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开局59年,人在南锣鼓巷 > 第228章 砖家:我们从不干正事

开局59年,人在南锣鼓巷 第228章 砖家:我们从不干正事

作者:贪吃獾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08 18:31:38 来源:书海阁

从破烂侯家出来,陈锋还是去了一趟关于山家。

关于山正坐在火炉边,桌子上放着一台老收音机,播放黄梅戏曲。

“老师,你还喜欢听天仙配啊!”

关于山睁开眼,没好气道:“这是孟姜女!”

陈锋眨眨眼,丝毫不觉得尴尬。

他对戏曲一点都不感兴趣。

“吃了没?”

“秋叶送了白菜包子过来,味道还可以,你要是没吃,自己打开柜子烤!”关于山淡淡道:“不要打扰我听曲子。”

陈锋见他安逸,说道:“要不,下几盘棋?”

关于山立即来了兴趣。

“行啊。”

陈锋象棋水平也一般,倒是韩春明这个小家伙,棋艺相当不错。

在关于山家里,和老家伙两赢两输之后,到了第五盘。

“砰!!”

“哎呦,杯子太重了,老师,不好意思,这盘就算和了。”

陈锋淡定把装满水的杯子拿起来。

棋盘上的棋子已经乱成一窝粥。

“棋艺不咋地,卑鄙有一套!”

关于山翻白眼道:“这一点,你要多学学春明,输就是输,赢就是赢,做人要坦坦荡荡。”

陈锋笑道:“老师,你赢过小明吗?”

“滚!”

关于山有些破防了。

以前他还可以赢,但现在嘛,基本输多赢少。

“得了,不打扰你了。”

陈锋把棋盘收好,跟关于山说一声,骑着自行车回家。

关于山站在门口,吹了一会风,才把大门关上。

家里已经吃过了,不过老太太留下一根鸭腿和饭菜。

陈锋简单吃完了,也觉得晚上太无聊,既没有番茄看爽书,也没有电视机看神剧,有个收音机听听也不错。

刚好那头大野猪卖掉时,拿到一张收音机票。

等到了第二天,就直奔王府井大街,买了一个新收音机。

回来时,就看到大院子正在开会。

93号大院各家主事人都到齐了,一起坐在自家凳子上。

街道办的人,坐在中央,正在讲解“苞米食用增量法”,简单说来,就是米饭等蒸熟后加水,这样一个小时出来的饭食,可以增重40%。

“这是去年5月辽宁黑山县卫星社三台子生产队发明出来的新方法。”

“经过我们验证,用这个方法做饭,不仅全家吃饱,而且不饿肚子!”

陈锋嗤笑一声。

无论是哪个时代,总少不了大聪明砖家!

加了这么多水,当然可以吃饱。

但营养物质数量不变,膨胀的食物里面都是水,喝水可以饱肚子吗?

他看一眼,大家都是半信半疑。

“没听说过这样做饭的,能吃吗?”一位大妈问道。

“这么蒸煮,别说是大米,就是玉米粒都要泡烂。”中院的赵大娘讥讽道:“生产大队不去想着怎么消除旱灾,增加产量,跑来教导我们娘们做饭,吃饱了撑着吧!”

“我也觉得不靠谱,哪有这么做的,那还能吃吗?”

一群人叽叽喳喳,根本不给办事员面子。

换成是王主任,大家自然不敢反驳。

可一个小小的办事员,他们真还不怕。

谁家没有个七拐八拐的亲戚,在编制内工作的。

街道办宣传科成员一看,大声道:“大家别不信,这个法子很多专家都认可的,就在这个月上旬,在西安召开了‘全国增量做饭法’,各地都开始推行这个办法。”

老爷子听着皱眉,他经历过民国,见识过类似的做法。

但这种食用方式,时间一长会得病!

如果以现代医学理念分析,其实就是热量摄取不足,引发水肿、肝炎等营养不良疾病。

治疗方式也很简单,补充蛋白质、糖就行。

(60年后一些地方规定,医院确定无误,可以领取康复粉票,也就是麦麸、豆粉和砂糖,冲水服用即可)

“好了,该说的我都说了,大家可以试一试,要是有不懂的,可以来街道办询问。”

办事员说完了,跟老爷子告辞,去了下一个大院。

这种事通常是召集各个大院的大爷们开会,由大爷们向各个大院传达。

王主任不知道为何没有这么办,而是让宣传科的人负责。

陈锋看着冻得两脸发红的宣传员,笑了笑。

“好了,大家都听清了,没有听清的,想要尝试的,可以去街道办询问。”

老爷子站起来,略微带着几分暗示性意味说道:“如果家里不缺粮食的,可以跟以前一样做饭。”

“先试试,万一真的可以节约一小半的粮食,那可就太好了。”

“曹大娘,你要做吗?我来你们家看看。”

“算我一个。”

一群家庭主妇纷纷去后院的曹大娘家观摩。

“周清,你家不缺粮吧?”

“谁说的,你们不是不知道,我家有点吃的,都要分给建军的战友们。”

“也是,建军是个好人。”

听到周清的话,一些对陈锋天天钓鱼、打猎导致心态不平衡的邻居们,心里舒服多了。抓到大野猪又如何,还不是要换成粮食支援亲友。

说不定他们家吃的还是糊糊,还比不上他们家的饭菜。

周清在后院等了一个半小时才回来。

一家人都在大堂烤火,陈昊、陈莉、胡八一、王小胖子正在烤番薯。

大番薯被陈锋用钢针穿过,他们只需要不断转动就行。

“建军,真的有用。”

周清坐下来,连口水都没喝,就兴致勃勃介绍自己看到的成果。

“那玉米苞蒸熟两次后,又大又软,比之前好吃多了。”

“以前一碗左右的玉米粒,两次后变成了一碗半。”

老爷子放下笔,摇头道:“以前民国有人把米饭这样蒸熟过,刚开始吃没有事,时间长了就生病了,差点病死。”

同样放假在家里的陈建军惊愕道:“爹,既然这样,他们还向全国推广?”

老爷子长叹一声,没有说话。

老太太叹气道:“行了,总之我们家还怎么做饭,还是怎么做饭,不搞这些乱七八糟的做法。”

“你们也不要多嘴,免得给家里找麻烦!”

陈昊抬起头说道:“奶奶,你说啥?”

老太太笑着道:“行了,没说什么,你们继续烤番薯。”

“嗯嗯。”

陈昊用力点着头,全神贯注盯着自己的番薯。

一个大番薯,被亲爹一分为四,刚好给他们四个烤着吃,省得陈莉老是溜进厨房里,偷吃鱼籽酱。

倒是她藏在陈锋炕头柜子里的零食,宝贝得很。

那两罐水果罐头,陈昊花了老大的劲,都没能忽悠出来。

喜欢开局59年,人在南锣鼓巷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开局59年,人在南锣鼓巷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