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开局59年,人在南锣鼓巷 > 第60章 好人好报

开局59年,人在南锣鼓巷 第60章 好人好报

作者:贪吃獾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08 18:31:38 来源:书海阁

从床上翻下来,穿上衣,带上面巾,穿上三层一副,背上三十多斤重的背包,把体重、身高、体形都改变。

沿着大街小心翼翼快步飞奔。

原身之前听陈建国吃饭时说过,为了避免城内秩序混乱,今年来到四九城的灾民,被官方安置在东城区的皇城外。

他打算今晚临时做个好人,试一试看,这空间的国运能否利用起来。

万一有用,修复了签到之类的,那收益就大了!

没办法,统子走了,没有给他留下使用说明书,一切都只能依靠他自己的努力去摸索!

北风在耳边做响,两侧街道房屋快速闪过后退。

陈锋第一次超速奔跑,感受到了风一样的速度。

就是眼睛干!

“以后必须买一个护目镜。”

在街道跑了一会儿,沿着城墙转一圈,很快找到了目标所在。

一个占地占地辽阔的帐篷区,四周用铁丝网包围。

历史上的四九城有没有灾民安置点,陈锋并不知道。

但这个架空时代,城东有一个数万人的灾民安置棚户区,来自各个地域的人,按照家庭、乡村等方式,聚集在一个个军用帐篷内。

为了维护这里的治安,军方派出一个营直接管辖,铁丝网成为一道墙壁,隔绝了一般小偷、罪犯随意进出的可能。

现在快到了午夜时分,四周都很安静。

“有问题立刻就闪!”

陈锋心里暗暗说一句,悄悄走到两个岗哨中间的草丛,小心观察了许久,确定自己潜入进去不会被发现。

这个年代没有天眼系统,没有监控器在,想要在这种人员复杂、流动性大的地方,用军犬之类抓到他的气息根本不可能!

更何况他发现,动物十分畏惧他的气息。

这意味着,除非被人亲眼见,否则就不用怕被抓到。

再说他带了面巾,穿了叠了底子的鞋子,三层的衣服,连身材都变成胖子,就算是被看见,也无法根据身材、重量判断他的真正的体形。

双脚一蹬,哪怕背着几十斤的番薯,照样轻松翻过了三米高的铁丝网,进入安置点内部。

原本他还担心被发现,或者这里有军犬之类的。

进来后才注意到站岗的哨兵,主要在棚区的外围,里面反而没有哨岗。

帐篷都不大,大概三四米长宽,他小心翻开一个,看到里面挤着四口人。

“一个帐篷十颗番薯、十斤稻米吧!”

在这家子沉睡的时候,一堆稻米凭空出现。

按理来说,这么多一个安置点,说不定有人晚上出来上厕所。

但他一路走过去,一个人都没有,就连岗哨都丝毫没有察觉有人进来。

运气好到出奇,仿佛老天爷都在帮他!

一家,两家,三家···

一边走,一边悄悄打开帐篷,把食物放在他们的地毯或者木板上。

按照这样的比例,几千多颗大番薯、几十吨大米,最终大部分发放完毕。

不是他想留着,而是每家全都发放完毕。

“老天爷啊,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我救了几万人,你可要记清楚!”

心满意足离开安置点,回到家里不久,又去厨房放了十几斤大米、十几颗土豆和八根玉米。

回到城内,沿着大街,避开簋街往回走。

没有先回家,而是去了一趟什刹海、北海。

“鱼竿啊,我今晚亏了几个小目标,给爷来一条大的!”

拿着鱼钩丢入水里。

落水不到三秒钟,他就感觉鱼竿拉直了。

“这么神?”

陈锋抬起头看向天空,暗道:“好人真有好报?”

扯淡吧,好人什么时候有好报了?

但这个世界连统子都劈死了!

他觉得,还是可以信一信!

用力一提,鱼线拉起一个长方体的小盒子,只有十厘米多高,长二十多厘米、宽十几厘米。

鱼钩恰好勾住了盒子上方的提手把。

拉到水边,用湖水清洗干净。

陈锋发现这东西有点像掐丝珐琅(通发廊)金玉盒。

清乾隆时期是我国掐丝珐琅工艺发展的鼎盛期,当时制造了众多涉及宫廷祭祀、陈设和生活用品等各个方面的珐琅制品。

从胭脂盒、酒壶、茶壶、酒杯、盘子等各种各样,颜色艳丽。

用的材料从青铜、瓷器、黄金,到成块的玉石、翡翠雕刻等。

陈锋能认识,还是因为托了四九城故宫博物馆的福。

他手里的这个,就是一块大翡翠整体雕琢而成,然后镶嵌金丝、银丝和宝石。

看了一眼已经腐朽的小锁,用力一捏,就把铜锁捏断。

双掌合十,三拜天地。

“千万不要是胭脂、银子啥的!”

“欧气,给我一点欧气!”

祭拜天地完毕,打开盒子。

入眼是一块玉玺,底部刻着国玺印文:“大明天子之宝”。

“明皇天子印玺。”

陈锋张大眼睛,有些目瞪口呆。

华夏有八大印玺,其中秦始皇的印玺最为贵重,这枚唯一被视作华夏正朔的传国玉玺,历经千年,在五代十国时期消失不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其后的宋代、元代、明代、清朝等,纷纷各自刻有彼此的印玺。

尤其是到了清朝,皇帝动不动就制作一个玉玺,搞得天子印玺大批发一样,有二十多个。

“这,这,这也太疯狂了!”

话是这么说,陈锋心里还是万分高兴。

什么陈佳传家宝,一个破匕首而已。

有再造华夏文明、重塑日月的大明朝天子印玺贵重?

钱好挣,但这玉玺,去哪找!

把印玺放入空间太阳树下。

提起鱼竿,再次下水。

这一次,只钓上来一只小鱼。

似乎把明代传国玉玺钓到,花完了运气。

“算了,回家。”

走着,走着,在进入巷子的时候,路上看到了一个皮包。

陈锋捡起来,打开一看,顿时乐了。

“哈哈,送到手里的钱。”

大大小小的纸币几十张,加起来差不多有三百多元。

另外还有十几张票,一半是汽水劵,剩余是花生油票、肉票和菜票。

里面还有一张纸条。

“36,25,87,49,58,61···”

“什么鬼密码,莫非是电码?”

陈锋思考一会,拿起皮包,把里面的钱和票全都放入空间,唯独把皮包和纸条丢下。

人躲在暗处,等了一个多小时,都没看到有人过来。

看样子,对方已经放弃了。

‘还真是特务啊!’

这么大一笔钱,他想不出谁会放弃掉。

走了半圈,把纸条捡起来丢进交道口派出所里。

他倒是想给陈建国,可这家伙肯定不会去用心干活,反而会追问他怎么拿到的。

万一把今晚难民营联系起来,那问题就大了。

小心翼翼回家,轻轻地打开房门,“咯吱”之后关门,前院恢复了安静。

陈建军睁开眼,苦笑地继续睡。

陈建国叹口气。

老爷子、老太太倒是闲聊几句。

“要不我们去港岛吧,省得小锋天天为了吃的,半夜去鬼市。”

老爷子摇头道:“当年我们答应了张家,看守这个出口二十年,现在还有六年。”

“等到了六五年,我们就走。”

他们根本不知道陈锋没有去鬼市,而是做了别的事。

一夜无话。

四九城的清晨,在一些鸽子的鸽哨声中开启。

“豆汁儿焦圈钟鼓楼,蓝天白云鸽子哨”。

四九城人都爱养鸽子,巅峰时期是在70/80年代,大量的鸽子成群结队在四合院上空飞过,响起呜呜嗡嗡的悦耳声音。

着名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最多的时候养着150多只鸽子。

现在是灾年,鸽子顿时少了许多,鸽哨声也小了很多。

但在四九城东的灾民安置点,这个早上格外惊喜。

喜欢开局59年,人在南锣鼓巷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开局59年,人在南锣鼓巷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