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科幻 > 大国科技从山寨开始 > 第676章 小山氢爆核聚变发电站

大国科技从山寨开始 第676章 小山氢爆核聚变发电站

作者:樱满博士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5-14 14:34:41 来源:书海阁

“4000亿夏元,2000名科研人员,100名院士,大夏全力研发可控核聚变技术!”

这是新狼门户网站的新闻头条。

“大夏退出(lter)组织竟然是为了它!”

这是馊狐门户网站的新闻头条。

与此同时,海外媒体也在报导着相关的新闻。

“区区4000亿夏元、,一国之力就想拿下可控核聚变技术?可笑!”

这是岛国东京i日报的新闻头条。

在这东京日报里,他们狠狠讥讽了这次豪赌,声称绝对没有可能单单靠一个国度的研发力量与4000亿资金就拿下可控核聚变技术。

“史上最狂妄的笑话,林晨号称十年内研发出可控核聚变技术!”

这是硅i谷日报的新闻头条。

他们用讥讽的语气报道林晨提出十年攻克可控核聚变技术并大规模发电,15年内可控核聚变技术小型化装到飞船里的言论。

在硅谷的新闻当中,他们举例证明了可控核聚变技术有多么难,指出单单靠曙光研发中心与大夏的一国之力是拿不下可控核聚变技术的事实。

当然同样唱衰林晨,唱衰大夏无法研发可控核聚变技术的媒体不只是东京日报与硅i谷日报。

事实上,全球范围内其他报纸,如伦顿日报、环求日报、路头社、大寒日报、德意治日报等等媒体也是报道了差不多的新闻。

他们全都声称单单靠曙光研发中心那区区4000亿夏元与大夏一国之力不可能拿下可控核聚变技术。

全都对于林晨提出十年内研发出可控核聚变技术并大规模发电,然后15年时间里完成小型化装到飞船的言论嗤之以鼻。

而随着这样清一色的唱衰言论出来,自然让曙光科技的粉丝与大夏百姓感到十分憋屈。

曙光科技的粉丝与大夏百姓们想要呐喊林晨肯定可以实现他的宏伟目标,毕竟之前林晨已经无数次证明了林晨实现了他的诺言。

但常言道谎言说一千次就会变成真理,当全球媒体都说曙光研发中心做不到,而且他们确实拿出历史案例指明了研发难度后。

哪怕曙光科技的粉丝与大夏百姓相信曙光研发中心可以创造奇迹,但面对如此多的看衰言论。

他们的信心开始动摇乃至有许多人转而觉得曙光研发中心也许真的做不到,认为可控核聚变会成为林晨的一生之耻。

当然,外界的言论实际并不能影响可控核聚变技术的研发。

在外界议论纷纷个不停的时候,曙光研发中心总部已经开始了关于可控核聚变技术的研发大讨论。

“我认为我们还是应该继续走磁约束托卡马克装置技术开发线路。

毕竟我们在2006年已经研发出来了世界第一个全超导托卡马克east(东方超环)装置,这个时候走其他线路那就是放弃自己的优势。”

此时开口的是原负责东方超环研发项目的最高负责人龚远祖院士。

这个龚远祖院士可不简单,他研究可控核聚变技术已经有几十年的时间了,是这方面的资深专家。

而所谓的东方超环是大夏在2006年年末建成,2007年完成验收的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也是世界第一台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

这个技术根源是九十年代初苏大哥研发的t7超导托卡马克装置。

因为那时苏大哥内部并不安稳,人心不齐,最终该技术被大夏以价值400万夏元的两车羽绒服给买了下来。

再之后就是大夏花费近4年的时间,成功吸收了苏大哥的t7超导托卡马克装置的技术,并用全国产材料制造出来了国产的t7超导托卡马克装置。

随后就是98年,大夏正式立项研发了下一代的全超导非圆截面的托卡马克装置ht-7u,这个研发项目后来改名为east东方超环!

最终结果就是如同历史那样,东方超环在2006年年末建设完成,2007年正式通过测试验收,还创造了十余项世界记录。

而该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的东方超环研发成功,直接让大夏成为了国际可控核聚变技术领域的大国之一。

也因如此,西方才会允许大夏加入(lter)组织,否则以西方怎么会允许大夏加入(lter)组织,分享可控核聚变技术的利益蛋糕呢。

“我们的东方超环虽然在去年验证完成并创造了10余次世界纪录。

但磁约束线路天然存在着一个巨大难题,这巨大难题就是常温常压超导体的难题啊。

没有常温超导体,我们的导线想要实现超导特性,那就只能用液氮浸泡着,约束密度平方级并不高。

这种形式让我们的导线体积无比巨大臃肿不说,还存在着不稳定的隐患。

所以不解决常温超导体的问题,我们就无法将托卡马克装置小型化装到飞船里,很难真正投入使用。

所以我建议我们还是直接走惯性约束线路,这样能快速出结果,也不用面临超导体的难题。”此时发言的是鹏后觉院士。

他是国内惯性约束可控核聚变技术的专家,在几年前的世纪末,他就提出了一个人类现有技术可以真实实现,并且成功概率很大的可控核聚变技术开发计划。

该开发计划就是先挖空一个小山,然后从小山顶往下挖一个半径为60米到80米的空洞,随后注入氩气,最后找一个tnt为1万吨当量的小氢弹放进去。

这时人类再从洞口喷几万吨的液态钠,最后引爆小氢弹,这时氢爆释放出来的能量就会被液态钠吸收,这时的液态钠就可以拿去发电了。

根据鹏后觉院士的设想,只要一天炸十次八次,每天发电的能量可以达到100万到200万千瓦。

当然这个技术开发设想并没有得到上面的认同,因为每天在自己国l土引爆十个八个1万吨小当量氢弹是个啥事啊?

而且这个方案还是太过粗暴了,发电效率与成本并不怎么好,也会产生emp磁暴冲击与核污染。

而且最重要的是它未来无法小型化装到飞船里,这就限制了它的开发前景。

所以该技术开发方案提出到现在也快十年时间了,上面一直不同意这个技术开发方案,让鹏后觉院士感到相当遗憾。

另外一边,龚远祖院士听到对方的唱反调话语,而且还推荐了研发惯性约束线路,他当即脸色一沉道:

“鹏后觉,你又想提出你的那个小山氢爆核聚变发电站技术开发方案?

这东西根本就没有任何意义,先不说想要引爆氢弹前必须先引爆原子弹造成的核污染问题了。

光是一个小型化就否定了这个方案的前途,毕竟我们未来可是要小型化装到飞船里的,别再妄想了。”本章完

喜欢大国科技从山寨开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国科技从山寨开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