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喜唐 > 第173章 群臣议事

喜唐 第173章 群臣议事

作者:微微的薇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11-20 17:56:07 来源:书海阁

玉枕一案并未让避暑的皇帝说什么。

可紧随其后的张亮谋反,却让李二选择了直接回长安。

跟着李二一起回去的外人还有窥基和小龟。

群臣排队见了君王。

那些已经赋闲在家安心养老的老臣。

原先秦王府十八大学士里目前还活着的也都来了。

先前的旧部都来了。

一直呆在书院很少露面的二兄颜相时也来了。

作为秦王府十八大学士之一的他如今也老了。

颜白都不舍得让他出门。

这个时候颜白的官职又变的小了起来,跟李晦排在了队伍的最后面。

一左一右,像是一对吉祥物。

等候召见是最折磨人的。

天还这么热,太极宫前无遮无拦。

离那最近的荷花池还有约莫百丈的距离。

好几次颜白都忍不住想找个阴凉地去休息一下。

奈何李晦胆子太小,他不先挪脚,颜白一个人又不好意思。

眼见着皇后带着内侍开始给大殿内议事的群臣送吃的了,颜白才知道肚子饿了。

很可惜,没有他的。

站着吃不美观,只有等进了大殿落座以后才能吃饭。

吃饭也是礼仪,宫里对这些礼仪的坚持是格外的执拗,不允许有丝毫的岔子。

所以,饿就忍一会儿……

长孙皇后送完饭食就出来了。

见颜白和李晦等人还在外面候着,长孙皇后走了过来,对着众人道:

“殿内都是陛下先前的一些老兄弟,所为何事你们也知道,陛下心里难受,大家心里都不好受,耽误了时间,大家多忍忍!”

长孙皇后的话如春风,众人顿时觉得不热了,也不饿了。

长孙皇后说罢,径直走到颜白身边,低声道:

“陛下头又疼了,被这些事情困扰,一是想不开。

你脑子活,有主意,一会儿你进去了多劝劝,莫要学那孔颖达,净说一些气人的话。”

“臣知道了!”

长孙皇后点了点头:

“慧炬你们再等一会儿,事情马上就结束了,年轻人都大度一些,莫要总把杀字挂嘴边!”

“喏!”

长孙皇后说的等一会儿应该是和那“有一段距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长孙皇后走后约莫一个时辰剪刀才出来。

进了大殿,群臣案桌上的吃食一点都没动。

也不知道是不饿还是不好意思第一个动筷子。

看着像个摆件一样。

大殿内的气氛太过诡异,李二不说话,群臣也不说话。

反正都是低头垂目,好像在玩谁先说话谁是小狗的游戏。

羊汤凉了不好喝,颜白不喜欢。

无骨的羊肉倒是很不错,虽然也凉了,但颜白觉得自己再不吃就要饿死了。

一口糕点,一口羊肉。

甜咸混合倒也不错。

哪怕颜白的动作很轻,可在这个众人都闭口不言大殿里,一点点瓷器碰撞的声音都会格外的清晰。

李二斜着眼睛看了一眼,继续闭目养神。

众臣子用眼角的余光看了一眼,也都收回了眼神。

李晦舔了舔嘴唇,低下了头,一块糕点隐晦的塞到嘴里。

又过了好一会,李二才终于开口说话。

“张亮一事朕不愿多说什么,大理寺、刑部已经派人去了,是真的,还是诬告,不久之后就会水落石出。”

“陛下仁慈,但臣等觉得造反一事非同小可。

不光是为了国体,更要为后者戒,张亮乃刑部尚书,如今……”

李二叹了口气,这才想起来张亮他还是一个刑部尚书:

“辅机言之有理,你说说刑部尚书目前让何人担任会好一些。

大家也说说自己的意见,举荐人才是美谈,莫要拘束!”

大殿内顿时热闹了起来。

这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机会。

这个位置落在谁家不重要,但一定要落在亲近自己人的身上。

这是一部的尚书之职位,不是小杂鱼。

不管张亮是真的造反,还是诬告,刑部尚书这一职位将会彻底和他无缘了。

这棵树倒下了,原本的空缺立刻就会被补上。

有乱,才会有空缺,才会有机会。

颜白、李晦对视一眼,笑了笑,两人颇有默契的放开了手脚。

开始趁着这个热闹的机会大吃特吃。

“陛下,臣举荐来济!”

长孙无忌的话语刚落下,一直默不作声的房玄龄紧随其后开口道:

“陛下,臣举荐万年县令颜善!”

“陛下,臣举荐……”

李二深吸一口气,把被举荐的这些人名记在心里,摆摆手道:

“吵不出来结果的,写折子吧,由三省商议定夺,最后呈上来。”

皇帝发话了,大殿内再次慢慢的安静下来。

“张亮是朕的佐命之臣,如今事无落地,疑团未解,朕也不在这里给其定罪。

玄龄,辅机待张亮回京,你二人共省吧!”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闻言站起身道:“遵旨。”

房玄龄用余光看了一眼长孙无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他心里明白,皇帝还是信任长孙家的。

借着这个机会,让其顺理成章的回到朝堂。

看了一眼又要起身出恭的马周,房玄龄心里叹了口气。

这才数月不见,从定州回来的他已经瘦的不成个样子了。

从早间议事开始到此刻,三四个时辰里,马周已经出恭了十多次。

看来传言不虚,马周是真的得了消渴病。

这个病.....

无药可医。

如果马周辞官,按照目前朝堂的局势而言,门下省,尚书省的事务怕是会落到长孙家。

虽然李积、于志宁、褚遂良都不错。

但没有人比自己更懂皇帝。

(ps:消渴病就是糖尿病。)

看了自己一眼,房玄龄又忍不住在心里叹了口气,自己身体也不行了。

如今一整晚都睡不了一个囫囵觉。

又用余光看了一眼颜白,看着满头黑发大口吃肉的颜白......

房玄龄格外的羡慕。

为什么自己不能年轻个十几岁,这样自己就能有时间给房家铺好路。

又何来如今的被动。

“辛苦大家了,颜白留下,众人都回去休息吧!”

众人跟皇帝一一告别,大殿内很快就剩下颜白和太子两个人。

李晦都不知道自己来做什么,晒了一上午,就进来吃了一顿冷饭。

“往前来,陪朕说说话。”

“喏!”

“家里的事情知道了?”

颜白苦笑道:“知道了,臣也是昨日才知道!”

“你就没意见?”

颜白摇摇头:“臣能有什么意见,宫里就算再差那也比家里好。

再说了,小龟又不是不回家,臣有时间教导!”

“你倒是看的开!”

李二换了个姿势:“说说,你觉得张亮谋反一事有几分可信度。”

“应该是千真万确了,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既然有御史以命相告,那他就是有忤逆之处,有可疑之处。”

“也就是说你和他们的看法一样咯?”

颜白摇了摇头:“臣有不同的看法。”

“什么意思?”

“郧国公可能有让人怀疑的意图,但郧国公绝对没有造反的脑子,在陛下面前,十个张亮都不行。”

李二笑了笑:“朕这么厉害?”

“这是臣的看法,也只代表臣的意思,其余人心里怎么想,怎么看,臣不知道,臣只说臣的心里话。”

李二心里好受了些,最起码颜白没有说那些让人头疼的话。

沉思了一会儿,李二突然问道:

“墨色,你也是读过书的人,你来跟朕说说。

文王拉车八百步,周王朝八百年国运,为什么后面的王朝都是二三百年的国运呢?”

“臣不敢说!”

“说,大殿内就咱们三人,朕也问了不少人,所答皆不能令人满意。

什么王道,运道,国运,朕不信这些!”

颜白闻言直挠头,自己能说一些,但不能保证李二和太子听的懂。

其实这就跟游戏开服搬砖一样。

开服前人满为患,等过了一段时间后服务器都没有人了。

因为好东西全在排行榜的那些氪金大佬手里。

其他玩家再努力,也没有办法,不如换个服务器重新开始。

王朝变化也是差不多的道理。

见颜白沉思,李二极有耐心,李承乾还贴心地给颜白倒了一杯茶。

过了好一会儿,颜白才开口道:

“陛下,臣觉得这个问题很难,臣就拿土地举例子。

随着国朝的稳定,有钱人越来越有钱,手里的土地越来越多......

穷人手里的土地越来越少,活路越来小,钱财,资源都掌握在他们……”

颜白的声音越来越小,直到颜白自己都听不见。

李二笑了笑,也不知道是懂了,还是没懂。

但对颜白的敢说还是很开心的,总算换了个花样,不是什么人道,王道了……

“很不错,朕明白你要说什么,走吧,把你儿子接回去,明日我会找人接到宫里来。”

“陛下,他还不到三岁!”

“我能不知道?这还用你说……”

颜白彻底无语,起身拜别道:“那臣告退!”

“嗯!”

大殿很快就剩下两人,李二看着李承乾轻声道:

“太子,你懂了多少?”

李承乾想了好一会,说道:“父皇,儿臣懂墨色的意思。

就拿关陇来说,长安做工的人越来越多,自然是他们家里的土地少。

可土地的多少是不变的,既然如此他们还来做工,想必是家里没土地了,土地想必是集中在大户的手里!”

李二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轻声道:

“朕觉得颜白是在说权力的问题,家族子弟太多了,一个大宗下能有几百个小宗,百姓全部成了佃户啊!”

李承乾闭口不言,这个点他没思考到。

又过了好一会儿,李二忽然长叹了一口气,悠悠道:

“看来,朕也要学那隋炀帝,要多提高一下南方学子的地位了!”

“许敬宗你觉得如何?”

“干练之才,除了那个污点,为官方面滴水不漏!”

“拟旨意吧,加封其为银青光禄大夫!”

喜欢喜唐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喜唐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