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法兰西1794 > 第263章 对普鲁士的外交辞令

法兰西1794 第263章 对普鲁士的外交辞令

作者:管杀不管填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1 22:42:46 来源:23小说

需要说明的,1795年初的巴贝夫尽管号召民众搞暴力革-命,但在具体实施的时候,习惯于瞻前顾后,犹犹豫豫。由于巴黎民众的芽月起义和牧月起义时,巴贝尔身处监牢而都没能参加。然而,最终促使他与法国督政-府决裂的时间点,是在1796年之后。

由于国民公会没有能在1794到1795年的冬春,满足60万巴黎市民的基本口粮问题。等到了夏季,气候异常干旱炎热,11月份霜冻给了法国农业最后的致命一击。

在1795到1796年冬春之际,也就是督政-府执掌开始的时候,巴黎的面包价格一度涨到每磅50里弗尔,黄油为100里弗尔,咖啡250里弗尔。

就是在这一期间,巴贝夫那年仅7岁的女儿因为没饭吃,活活饿死了。这一惨剧,才最终促使这位革-命者变得铁石心肠。

……

回到眼下,巴贝夫最终还是成功说服了绝大部分战友,带着各自的家眷,集体移民到法属殖民地,圣路易斯安娜,去建设他们心目中那个“人人平等”的和谐家园。

至于定居点,初步定在密西西比河流域中部的“孟菲斯镇”,也就是安德鲁推荐的那座小村落。

在官方的文件中,巴贝尔和他的战友们,亲朋好友与家眷,总共5百余人都属于主动移民,因此每一位成年的法国公民,无论男女,都将获得孟菲斯附近的100公顷土地。

五周后,巴贝尔一行人乘坐两艘三桅大商船顺利抵达了北美洲的南部沿海,密西西比河在墨西哥湾的入海口,新奥尔良城。此刻,这座城市统治权重新回到法国人手中,还不足50天

与勒阿弗尔相比,新奥尔良的一切,都是乱糟糟的,城里污水横流,生活环境恶劣;城外治安奇差,杀人越货比比皆是。

好在巴贝夫一行人不仅人数众多,还随身携带了上百支的燧发枪和短枪,女人孩童手上也有马刀和匕首,那些不法之徒也不敢随便招惹。

由于巴贝夫拿着执政官安德鲁的亲笔信,因而一路畅通无阻的,从殖民地总督府那里拿到了孟菲斯的土地批文。在前往“梦想之地”之前,巴贝夫还依照总督府官员的建议,于城郊招募了2500名,来自德意志各诸侯国的移民。

在《宅地法》实施细则中,那些非法国的欧洲移民,必须连续劳作12个月之后(实际只需10个月),就能凭借原雇主的介绍信,向殖民地总督府申请殖民地的法国公民权,获得通过之后,才能享受分配土地的权利。

依照殖民地总督府的规定,在巴贝夫领导这3千多人的移民队伍中,必须组织一支不低于500人的武装自卫军,所有成年男女都必须熟练使用枪械和军刀,以及学习战场救护的基本知识。

由于是安德鲁的特别关照,“巴贝夫部自卫军”获得各种枪支弹药的费用,仅是市场价格的三分之一;而其他生活物质,以及食物种子等等,也只有市面售价的一半左右。至于为什么不直接从欧洲携带农作物的种子,那是美洲先期移民们的血泪教训。

不仅如此,新奥尔良总督府还特别派来3位军官和50名士兵,在这支移民队伍中担当军事教官,一路护送到目的地。在未来的1年时间内,士兵们还教导新移民如何抵抗美国人,英国人,印第安人,以及层出不穷的武装匪徒的侵袭。

20年后,巴贝夫和他战友苦心经营的孟菲斯城,已拥有了七八万人口,成为整个圣路易斯安娜地区,除殖民地首府新奥尔良外,最成功,也是规模最大的移民城市。

然而那时的一切,距离巴贝夫最初的“废除私有制,人人拥有平等” 的革-命信念,却是原来越远,甚至变得虚无缥缈。

因为最早的一批移民,但凡能够活下来的,如今都已经成为了自己土地上的领主,绝对的有产者。大家在舒舒服服享受着丰硕成果的同时,哪个会想不开,想着要来革自己的命,将自己的财产平均给其他一无所有的欧洲移民,或是刚刚脱离奴隶身份的黑人。

此刻,巴贝夫才知道自己又一次上了安德鲁的当。后者不仅在不知不觉间摧毁了他本人与同志们的革-命信念,而且远在巴黎的安德鲁-弗兰克才是孟菲斯,乃至圣路易斯安娜地区最大的土地有产者,真正的大领主。

巴贝夫明白,自己所做的一切,其实质都不过在为安德鲁打工。

……

在热月党人的国民公会,以及随后的督政-府时期,由激进左派或是雅各宾派策动的三次有影响力的起义,包括1795年4月的芽月起义,当年5月的牧月起义,以及1796年5月的平等派起义。

这其中,只有牧月起义,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雅各宾派(山岳党人)一次大反攻,也是最后一次的反攻。

那是这场起义不仅涉及了原救国委员会成员巴雷尔、比约-瓦伦与科洛-德布瓦,治安委员会的瓦迪埃、阿马尔等人,以及国民公会中的六位左派议员迪卢瓦、罗姆、古戎、迪科努瓦等人。

基于此,安德鲁并不打算像对付平等派那般,进行先发制人,而是打算借助左派(山岳派)的这场起义或是暴乱,来达成自己的政治目的:不给予即将在月底离职的卡尔诺,任何东山再起的机会,以及巩固与加强安德鲁本人在救国委员会的领导者地位。

……

而所谓的“芽月起义” ,不过是巴黎市民自发的一场游-行示-威,目的只是向国民公会的代表们讨要“廉价面包”,至于恢复“一七九三年宪法”的主张,这不过是民众们随便说说的一句口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