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 > 第一百三十四章 解除海禁

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 第一百三十四章 解除海禁

作者:大明第一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2 16:06:00 来源:9书院

东宫。

“卑职吴强,拜见太孙殿下!”

虎背熊腰的千户吴强,恭恭敬敬的行一拜三叩大礼。

吴强是舳舻侯朱寿的义子,自上次户部发俸禄,掺了部分宝钞,他怒而掀桌,被刑部判了十年。

今天朱允熥特旨让刑部将之释放。

一个千户,在武将扎堆的京师并不显眼了。

洪武二十五年兵部统计内外武官总数,在京武官有二千七百四十七员,军二十万六千二百八十人。

随便扔个砖头在京师大街上,都能砸到一个千户。

吴强能入东宫拜会皇太孙致谢,全因义父朱寿的关系。

舳舻侯朱寿严肃道:“吴强,以后你这条命就是皇太孙的,知道吗?”

“儿子知道,刀山火海,太孙殿下一句话的事,吴强绝不皱眉!”

汉子一脸坚毅,像是认定了死理。

“嗯!”朱允熥说话了:“吴强,听闻你身手了得,能力博猛虎,不知真假?”

一旁的朱寿笑道:“太孙殿下有所不知,吴强曾在杭州独自搏杀一头老虎,人称虎千户!”

宋元明清时,杭州经常有老虎出没。

西湖群山连绵,适合华南虎栖息,常有老虎自江西、安徽一带经天目山余脉而来。

宋真宗景德三年农历三月起,老虎至少有十一次进入杭州城里、西湖及郊外,甚至还直达闹市区。

清初也有九只猛虎进入杭州城郊的超山,山上的和尚设下陷阱,先后捕获七只老虎。

说到老虎,吴强自豪道:“卞元亨打得猛虎,我为何不可?”

卞元亨是张士诚手下大将,曾赤手空拳打死猛虎。

这事被施耐庵知道了,写入《水浒传》中,成了武松景阳冈打虎的剧情。

卞元亨现在还活着,朱元璋召他来军中效力,他不来,被老朱发配到山海关充军,现在还搁那修长城。

吴强长的高大威猛,修眉宽颐,高鼻阔口。

看起来粗犷,五官模样倒是不错,符合储君近侍的要求。

皇帝身边的人,不光出身要好,还得长得帅。

朱允熥道:“吴强,你就在孤的身边护卫吧!”

朱寿一惊,低声提醒吴强:“傻小子愣着作甚?还不跪下谢皇太孙天大的恩宠?”

能在储君身边护卫,妥妥的前程似锦。

吴强闷头闷脑的再度叩拜:“谢皇太孙!”

朱允熥看好吴强,是因为他当初在太仓库,敢当着所有官员的面说自己从未吃过空饷。

这人性子直,胆子大,还是开国功臣之后,适合宿卫东宫。

上位者最担心自己的人生安全。

东宫的安保有两班人,一批是朱元璋亲自选的锦衣卫,由颖国公之子傅让总领。

二是朱允熥亲自任命的李彬。

李彬是他一手搭救的人,忠诚度自不用说。

现在李彬调任济川卫水军,过段时间得下西洋,朱允熥一直在物色新的人选。

吴强因宝钞而入狱。

今早,朱允熥派解缙去刑部释放他,得到户部尚书杨靖的阻拦。

杨尚书一本正经的说国法云云,与解缙讨论了大半个时辰,死活不肯放人。

后来朱允熥又派了礼部尚书李志刚前去。

很快吴强便被释放,一刻钟都没有耽误。

同样去办一件事,两个人的结果截然不同。

这让解缙很郁闷,一度怀疑自己的逼格不够,或者杨靖对他有成见。

其实不是,单纯的是他不会官场那一套。

这事让朱允熥领悟一个道理。

上位者,当知人善任!

嘴长的可以用来传话。

阴毒的可以用来干脏活。

强壮的可以保护安全。

高尚的人可以装饰名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用途。

上位者要做的,就是用好他们。

刑部尚书杨靖,看似高尚公正,实则心里也有小九九。

李志刚很好的拿捏了这一点。

他说话好听,恰到好处,让人很舒服。

虽然释放吴强的理由很牵强。

“吴强因宝钞入狱,那时赵勉为户部尚书,如今皇太孙在户部革新宝钞,自然要赦无罪。”

李志刚又道:“刑部不放人,是觉得赵勉做得对?或者觉得皇太孙的政策不对?我想杨部堂不是这种人......”

杨靖觉得李志刚说的对,恰到好处的卖个人情。

宝钞革新工作,在皇太孙朱允熥的领导下,户部尚书郁新的指导下,以及宝钞提举司一众官员的共同努力中,开启了新的一页。

朱允熥立足新的历史方位,把握发展大势、引领时代潮流,将宝钞提举司打造成了大明央行。

首先,他下令户部暂停发行大明宝钞。

暂停不是停止。

为稳住宝钞在市场上的信心,他发布一条政令:宝钞可等价兑换金银铜钱,具体实行时间,洪武二十八年正月初一。

也就是大概一年半后。

给出的理由是:朝廷要在各地兴建银库,以供全国各地百姓兑换宝钞,需要时间。

其实是朝廷暂时没钱给民众兑换宝钞。

政令一旦立即实行,铁定在几天内,大量有人持宝钞来兑换金银。

可国库哪有那么多钱?

提前发布消息,是为稳住宝钞价值。

肯定有人大肆收购宝钞,先囤为主。

这一收,价值就持续攀升。

即便有人不太相信,也会保留宝钞,心想着等两年看看。

现在价值只有面额一成的宝钞,真如朝廷说的那样,等价兑换金银铜钱,那两年后就变了十倍。

姑且信朝廷一次,反正没啥损失。

老百姓在等,朱允熥这边却不能干坐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朝廷要利用这期间,狠狠赚银子!

去哪里赚?

海贸!

朱元璋已经同意开海。

分别在苏州府太仓州、浙江杭州、浙江宁波,浙江温州,福建泉州、广东广州,共计六处港口设立市舶司。

不过朱元璋特别提出:太仓刘家港过于靠近京城,恐倭寇和红夷奸人行不法之事。

于是内定苏州府太仓州只许进出朝廷贸易船队,不许民间和国外船只靠近。

老朱的这番决定,朱允熥不打算反驳。

能让老头子开海已是隆恩浩荡了,不能有太多要求,免得搞砸了。

但苏州府的那帮富商,肯定不让。

心说我们一个劲的盼着开海,结果你不准苏州下海?

这算怎么回事?

骗钱呢?

为此,朱允熥想出了变通之法:开放松江府上海县。

上海县就在太仓州隔壁。

此时上海县还是个偏僻的小县城。

但元朝政府曾在此设立过市舶司,后来撤销了。

上海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心、长江入海的咽喉。

是中国自西向东以长江为横轴线和自北向南以海岸线为纵轴线的交汇点。

气候也极好,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四季变化分明。

得天独厚!

全世界都找不到几个比上海更好的港口了。

做港口,朝廷稍微扶持下,就起飞了。

朱允熥以上海县替代太仓州,成为直隶民间贸易港口。

一是安抚苏州府富商们。

二是想利用富商们打造出全球第一大港口。

地方批给你们了,朝廷花钱是不可能的,你们想要做海贸生意,只能你们自己去建设了。

朱允熥相信,苏州府的商人们,会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港口建设。

不久的将来,甚至会将上海县打造成全球海贸中心。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

返回书架

喜欢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soumal)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