还得能通过“相面”那一关,差一丁点儿都不行。

要知道,二十来岁的进士都少见,二十来岁的翰林几乎就没有。

而贾琏自己,就刚刚过了二十岁。这个岁数就做了京城顺天府的三品知府,要是还不知足,那可就是逆天了。

贾琏自己心态超好,觉得能在顺天府任上好好干几年也不错,可他没想到,别人是真替他着急,说什么也得想法子让他升官。

喜欢我在红楼改气数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我在红楼改气数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