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开局59年,人在南锣鼓巷 > 第6章 与傻柱的第一次合作

开局59年,人在南锣鼓巷 第6章 与傻柱的第一次合作

作者:贪吃獾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08 18:31:38 来源:书海阁

进房后,老人请陈锋坐在客厅。

不到一分钟,他就从房间里拿出各种票据和商品。

陈锋看一眼,眼皮跳了一下,那是一张自行车票。

无视自行车票,挑出一张布票、一张煤油票和三张棉花票。

马上就要冬天了,记忆中陈家缺少过冬的衣物。。

有了这张布票和三张棉花票,起码可以做一件大衣出来。

煤油则是用来照明。

如今四九城家家户户主要还是通用蜡烛和煤油灯,其中主要以蜡烛为主,煤油灯因为华夏是缺油国,加上各方需求大,同样属于稀缺物。

至于电灯。

有的,但普及度很低,优先工厂、楼房区。

尤其是因为1958年后大炼钢,电力优先供应钢铁厂。

南锣鼓巷通过电,可想用电,还不如蜡烛、煤油灯(马灯)靠谱。

想要使用电灯,要等到70年代,那时候不少人家里唯一的家用电器就是管灯,每天一到晚上8、9点,各家就都黑了。

70/80年代,高峰期,四九城一天拉闸超过几十次。

1986年全年,共拉闸11万条次,平均每天断电300次。

直到1993年四九城电力实施了一批电网改造工程,才基本实现居民生活用电不拉闸。

“大爷,我就要这五张票据。”

老教授看一眼,微笑着点头。

“可以。”

“小朋友,下次你要是再钓到好东西,可以来我家跟我换。”

有事小兄弟,没事小朋友。

大爷,你变脸是川剧的吧?

“好的!”

陈锋一口答应下来,他们家想要购物,光有钱没有用,还必须有足够的票据。

但这些票据,基本掌握在中高层手里。

像甄稀的自行车票,整个红星轧钢厂一年可以分给员工用来奖励的,也就三四张。

其他的,要优先留给采购员、放映员等。

一个厂长、几个副厂长、后勤主任、保卫科长、采购科长、招待所长、医院院长、劳资科(人事科)长、档案科长、财务科长、车间主任、调配科长、工厂的八级技术工人等,这些人七七八八加起来都超过二十几人。

三四张自行车票,工厂高层都不够分。

更别说普通阶层,基本没关系,就不可能拿到票。

说起来,很多人可能不信。

1949年四九城有自行车17万辆以上,但那是积蓄起来的量,是富贵人家的,底层想买国产货,可不是那么容易。

工厂倒是有不少,可他们面对的是几万万人的大市场,全国都要运输工具,不可能专门供应一个城市。

(1959年宁波市局,登记在册的只有12辆自行车,几辆吉普车、几辆三轮摩托车)

相当于普通工人的半年全部工资,没有几个舍得。

这位老教授看起来关系很厉害,家里不仅有电灯、收音机,还有缝纫机,手上也有一块上海牌半钢男表手表。

这手表零售价60元。

他爹好几次想买都没舍得。

红星轧钢厂的学徒一个月的工资,也不过18元,三年学习期,一年工龄加2元,第四年实习工资27.5元,第五年后定级,正式一级技术工也才32.5元。

也就是说,这个手表相当于别人工龄五年后两个月的工资。

他拿出来的票据里面有一张自行车票,不知道是无意,还是炫耀和试探。

“大爷,再见。”

“好,小朋友,慢走。”

老教授对于陈锋守本分、不贪婪很满意,亲自送到门口。

“小同志,记住,有鱼虾,都可以来找我,特别是甲鱼。”

“好的,大爷。”

辞别老教授之后,陈锋没有直接回家,而是途经故宫的护城河筒子河时,选择留下来再多钓点回去。

筒子河原本有不少鱼虾。

但现在这条小河十分干净。

陈锋有些恶趣味,想试试看,没有鱼,这根100%钓鱼竿能怎么办。

结果,事实告诉他,没有鱼,不代表没有别的水族。

第一杆,上来一条2两重的花鳅。

第二杆,钓起一只成年人巴掌的的甲鱼。

第三杆,又是一条3两重的泥鳅。

第四竿,2两黄鳝一条。

第五竿···

“见鬼,这地方哪来这么多泥鳅!”

陈锋很想吐槽。

泥鳅的高产期在每年的6到10月之间,尤其是6到8月最肥,活动频繁高峰期。

但四九城今年偏冷,现在是九月底,这玩意应该躲在水底的洞里才对。

“算了,泥鳅小也是肉,总好过没有。”

空钩钓了3斤多的泥鳅、一条甲鱼、3条黄鳝、3两重的小鲫鱼几条。

这才提着桶回去。

快到家的时候,身后传来叫喊声。

“疯子,走慢点,等等我。”

陈锋听到声音,无奈扭过头。

开口的不是别人,正是隔壁制霸95号大院的高手、未来的舔狗之王、陈家老爷子嘴里的大傻子——何雨·傻·柱。作为红星轧钢厂的厨师,傻柱现在还不是大厨,像厂里招待贵宾的小食堂,轮不上他负责。

也就现在是铁饭碗时代,就算领导很不高兴,顶多只能通报批评,卡一卡升级加薪。

开除,那是不可能的!

厨师则是八大员之一,金贵得很。

傻柱追上来,眼睛瞄到水桶,顿时有些发亮。

“疯子,柱哥跟你打个商量,你这么多泥鳅,卖一半给我呗,我保证不让你吃亏。”

虽然大家都饿着,但他是厨师,绝对饿不到他。

可想吃好东西,那是不可能的。

像厂领导的小食堂,剩菜一般都是大厨给后厨分了。

傻柱人傻,讲面子,现在还看不上分下来那点东西,不像将来,被圣母带歪了,学会了贪便宜,所以死要面子活受罪。

能吃饱,但吃不好。

“柱子,买卖犯法的。”

何雨柱不屑道:“你不说,我不说,谁知道?”

一手抱住陈锋的肩膀,一副哥俩好的模样。

“你要是同意卖,哥今晚给你露两手新学的川菜,保证你吃了还想吃。”

傻柱在进入红星轧钢厂之前,应该是他爹何大清跑路前安排,先后在天津的鸿宾楼学过川菜(清真菜着名,但有川菜师傅),在丰泽园学过鲁菜,加上自家的家传谭家菜,可谓是厨师界的学贯三家。

鸿宾楼是清真菜名馆,丰泽园则是鲁菜泰斗。

没有长辈的人脉关系,当时孤家寡人带着一个妹妹何雨水的傻柱,不太可能连续拜师。

恰好在川菜里面,有烧泥鳅这道经典名菜。

“柱子,要不这样,你帮我做甲鱼、草鱼和泥鳅,油料、作料你负责,我送一斤泥鳅。”

“行啊,疯子,够义气!”

傻柱觉得自己花费一个小时,帮助陈锋处理甲鱼、草鱼、泥鳅,只用耗费点作料、油,自己就拿到一斤泥鳅,完全是大赚。

陈锋觉得与其让家里人糟蹋食材,还不如拿出一斤泥鳅换傻柱帮忙。

相比起吃几顿美食,一斤泥鳅完全不算什么。

护城河这玩意多的是。

十秒一条,十分钟就可以钓一桶。

毕竟,甲鱼没有高手烹饪,那是真不好吃!

所以两个人都觉得自己挣大了。

合作共赢,互惠互利!

喜欢开局59年,人在南锣鼓巷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开局59年,人在南锣鼓巷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