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开局59年,人在南锣鼓巷 > 第49章 簋街鬼市

开局59年,人在南锣鼓巷 第49章 簋街鬼市

作者:贪吃獾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08 18:31:38 来源:书海阁

簋街人不少,一盏盏昏黄色的煤油灯闪烁。

一个个摊贩把自己的东西就摆在一块布上摊开,任由客户挑选。几个客人与摊贩也是暗中用手指捏价,根本没有说话,不是点头,就是摇头。

偶尔有说话的,也是声音压得很低。

整条街都有些寂静,加上昏暗的煤油灯光、人影,还真有几分鬼市一样的诡异。

“那是柱子?”

注意到前方一个人影,他感觉像傻柱。

这很正常!

四九城的鬼市参与者很多,越卷越大,到了巅峰时期,官方直接下重手,也就是61年10月一个晚上,抓了将近7万人,一万人从重判刑。

“猪肉多少钱一斤?”

听到前面的声音,陈锋立即快步过去。

结果看到一名摊贩摆着的野猪肉。

停下脚步,站在旁边没说话。

按照他爷爷说的鬼市规矩,别人正在了解某一物件儿,哪怕你非常想要,你也不能乱动声色,不能直接从别人手里抢过来,或者直接加价购买。

买的人很快挑了一斤后腿肉,也没还价,掏出钱就买了,然后提着肉去了旁边的摊贩。

陈锋跟上去,小声推销自己的东西。

“大叔,野猪肉可能有寄生虫,吃多了不好。野猪肉的气味很难闻,带有浓重的腥臊、臭味。而且野猪肉质硬而且柴、味同嚼蜡,要不,你买只鸭子回去?”

对方有些无语。

年轻人,你这样做生意,绝对会被隔壁的打死!

“你想卖你的野鸭子?”

陈锋点点头,这位中年人手里有票,而且是不少。

更重要的是,对方不砍价!

中年人提着煤油灯,在鱼桶里照了照。

“用药抓的?”

陈锋摇头道:“大叔,你这就不对了,东西不问来处。”

鬼市买卖,不问来源,买定离手,概不退换。

中年人伸手检查了一下野鸭子,发现鸭子虽然不叫唤,但与老猎人抓到的野鸭子不同,眼珠子还是很灵动的,不太像是那种用药毒晕的。

陈锋从衣兜里拿出三个野鸭蛋,在对方的煤油灯下展示,然后把鸭蛋放在对方手里里,又拿出三个、三个、三个来。

“放心,这不是用药抓的,你看,它们都生蛋了。”

中年人眼睛瞬间直了。

乡下老猎人可以药到野鸭子,但想要捡到这么多鸭蛋,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为大家都在捡!

“5元钱,如何?”

“行!”

陈锋没有抬价,两斤重的绿头鸭,在鬼市翻两倍以上,已经挣了。

现在是59年,才刚刚开始,等到了61年,物资价格才会飙升。

鸭子不叫,别人怀疑有病,价格抬不高也是原因。

这是他的问题。

他的生命气息,似乎对动物有特殊的威慑。

把鸭子和鸭蛋叫过去,中年人把钱给他,又忍不住多问道:“你家的鸭子,怎么不叫唤?”

陈锋吓唬他道:“来之前,我把它们的喉咙刺破了。”

中年人打了个激灵,吓得连忙离开。

走远了,才说一句“变态”。

陈锋暗笑,把钱收好,找了一个无人的地方,再一次拿出十个鸭蛋,和剩下的八个一起,继续寻找有钱客户。

他今晚来这边,更多是为了熟悉这边情况,收集信息情报,看看传说中的鬼市。

簋街这边什么都有,从各种票据,到工业商品等,还有不少遗老的摊子,上面摆着各种各样的真假古董。

四九城造假行业由来已久,琉璃厂高手众多,代代相传。

在宋徽宗时代就掀起过一波文物造假之风,文物造假以三代青铜器和书画领域最严重,现在不少青铜器都是唐宋时造的假文物。

有趣的是,当年坑死人的唐宋假文物到今天也成为了宝物。

“绿头鸭,卖不?”

走了十几米,又有人提着马灯经过,注意到鱼桶里的鸭子,主动询问。

“3元钱。”

陈锋摇头,抓起野鸭子,露出放在下面的鸭蛋,然后放下去,张开右手,伸出拇指和小指。

“6元,你也太黑了。”

对方有些不情愿。

陈锋低声道:“我这不是药到的鸭子,是抓到的野鸭子,鸭蛋都是它自己生的。”

对方顿时很感兴趣。

“真的,你没骗我?”

陈锋纳闷道:“大妈,你不会还要养它吧?你家有粮食吗?”

对方直接卡壳了。

粮食也精贵。

按照规定,婴儿一个月3斤口粮,少儿6斤,儿童8斤,成人21斤。

还必须是城市户口,农村户口没有。

其中面粉占五分之一,大米占十分之一,其余是玉米面、白薯干、糠麸等,根本就不够吃。

现在的四九城粮票两斤虽然没有到61年3元的恐怖价格,但也十分昂贵。

用粮食养鸭子,还不如直接买一只划算。

“5元。”

“成!”

“···”

大妈有些破防了。陈锋一口答应下来,让她感觉亏了。

不过这位大妈没有后悔,还是掏钱跟他换了。

“你要不要票,芝麻酱票。”

陈锋目光一亮。

芝麻酱这东西无比稀缺,今年以来,只有在春节、五一、国庆,才每户供应一两(50克),而且没有保障,自带器皿,凭着《四九城居民副食购货证》采购。

“我有番薯,你要不要?”

他也不想掏钱。

大妈棋逢对手,将遇良才,思考后摇摇头。

她家里不缺番薯,缺的是肉。

陈锋立即闪人,继续闲逛。

结果,让他碰到了一个卖猪肉的摊贩,虽然他只有一片猪肚子。

陈锋来得晚了,得排队。

上半年时,四九城有户口的,每人每个月领取三张肉票(1-3两,视肉提供量决定),陈家最多的时候,一个月也就20两肉。

两斤肉有多少呢,大概一顿饭的事。

就这,还买不到。

陈家可以吃到肉,全靠陈建国的人脉关系。

陈建国在东城区,有很多朋友,供销社有肉了,会第一时间收到消息,然后——抢购猪肉!

到了下半年,三张变成两张,少了三分之一。

轮到他时,陈锋对着瘦肉一划,做了一个三元钱的手势。

市价猪肉已经涨价了,瘦肉作为三等肉,价格差不多5毛。

簋街即便翻三倍,三元钱也可以买到两斤。

不料对方摇了摇头,指了指肚子。

‘肉换粮食?’

陈锋心里狂喜,他巴不得如此。

对方钱挣够了,他可是缺少钱的,恰好粮食一点都不缺。

假意从黑漆漆的鱼桶里掏东西,实际从空间里拿出七个大番薯。

摊贩点点头,菜刀在肉上划了一下。

大概半斤瘦肉,一点肥都没有。

陈锋点点头。

反正他番薯多,完全吃不完。

喜欢开局59年,人在南锣鼓巷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开局59年,人在南锣鼓巷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