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玩转大明帝国 > 第629章 一锅端

玩转大明帝国 第629章 一锅端

作者:王小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13:29:53 来源:书海阁

出现血月在我们看来就是月亮反射了太阳的光线才会显得全身偏红,受到过高等教育的我们知道,这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天文现象,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是在封建社会,老百姓百分之九十就是都是文盲,一些难以理解,或者是惊悚,不常见的事情他们都认为是上天的警示,为此每朝每代都为研究这种事情专门设置了司天监,也就是后世的灵异事件研究所,而出现血月在封建社会被认为是不祥之兆,血月的出现往往意味着天下必将大乱,兵荒马乱,百姓流离失所。

听到镇国公看到了血月,众位官员的脸色都不大好,虽然大明帝国亡了,无非是改换门庭的事情,自己也不至于失业,可是像大明帝国般如此的厚待读书人,文官可以凌驾于百官之上,就算是开国功臣勋贵也照样被文官踩在脚底下,而且大明帝国优待读书人优待文官的政策数不胜数,当今皇帝也不喜欢天天开会,大明帝国就是读书人的西方极乐,他们很珍惜,也希望大明帝国长治久安,传承千年万年,大明帝国有危险,他们的美好生活也会终结。

当然,最担心的还是朱熹洛,毕竟大明帝国亡了,谁都有活下去的可能,可是自己这个皇帝只有死路一条,自己的江山,自己的爱妃,还有自己喜欢的猪肘子都将没有,额,好像落了点什么,是什么呢,想了很久 都没想到,朱熹洛放弃,“镇国公,血月之事是否为真”?

“圣上,老臣曾经也是读书人,读书人是不会也不能说谎的,”镇国公信誓旦旦,

好吧,有些人脸红了,毕竟大家都还年轻,脸这东西还没有完全放下。

“古籍记载,血月出现往往有兵事发生”!朱熹洛有点担心,毕竟现在大明帝国的战斗力自己清楚,与建国初期相差甚远,朱熹洛也不敢保证自己有能力挽狂澜。

早作预防也能多几分胜算,朱熹洛看向大明帝国的栋梁之才,“众位爱卿,兵事将起,各位可有何良策”。

朱熹洛的话音一落,场下又是一片安静,每次如有大事发生,总是会有交头接耳的官员们商议对策,可是这次,身材肥胖的几位官员貌似呼吸都减轻 几分,生怕成为焦点,看到无人应答,朱熹洛有些失望。一一环顾众位官员,然后把目光停留在自己最信任的大臣身上、

“李爱卿,你可有良策”。

无人应答,朱熹洛又喊道“吏部尚书李玉堂李大人”

“哦,啊,额,原来圣上叫的是老臣,老臣年纪大了,老眼昏花,竟然没听见,还请圣上赎罪”。李玉堂一副刚刚听到圣上召唤的表情,身体颤巍巍的抱拳告罪。

毕竟逆顺时期还没有表演行业,李玉堂也没有接触过演技,很显然,本能演出很做作,就连门外的军士都看得出李玉堂在装糊涂。

“李大人你是我大明帝国的老臣,兵事讲起,你可有良策应对”。

自己啥水平自己知道,屡试不中,无非是自己衣不解带的照顾嫂嫂在有心人的帮助下,传了出去,让自己有孝的名望,而大明帝国初建,朱熹洛正好需要一位有名望的前朝遗老坐镇,这才有了 吏部天官李玉堂,这么多年以来,自己也从来都没有提过建设性的意见,每次的政策上的决断也都是利益使然,无利可图时就是少数服从多数,自己哪有什么注意,而且还是在军事上,自己从来都没有涉猎的领域,这不是难为人嘛,如果问话的不是朱熹洛,李玉堂一定会怼过去,你大爷的老子都七十多了,你还让老子再就业,你的良心被狗吃了,然而李玉堂现在还没有砸锅的勇气,

“圣上,兵事讲起,往往就会生灵涂炭,只不过微臣是文臣,自幼读书,对于兵事不曾涉猎,外行不指挥内行,微臣不敢大放厥词,乱出主意”。

好吧,读书人是动嘴的,打仗是要动手的,李玉堂表示嘴巴只适合内斗,外斗还要靠手的,动手打仗的事情你还是找别人吧。

“忘记李大人一直潜心做学问,不曾接触兵士,是朕唐突了”。

厨子会做饭就行了,你还要人家会种菜,的确这有些强人所难。

“老臣有罪”

“无妨”朱熹洛挥挥手,不以为意,然后看向张松鹤,张松鹤可是地主老财出身,也曾经组织过乡勇抵抗土匪,对于兵事理应有独特的见解,

估计是考虑到朝堂中姓张的有几位,以免出现被叫的人装疯卖傻,这一次朱熹洛直接喊得是名字,“礼部尚书张松鹤,你可有主意”?

被指名道姓,张松鹤也想装疯卖傻都不成,只能是为难的出列,面部表情憋尿二十四个小时都不会如此悲苦,“圣,圣上,微臣也是文官”。

“你可是组织过乡勇,对于如何招募士卒,筹备粮草应该懂些,不防说出来听听”。

“这,这,”

张松鹤不知道如何说起,说是组织乡勇抵抗土匪,无非就是张家族亲以及佃户,都是靠着张家吃饭了,招呼一声也就是了,不来的明年就别想种张家的地了,而那些土匪,也不过是吃不饱饭的苦哈哈,哪里会有战力。基本上一击就破。“圣上,您让一个搞祭祀的人发表兵事看法,您这不是难为人嘛”!终于张驴子坐不住了,主动站出来,“打仗无非打的就是银子,兵器甲胄要要银子,人吃马嚼要银子,只要有银子,打仗有何难的,想当年,老子在蒙古时,”

“咳咳”镇国公打断了忆往昔峥嵘岁月的张驴子,“圣上,血月出现必有兵事,不过老臣看到的血月颜色稍微淡一些,发生兵事的可能性比较低,就算是有兵事,我大明帝国待甲之士百万,何人可以抗衡,有圣上的英明领导,我们必将胜利”。

“哎呀,”朱熹洛一拍龙椅扶手,“镇国公你为何不早说,害的朕以为兵事就在三两日之内”。

听到兵事发生的可能不是百分百,朱熹洛终于是放心下来,毕竟自己辛苦了大半辈子,不想在拼命了,当然了就算是有百分之九十九的可能性,朱熹洛还会相信幸运女神会眷顾自己,发生的也会是那剩下的百分之一概率。

当然,开心的不仅仅有朱熹洛,还有堂下的众人,头悬梁锥刺股,挖空心思的往上爬,做到今天这个位置,他们可不是想找事做的。听到兵事极大可能不发生,众位官员的笑容写在脸上。

看到老朱家的奴才如此与自己一条心,朱熹洛很是欣慰,肉包子没有白喂了狗,他们还是有良心的。

“圣上乃是真龙天子,自有上天保佑,一会回去,老臣就组织祭祀活动,让那百分之一的安全隐患消失的无影无踪”。

“哈哈,爱卿有心了,”摸了摸自己的呼吸,朱熹洛很是高兴,“祭祀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朕再拿出三千,不,五千两,户部再拿出五千两,祭祀活动不能吝啬了,'

"老臣遵旨,回去老臣就招呼礼部所有官员,仔细斟酌,制定出既省银子又能让上天满意的祭祀活动,"这可是飞来横财啊,这不过年的采买银子又有了,张松鹤很开心,做官就要做大佬,大佬就做有油水的大佬,不然人生岂不白活。

危险解除,很多人都松了一口气。然后却有人闷闷不乐,

老子大明帝国第一辩才,自己可是在弹劾啊,为什么话题偏得如此之远。

“圣上,微臣弹劾定国公”。梅良心大声喊道。

卧槽,话题又回来了,众位的心也被拉了回来。

“梅御史,你弹劾的很好”不等朱熹洛答话,钱宋又主动下场“定国公之过无从抵赖,但几位大臣的责任也不小,各地的父母官,吏部尚书,刑部尚书,礼部尚书,包括老夫这个户部尚书,众人之过,岂能有一人承担,老臣有罪还请圣上责罚”。

钱宋主动认罪虽然有些强词夺理,断章取义,但是事情就怕比较,人家户部尚书都能主动承认,并且甘愿受罚,你们几位尚书为什么就不行,李玉堂几人觉得自己根本就无罪,这是无妄之灾,但他们也不能反驳,只能走出班抱拳告罪,“请,圣上责罚”。

“这,”朱熹洛有些为难了,毕竟这些人可都是朝堂重臣,杀肯定是不能杀的,当然了,失职之罪也不用掉脑袋,但是打板子吧,估计有人会熬不住,关几天监牢吧,不痛不痒,自己还要管饭,想来想去,朱熹洛突然春光,不,灵光乍现,“几人大人在其位不谋其政,导致将士无护身之甲胄,无御敌之兵刃,无数将士白白牺牲,罪该当诛,然念你们于国有功,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战死官兵的抚恤银子你们出了,并且沿海卫所的兵器甲胄也有你们负责,必须达到甲胄五成在身,兵器八成与士卒。每人先支付十万两,不够的再补”。

虽然都是苦哈哈的百姓才会从军,但他们也不是铜墙铁壁,他们也是凡胎肉身,流血会疼,脑袋掉了会死。

喜欢玩转大明帝国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玩转大明帝国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