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开局59年,人在南锣鼓巷 > 第34章 老爷子的药酒

开局59年,人在南锣鼓巷 第34章 老爷子的药酒

作者:贪吃獾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08 18:31:38 来源:书海阁

把皮皮虾丢进自己的鱼桶,陈昊再接再厉,又钓上来一条身体竖长,很像一把匕首的白鳞鱼。

“大哥,这是什么鱼?”

“刀鱼,给来福吃。”

渤海刀鱼在这个年代,还存在不错的汛期,在渤海湾很常见,数量很多。

刀鱼一般只有大拇指宽,十几厘米长,肉肥嫩,可这种鱼多细刺,不能给孩子吃,尤其是小丫头这样的小孩子,容易伤着喉咙。

陈锋嫌麻烦,他喜欢吃没有鱼刺的,比如赤魟。

陈昊有些舍不得,不过还是丢给了来福。

“旺旺!”

来福很高兴,狗尾巴晃个不停。

但它嗅了一下后,就不想吃了。

狗是吃鱼的,但吃生鱼容易得病。如寄生虫等,不过陈锋并不知道这点。

一个小年轻,不懂得钓鱼、不懂得种田、不懂得养狗,这很合理吧!

好在来福是一条训练过的狗,知道有些东西不能吃。

“大哥,来福不吃鱼。”陈昊说道。

陈锋随口道:“那就丢回海里。”

有钓竿在手,他可以很任性!

如果没有钓竿,就算是臭鱼,照样不误!

后面的一个多小时,陈锋钓了十几只对虾,以及五条贪嘴的刀鱼。

陈昊也钓了几条刀鱼和几只对虾。

不过因为陈锋不喜欢吃刀鱼,全部丢回海里,算是喂鱼了。

看看日头,感觉差不多五点了,提着半桶对虾,转身去沙滩区。

沙滩区没有人。

天津塘沽九月底,差不多4点到5点,是涨潮高峰期。

汹涌的潮水,不仅带来了海水,还带来了各种海洋浅海资源,尤其是贝类。

赶海,简单说来,就是趁着张潮之后,海水退潮的时机,赶紧捡海货。

找了一个稍高的地方,陈锋带着陈昊转了一圈。

“老二,看啊,这里有个孔。”

陈昊拿着铁锹点头。

“挖!”陈锋说道。

陈昊立即拿着铁锹一挖,在砂砾里面找到了一条蛏子。

“原来是这样。”

陈昊顿时悟了。

“这和挖黄鳝一样,先找到它们钻的洞。”

“大哥,我试试。”

在沙滩转一圈,很快找到第二个蛏孔,挖出第二条。

“大哥,这里又有一个洞,等我一下。”

陈锋笑着看他兴奋的挖啊挖。

挖蛏子是一个苦力活,大概跟种地松土差不多。

非常耗费体力,尤其是在沙滩里。

用铁锹在沙滩上挖,耗费力气不说,而且还要频频弯腰找蛏子。

后世挖蛏子,铁锹可以不带,但雨鞋必须穿着。

不然,你挖几次,脚就要难受了。

陈昊之前又挖了半个小时,不过挖了七八只,就扛不住了。

“行了,回家吃虾。”

陈锋就等着他挖不动了,才说走,让他享受一次充分的找食物乐趣。

陈昊走几步,就停下,把鞋子里的沙子倒出来。

除了他们外,还有其他渔民少年也放弃了继续钓鱼,选择回家吃晚饭。

附近没有灯火,一旦天黑了,很容易出事。

比起内地来,靠海吃海。

渔村虽然没有粮食,但有大海作为依靠,起码不会饿死。

陈昊看一眼陈锋的鱼桶,追上来小声道:“大哥,我帮你提吧。”

陈锋也不揭破小男孩那点虚荣心,把鱼桶给他。

回来的路上,同样出来钓鱼的几个周家沟渔家女频频看向陈锋。

等陈锋回头,这些女孩子立即羞涩的看向小路。

陈昊跟紧脚步,信誓旦旦说道:“大哥,她们想要抢我们的虾。”

“你想多了。”

陈锋没好气道。

倒是有些个少年,不断看向来福。

不知道是想要一条宠物狗,还是想要吃狗肉。

周家沟的码头上,捕鱼的木船陆续回来。

这年头,渔民用船捕鱼也属于集体所有,而不是个人。

因为船这类生产资料,属于公社。

渔民们很高兴,看样子他们今天收获不少,可随着一名年轻中山装出现,周家沟的渔民笑容没了。

“老李,全部带走,我要尽快送到公社里去。”

“姓曹的,凭什么我们捕的鱼要全部上交?”

“你说为什么,你们去年大队,吃了公社这么多粮食,亏空几千元,这些鱼就是赔偿。”

“去你妈的,又不是我们吃的粮食,你们这些人哪天不是大鱼大肉,明明只收了几万斤粮食,你踏马报几十万斤,你升官了,我们吃土。”

“周小海,你放肆···”

陈锋带着陈昊绕过码头,回到村里。

“大哥,他们打架了!”

陈昊兴奋看着码头方向。

“好多人打那个当官的。”

“别看,回家吃饭。”

陈锋不是很在意道。

他只是一个小人物,看不过眼,同样也没办法拯救,只能眼不见为净。

“爹,我们回来了!”

陈昊提着桶,直接冲进正房,迫不及待的炫耀。

“姥姥,姥爷,爹,快看,我们钓了好多大虾子。”“二锅,烤虫子!”

小丫头拉着陈昊,想要吃烤蛏子。

陈昊哪有心情去烤,提着鱼桶,给两位老人、爹娘秀。

“这是你钓的?”陈建军惊讶道。

“我和大哥一起钓的。”陈昊有些心虚道。

周老爷子躺在床上,看着鱼桶呆了半天。

等陈昊把鱼桶送到厨房,准备在院子烤蛏子,才回过神来。

“礁石那边有这么多大虾?”

周老太太笑着说道:“没听阿清说吗,小锋连北海的绿头鸭都可以钓到,他是一个有福运的好孩子。”

陈建军拿着酒瓶,给掌心倒酒,然后拿捏老人的各个关节。

他这次来,还带了一些治疗渔民风湿性关节炎的药酒。

但这只能缓解疼痛,想要完全康复没有特效药,除非是创伤性关节炎。

“大锅,快来烤虫子!”

陈锋觉得小丫头不是喜欢吃蛏子,分明是喜欢玩火。

陈昊用菜刀削了树枝,穿着蛏子,泡了一下碗里的盐水,然后在院子里烧起小火堆慢慢烤。

“你是,小耗子?”

从码头回来的周靖夫妇,看到蹲在院子火边的陈昊,惊疑之后,不是很确认。

“靖哥,回来了!”

陈建军从正房里出来。

“建军!”

周靖快步向前,想要抱他,但又放下来。

他在渔船上作业了一天,手里不干净。

“先等下,我去洗个手。”

周靖结婚比陈建军晚很多,因为周家穷困,以前住的是茅草屋,周家沟又是出了名的穷村。

机缘巧合下,陈建军认识了周清,拿出了十元彩礼,周靖才娶到了妻子。

他妻子是附近的渔村人,同样也是打鱼的老手。

陈锋看一眼明明与陈建军同龄,看起来却老了二十岁的舅舅、舅妈,快步走到厨房给他们倒水。

实际悄悄拿出了太阳水混合烧开的热水,又故意放了一块大白兔奶糖。

这玩意可以驱除百病。

效果不知道,但空间里面的鱼、泥鳅、野鸭子活蹦乱跳,精力充沛得很。

旧时代的渔民,人均寿命比黄包车师傅还短,不到20岁,解放后人均寿命逐步延长,但也只有37岁(旧时代黄包车师傅很惨,很多人拉车途中累死,但渔民更惨)。

陈锋觉得可以试一试,总好过舅舅三十多岁,却有五十岁的风霜吧!

要不是老爷子十几年前就专门配置养生药,姥爷很难说可以活到现在。

周清正在做饭,没留意儿子的行为。

拿筷子搅拌一下,等奶糖化开,他才端着木质的大食盘,把四杯水送进去。

“姥爷、姥姥,舅舅,舅妈,喝点热水。”

“好好。”

“小锋都长这么大了,以后不知道要迷倒多少女孩子。”

陈锋笑了笑。

周老爷子喝一口温水。

“小锋,你放糖了?”

“太浪费了。”

陈锋微笑道:“姥爷,你就喝吧,小莉莉在家里天天喝,不喝就哭,我换了不少糖。”

等周靖夫妇喝完,准备去厨房帮忙时。

老人有些奇怪道:“建军啊,你这次买的什么药酒,我身体不疼了。”

老太太后知后觉。

“对啊,身体好了,关节不痛了。”

陈建军有些惊奇,说道:“这是我爹自己新配的药酒,说是可以缓解风湿。”

“您真的好了?”

两位老人一起点头。

陈建军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老爷子虽然是军医,可他很清楚,自己亲爹最多治疗一下伤寒、止血、取弹之类的,风湿病可是疑难杂症,很少有特效药。

‘难道他真的是神医?’

周靖连忙问道:“建军,这药酒贵不?”

陈建军摆摆手,说道:“没几个钱,放心吧,自己配得,要多少钱。”

其实药酒要花费不少钱,不过老爷子手里真不缺钱。

只是这种事不需要说就是。

喜欢开局59年,人在南锣鼓巷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开局59年,人在南锣鼓巷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