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法兰西1794 > 第255章 1795年的巴黎(下)

法兰西1794 第255章 1795年的巴黎(下)

作者:管杀不管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1 22:42:46 来源:23小说

宗教,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人的社会意识的一种形态,是关于超人间、超自然力量的一种社会意识,以及因此而对之表示信仰和崇拜的行为,是综合这种意识和行为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的社会文化体系。这是一个有点绕口的官方定义。

事实上,大启蒙思想家伏尔泰针对宗教也有两句名言:

“如果没有上帝,也应臆造出一个上帝。”“如果要使您的人民安静并强大,就必须让宗教服从国家的法律。”

同样的,拿破仑也有一句关于宗教的说明:

“没有宗教,就没有政-府。精明的征服者是从来不同神甫争吵的。可以既迫使他们就范,又利用他们……可以嘲笑占卜师,但是最好还是同他们一道吃献祭的小鸡。”

法国天主教在波旁王朝时代是国教。大革-命开始以后,它成了革-命的对象,其土地财产被没收,教堂被封闭,宗教象征被摧毁,宗教活动被禁止。

其教士,又因为革-命者的意志,被迫分成拥护政-府的少数派(即宪政派),和反对政府的多数派(即正统派)。伴随着非天主教运动,又出现了崇尚理性之神的敬神博爱教。

这一切,引起了许多教徒,特别是农民教徒的不满。一些地方的叛乱就是打着恢复天主教的旗号进行的……

在18世纪的欧洲各国,宗教对于政-府都是非常有用的。激进雅各宾派对传统天主教的无底线攻击,导致民众思想混乱,国内暴力横行,社会持续动荡,以至于罗伯斯庇尔不得已拉上坟墓里的卢梭,创造出一个更为糟糕的国民宗教,“最高主宰”。

而现在,安德鲁在凡尔赛镇上的所作所为,就是释放出一种强烈的信号:必须让改良之后的天主教与神父们,重新回到普通法国人的社会生活中,让宗教成为2800万民众的日常心理寄托。

所谓的改良,就是在保留大革-命基本成果的基础上,有限制的逐步恢复天主教。此外,天主教不再是法兰西的国教,而是共和国大多数人信仰的宗教。它将从属于国家,为国家服务。

具体一点来说,教会必须放弃被没收的土地和财产,不再征收任何形式的“什一税”;大主教、主教等必须由国家领袖任命,而远在罗马的教皇只有签批同意的份儿……

改良的最终目的,是要将保守的天主教会,从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改造成为“共和国政-府的附庸”。

毕竟对于上位者而言,任何宗教的最大用途,就是成为统治者手中巩固自己政权的一种政治工具。

尽管安德鲁的内心坚持认为自己是一名无神论者,但穿越者已经充分意识到,天主教和神职人员在未来法国政治生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影响力。

基于此,他对于神职人员一贯都是礼遇有加的,从帮助巴黎东郊小屋的穆尔丹神父和两位年长嬷嬷,到拯救贡比涅森林的十多位可怜修女,以及主动前往凡尔赛的天主教堂,临走前还捐赠了两千里弗尔,作为重建城市教堂的募集资金,都充分印证了这一点。

当然, 安德鲁公开表露自己的宗教观, 是基于国民公会已大幅度放松了对天主教管控的事实。他所做的,只是作为一个拥有极大权势的人民代表,将天主教回归法国民众日常生活的日期,大大向前推了一把。

安德鲁确信,想要消除暴戾成性的各种极端派,断头台、流放、监禁与各种惩戒都不是根本,更重要的,是需要借助宗教的力量来加以驯服。因为宗教是“破坏力和想象力的天然疫苗,它可以使想象避免任何危险和荒谬的信仰的侵蚀。”

大恐怖时期的事实证明,民众一旦放弃或是强化了固有的信仰,就只会快速滋生出一些极端主义者。

于是在巴黎,想要毁灭一切的极端分子一而再,再而三的绑架国民公会,将革-命推入大恐怖时期;而在旺代,那些打着捍卫宗教的保王党首领,裹挟着上百万的无辜农民,想要与共和国同归于尽。

总而言之,安德鲁从宗教看到的不是化身的奥秘,而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奥秘。

也顺便说一句,在凡尔赛镇教堂内外发生的那一幕,压根就是安德鲁提前指使的。

一方面,他是想在巴黎寻求神职人员,天主教徒与与其同情者(主要是平原派)的支持;另一方面,是为了在旺代地区,实施民族和宗教和解的需要。

不出意外的话,安德鲁不久就将作为救国委员会与国民公会的全权特派员,继续“督师”旺代与布列塔尼。

……

在1793年冬天,巴黎的人们出门要戴红帽子,市政-府的官员穿上木靴。而现在,到了1794年冬天,几乎没有人再戴红色软帽,因为早被“热月以来的大洪水”冲得一干二净了。

那些富裕的男公民,开始挖空心思找最优雅的服装,于是他们穿得就像是古代的自由民;至于具有冒险精神的女公民美丽而大胆,一个个身穿“真空装”古希腊服饰,犹如回归巴黎画家达维笔下再现的古希腊人;长长的发辫包在古式闪闪发光的发网内,古希腊妇女样式五颜六色的长裙,裸露着小脚,像古典雕像一样,只穿着用丝带系着的凉鞋,挑战巴黎的寒冷天气。

结束了大恐怖时代,人们重新对奢侈品趋之若鹜。那是因为移民的旧时贵族无法把宅邸和家具一同带到国外,而只能留在原地。

随着产权的迅速变化,昔日被废弃的贵族们的宅邸,现在都有了它们的新主人。伴随而来的,热月政变半年之后的巴黎,也似乎变得清洁一新,明亮照人。那些“大小布尔乔亚们”的沙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