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古典架空 > 穿越逃荒之我带全村奔小康 > 第244章 样子货

穿越逃荒之我带全村奔小康 第244章 样子货

作者:雨霖铃的新生活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5-14 15:01:38 来源:书海阁

众所周知,下雪冷,化雪更冷。

章小林的建议便是让人在子夜时分,天气最冷的时候,用水浇墙,水很快就会凝结成冰,再继续浇水,一层层人为地给城墙添上护甲。

龙大当家当即笑道:“这法子好,人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回我倒要看看是不是真的。”

当晚北风呼啸,本是滴水成冰时节,众将士顶风冒雪抬着水桶上城墙,用勺舀水顺着城墙流下,在冷风的作用下,城墙外砖便覆上一层薄冰。

当然只挂一层冰肯定不顶事,太阳出来后气温稍有回升便会解冻,将士们便锲而不舍地一遍遍如此操作,冰层很快就越来越厚。

就算次日冰层表面融化,但底下的冰依旧完好,连续多日如此操作后,整个城墙就跟冰雕似的。

潘知府担心城墙地基承受不住,细细检查了一遍,还好没发现变形、裂缝等现象,说起来这得感谢本朝太祖不惜工本的建城思路。

为了避免日后温度上来,冰化成水泡坏地基,潘知府招来民工,好好好整修了排水沟,确保融化的冰水流入护城河中。

随后一段时间,敌我双方陷入诡异的平静,但在平静的表面下,则有暗流涌动。

当莫日根从探子口中得知,金锁关的王监军已被人夺权关押,心头不免火起,原本他打算明攻汾城,暗袭金锁关的计划无奈胎死腹中。

他不得不下令本部军马试着攻下金锁关,只是令谁也没想到,关内守军竟装备了地雷、手雷等新式火器,北军在付出伤亡的代价后,仍不能寸进,不得不退兵。

相比于汾城,金锁关由大楚经营多年,整个关城犹如铜墙铁壁,与其继续强攻,导致士兵无所谓的死亡,莫日根决定不如重点攻打汾城,至少那里的城防相对薄弱。

不久后,依仁台接到莫日根的旨意---拿下汾城!

一个很平常的冬日,天刚蒙蒙亮,浓雾仍未散去,一名汾城守兵打着哈欠执枪值守,却听见白雾中隐隐传来嘈杂声,细听之下,好像还有马儿长嘶。

“糟了,是敌袭!”守城士兵赶紧抄起一旁的鼓槌,敲响报警用的大鼓,沉闷的鼓点声像是敲在心头上,一下又下,让人不禁心跳加速。

本在酣睡的士兵们听到鼓声,立时鲤鱼打挺起身,得益于长久训练形成的条件反射,他们 快手快脚穿好衣服,拿起墙边的武器快速赶到校场集合。

当辛将军赶到墙头时,各将校已带着自己的部下,于指定位置警戒。

白雾太浓,辛将军穷尽目力,也看不清雾里藏着何物,遂问身边亲兵,“你们看出什么了吗?”

众人纷纷摇头,“只是听到人喧马嘶声。”

此时城墙上的士兵都紧张地握住武器,就等着敌人从浓雾中现身。

随着太阳渐渐升起,浓雾开始慢慢消散,汾城外,几个黑影终于露出身形。

窥一斑而知全豹,众将士惊呼,“是投石机!”而投石机下就是成建制的北军骑兵,黑压压站了一大片。

匆匆赶来的潘知府奇道:“他们这次怎么不赶着百姓过来呢?”

北国地广人稀,依仁台惜命,每回攻城前,都是楚国百姓打头阵,今日倒是换了打法。

“许是北军担心百姓反攻吧。”辛将军看他趿拉着棉鞋,提醒道:“天气太冷,别把脚冻坏了。”

“刚跑得太急,鞋子都被踩掉了!”潘知府忙俯身穿鞋,却不想此时一声巨响,惊得他摔了个屁墩儿。

辛将军从垛口探头往下看,还好刚才的爆炸,只将冰城墙撞出个黑印子。

“这是什么?怎么跟咱们的火器差不多?”潘知府仍心有余悸,万万没想到北军也有了火器,这事可不妙。

辛将军面色如铁,这想必就是章小林曾说过的轰天雷,他对亲兵道:“快去请章姑娘前来。”

一道女声响起,“不用,我已经到了!”

辛将军回头望去,果见章小林正和龙大当家正快步赶来,他忙道:“你来得正好,快来看看北国人的火器。”

说话间,又一个黑色的物体被投石机扔到城墙前的羊马墙内,随着爆炸声响起,瞬时涌起一股黑色的浓烟。

远方的依仁台得意极了,楚军有地雷又怎么样,如今咱手里可是有轰天雷,看这硝烟滚滚的架势,肯定比楚军的更大、威力更强!

他立时下令,“告诉小兔崽子们继续攻击,不要停!”

身边的亲兵得令,挥舞手中小旗子,向前方传达将令,很快又有几个炸药包被投向汾城。

不过受投石机精度影响,这些炸药包有的被投在护城河内、有的撞向城墙,还有一个飞过城墙,砸在大街上。

有的炸了,有的没炸,但不管怎么样爆炸效果是有,而且黑烟弥漫,一股浓重的火药味呛得城墙士兵连连咳嗽。

章小林细看过他们的火药威力后,笑道:“不妨事,这些不过样子货。”只是形似而神不似,看着唬人,但杀伤力有限。

黑火药的确出现得挺早,也确实被人发现其在战争上的用途,但想要做出真正合格的黑火药并非易事。配方固然重要,但真正决定火药好坏的地方在于细节。

章小林在看过北军所谓的轰天雷后,可以确定他们只是掌握了大概配比,还不知道如何重结晶硝酸钾,更不知道如何让火药颗粒化。

细节没有处理好,最后的结果自然差强人意,更何况城墙如今冻得梆梆硬,不管投石机投来的是炸药、还是巨石,除了给墙面留下些脏污印迹外,并未损伤城墙分毫。

“这种火药只能靠量取胜。”章小林说完,众将顿时明白为何那些炸药做得那么大,但即便如此,大家也需小心应对,就怕敌人再出阴招。

辛将军不愧有多年带兵经验,见敌军在明知无法摧毁城墙的情况下,仍未停止发射轰天雷,顿觉有些奇怪。

他招来一位偏将道:“着人去城墙四周看看,是不是进耗子了。”

“得令!”偏将转身挑了一队士兵快速离去。

章小林好奇问龙大当家,“进耗子是什么意思?”

“耗子会打洞,”龙大当家毕竟行伍出身,立马解释,“将军担心有人在城墙底下挖洞,挖得大了城墙容易塌陷,若是小了,敌人恐会钻进城中肆意破坏……”

“哦,明白了!”

兵者,果然诡道也,既然在正面战场上,没占到便宜,他们自然会想方设法,使阴谋诡计混进城中。

果不其然,不过片刻,偏将骑马飞奔而来,“西北角楼确实有耗子,请将军示下!”

楚国地形复杂,众将大多擅长依托城池打防守战,辛将军也不例外,在城防建设之时,他就料到敌军从地面强攻不下之时,可能会从地底攻入。

故而,他已在各处摆放了监听地底动静的大瓮,幸好,辛将军警觉,否则敌军挖洞后,将支撑木架烧毁,城墙必会因自重原因而塌陷。

辛将军自有对敌之策,他吩咐偏将,“从地洞上方鼓风灌烟即可。”这也是草原百姓抓獭鼠的方法,辛将军也算师夷技长以制夷了。

在无数火药的攻击下,汾城城墙始终没有炸出任何缺口,正当依仁台疑惑之时,却见不远处的汾城在阳光反射下,像镀了层金光,闪闪发亮。

错愕不已的依仁台又接到前方斥候回报:挖洞奇袭汾城的士兵已全部战死。

今天对依仁台来说,八成不是什么好日子,特别的邪门,可如此劳师动众,总不能无功而返,他冷冷地下令,“攻城车出发!”

北军擅长在平原地区发动骑兵冲锋战术,但偏偏楚国将领最喜龟缩在高高的城墙内,这让北军很恼火。

正所谓以子之矛攻之之盾,楚国人能建高墙,自然也能制造出攻城的利器,于是北国人每占领一地,便搜罗各式手工艺人,专门打造攻城器械。

而攻城车便是他们继改进投石机后又一力作,攻城车前方配有坚硬的攻城槌,依靠摆动的惯性和动能,撞开城门,全车外蒙铁皮,防火又防炸,正是攻城利器。

可惜这玩意体积笨重,移动缓慢,最怕偷袭,辛将军唤来全副武装的投掷好手,用筐送到城下,他们远远地便将手雷,顺着攻城槌周围空隙扔了进去。

虽然攻城车外部防护得很严实,但里面的敌军却是血肉之躯,在狭小的空间内,被手雷炸得体无完肤。

没有人类操作的攻城车只是一个死物,根本毫无威胁。

依仁台命骑兵射杀全副武装的楚兵,辛将军则下令城墙士兵拉开床弩,弩箭比普通弓箭的射程更远,而且这些弩箭附带可爱的小玩意。

即便射不中骑兵,特制手雷中的铁钉在爆炸之时,自带攻击属性,只要在其附近的敌军都免不了遭殃。

依仁台只能眼睁睁看着楚兵又坐着筐子回城,他恼怒至极,问亲兵,“轰天雷呢?继续砸!”

可前方传来的话,让他心里拔凉拔凉的,“轰天雷已经用完!无力继续攻城!”

北国的轰天雷质量感人,全靠着数量增加攻击效果,只是硝石产量有限,就刚刚那一阵子狂轰滥炸,火药消耗得飞快。

“唉~”依仁台愁得头发全白了,汾城城墙固若金汤,敌方有床弩、还有无数手雷、地雷,这仗打得好生绝望。

为什么打雁城和台城都轻松又愉快,偏偏一座普普通通的汾城,就久攻不下呢。

对了,全怪那新式火器,可为什么同是硝石、硫磺等物配出来的火药,攻击效果就是不一样呢,难道少了 一种特殊配料?

可惜如此大半天的强攻之下,北军仍无寸功,眼看着士兵们冻得须发皆白,依仁台只得再一次退兵。

这次攻城不利,他干脆亲到雁城面见莫日根请罪,可话没说上两句,依仁台作为一个大老爷们瘫坐地上,哭得好不凄惨。

依仁台委屈啊,好歹也算是一员猛将,他不怕吃苦、不怕累,哪怕就是从寸草不生的荒原,翻过莫尼山脉都没有如今憋屈。

“攻京城易,取汾城难如登天啊!”

莫日根安慰他道:“奇袭京城得手,一来是莫尼山脉无人防守,二来也借了洪水之威,想要再攻京城,已无可能。”而今北军想要继续南下,要么强攻金锁关,要么占领汾城,其他地方都是穷山恶水之地,无法大规模行军。

依仁台胡乱擦了眼泪,继续哭诉,“这段时间,我派的斥候、奇袭小队都没了消息,想是凶多吉少,大军又不得寸进,这可怎生是好?”

一旁的杜力夫冷冷道:“何须作小女儿姿态,倒不如议和为上?”

“嗯?”莫日根和依仁台闻言呆愣片刻,随后异口同声道:“不可!”

两国之间,向来都是楚国主动议和,北国议和还从未有过,莫日根好歹是武将出身,哪能丢这脸。

杜力夫却笑道:“我在楚国久矣,如今楚国文风昌盛,以文弱为美,官场上下全无骨气,不如我们主动议和,在战场上拿不到的,就在谈判桌上拿。”

大家立时就明白了,依仁台一骨碌爬起来,“王爷这招以退为进之计,高啊!”

如今大楚朝堂被他们策反得七七八八,不如索性让高太师出面,直接内部瓦解汾城。

莫日根写了一封密信,由亲兵以信鸽传书至京城,命高太师依计行事。

杜力夫想了想道:“即便这样,也不能让汾城好过,不如多挖壕沟,围而不攻,我们生活苦寒能耐得住,他们缺衣少食可就不一定能熬得住了。”

莫日根点头同意,吩咐依仁台照此办理。

依仁台是哭兮兮地来,笑嘻嘻地去,回到台城大营,第一时间下令,将大楚百姓赶去汾城外挖壕沟。

本就饥寒交迫的百姓们纷纷告饶,“军爷行行好,如今天寒地冻,土地都冻得严实,实在挖不动啊。”

“不要命了,让你们挖就挖,再多废话一句,砍死你们!”

北军对于对被俘的百姓实在没有好感,毕竟是人就长了张嘴,吃得太多,耗费了不少粮食,每活一天都是拖累,如今这些楚国百姓最后的价值就是做苦力。

被看管的楚国百姓只得忍耐,努力寻找一切机会逃生,可北国人看管甚严,偶有逃脱的百姓,也被追兵抓回,就在百姓眼前杀了,目的就是杀鸡儆猴,以儆效尤。

被吓破胆的百姓在北军的监视下,生生靠着人力,在汾城外围挖好壕沟,如此敌军进不去,楚军也出不来。

当然北军也不可能舍了汾城南下,否则一旦腹背受敌,立时就会陷入绝地,所以北军在等,等到汾城无米下锅之时,便可不攻自破。

依仁台立于土台之上,遥看汾城,心下高兴极了,“天气冷了,杀鸡宰羊给将士们加餐!”

喜欢穿越逃荒之我带全村奔小康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穿越逃荒之我带全村奔小康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