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东欧的雄鹰 > 第一百四十八章 酿酒和粮食

东欧的雄鹰 第一百四十八章 酿酒和粮食

作者:卡尔玛联盟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13:31:36 来源:书海阁

第151章 酿酒和粮食

彼得又开始捣鼓什么了,他在自己搭建的炼金室中做些奇奇怪怪的东西。

炼金术起源于埃及,后在希腊化时期得到发展。中世纪时,欧洲人相信通过一些手段可以点石成金,于是开始大量的实验,虽然没有金子,但也推动了化学的发展。

在西班牙,这个被阿拉伯人占领的基督教国家,处于阿拉伯和基督教夹缝中的犹太人开始了第一批翻译工作,不过由于他们并不是炼金术士,也不甚精通拉丁文,所以当时翻译的诸如《七十论》这样的着作的译文晦涩难懂,甚至完全失义。后来,基督教世界的一些学者开始接触炼金术,才正式宣告了炼金术欧洲时期的开启。

彼得也建造了一个炼金室,无聊的时候就在这里鼓捣鼓捣。并且以假名与其他炼金术士进行书信往来,比如他从一个佛罗伦萨的疯子炼金术士口中得知,将尿液进行蒸馏等一系列工序后,会有金子出现。

也算是独特的见解。

不过彼得最近研究的课题是:如何改进酿酒技术。

欧洲现在最常见的酒就是葡萄酒,粮食酒比较少,虽然有了啤酒,但度数太低,如果有更高度数的粮食酒就行了,罗斯人应该会喜欢的。

他记得伏特加多了个过滤的步骤,先将原酒进行过滤,然后进行蒸馏。这个时代进行过滤的只能是木炭,先将用大麦酿的原酒用木炭进行过滤,再用从十字军东征传来的白兰地蒸馏器进行蒸馏。这样就拥有了浓度高达90%的酒精,接着再用蒸馏水进行淡化处理,这样一瓶晶莹剔透的新型酒就做好了。

制作的过程中,彼得都不敢睡觉,生怕实验失败。而且每10升蒸馏液用1.5千克木炭连续过滤不得少于8小时,这样的折磨是很受不了的。要不是彼得还做些别的,大公还以为自己的儿子炼金走火入魔了。

最终,经过一个星期的“炼金”,12瓶晶莹剔透的酒成功出炉。就是还没有试过,不知道这效果如何。

彼得尝了一口,一股浓烈的感觉在他的嘴里扩散。辛辣味直冲天灵盖,彼得冲的差点晕倒。

“看样子还可以”

这样的酒肯定能征服哥萨克和那些生活在高纬度的人,这样的口感非常适合他们。而且在兑水之前的酒液可以当医用酒精使用,真正做到了一酒多用。

除了酿酒,彼得还进行一些别的实验,但大部分都失败了。可见这样的成功也不会持续下去,这种事情只能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多布罗加的粮食年年丰收,铁器农具和肥料的应用让粮食产量提高不少,对粮食价格的调控取得成功,不管是丰年还是灾年,价格都不会太离谱,以最大的可能避免谷贱伤农的情况。

即使这样,多布罗加的粮仓都已经接近满的状态。大量的粮食堆积在这里,再不吃就要发霉了。

为了消耗这些粮食,彼得对当地的主食面包下手。彼得下令不得在面包中掺杂奇怪的东西,包括石子、泥土。里面最加上谷糠和草糠,比例不得超过五分之一。

本来彼得内心还是很不安的,觉得自己心太黑了,为了不让黑面包口感变差,他特地吩咐面包师们少加点草糠。不过,主管做的比他更黑。彼得吩咐在面包里加两成的草糠,他直接要求加三成……

在他们看来,领主让人在面包里添加草糠,绝对是天才的想法。而且他觉得,添加草糠,比添加石子和泥土,实在善良太多了。

要知道,添加了泥土和石子的黑面包,那就和板砖差不多硬了,直接可以拿来打架了。吃的时候,还特别硌牙。可把泥土和石子换成草糠后,,黑面包也不那么像板砖了,吃起来也软多了。虽然不能和纯的黑面包比,但比那些“黑棍”黑面包实在好太多了。

这也是彼得平时没有吃过真正的“黑棍”面包,那种能当板砖的黑棍面包,黑心的老板能在里面掺杂两成的泥土。当这些泥土在烤炉里被烘干后,能不硬吗?所以,在吃黑棍面包的时候,经常要用热水化开。因为,要用热水把那些泥土成分软化,否则无法下口。

而掺杂了草糠的黑面包则不同,不管怎么说,草糠也是能吃的东西——虽然档次太低。但对于中世纪的贫苦百姓而言,面包里成分都是能吃得东西,已经算是很好的待遇了。毕竟,草糠也是能被胃部消化的,只是没啥营养而已,但至少抵饿。

面包的改良又收获了一拨民心,他们吃的已经超过绝大部分国家的人。有了闲钱还会购买一些蛋糕改善一下。越来越丰盛的食物表明农民境地越来越好。

但就算这么消耗,粮食还有很多。彼得只能拿出去卖,除了向高加索地区出售外,对西欧和卡斯蒂利亚出售也是可以的。

卡斯蒂利亚国土虽大,但大部分地区都是高原。全国只有11%的土地,位于200米海拔以下的平原地区。也只有在这些平原地区,才有农业活动。而且,这11%的平原,也不都是开垦成农田的。所以,卡斯蒂利亚和阿拉贡国土看着大,耕地面积却不多。加上人口还不少,所以粮价较贵。把粮食运到那里去贩卖,是非常划算的买卖。而且根据可靠消息,伊比利亚那边粮食需求比英国大多了,而且常年依赖进口。阿拉贡每年都要从殖民地西西里岛这个“金盆地”运输大量的粮食回国,并从邻国法国进口大量的粮食。

此外,巴尔干地区也是多山。主要粮食来源都集中在多瑙河下游和伏伊伏丁那。现在大部分巴尔干都纳入瓦拉几亚的版图里,粮食自然也流动起来了。

一些农民开始种植其他作物来获得更多的收入,最常见的还是葡萄,因为适合种植的玉米,土豆都还在美洲呆着呢,甜菜是种植也有增加,可惜不是后世那种高糖甜菜,不然塞浦路斯的甘蔗种植园就要没一半。

喜欢东欧的雄鹰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东欧的雄鹰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