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四合院:重工兴国 > 第439章 枭龙原型机

四合院:重工兴国 第439章 枭龙原型机

作者:偶尔失误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11-06 18:33:58 来源:书海阁

说起中以关系,很多人以为之前两国的关系不错来着。

从最早的就有唐山大地震捐款、汶川捐款等等子虚乌有的传言开始,几乎每年都要换着新花样来上几波。

很多人甚至还记得小时候经常会听说过什么小以将沙漠滴灌技术教给了老钟,直接促进了老钟农业技术的进步;还有的说小以曾经提供给老钟军事技术与装备,甚至“歼十”也是来自于小以的技术支持等等。

因为上述小以给老钟提供的“支持”让很多国人对小以以及犹太民族心生好感,甚至在内心深处对他们有很深的认同感。那么真实的中以关系是怎么样的呢?

其实在外交关系上,老钟官方一共划分了11个级别。第一级是最亲密的,属于“全天候战关系”,而小以只属于第九级,也就是说在外交上和老钟是比较冷淡的关系。就连经常搞事的土澳与老钟的国际外交关系都在第五级,小以是否与我国外交关系友好那就不用多说了吧。

至于上面刚才说的那几个谣言,我就不水字数给大家科普了,只需要知道全都是捏造的就行了。

而还有不少人说小以支援了老钟的军事建设,其实那也是天方夜谭。

而1996年中以在“费尔康”预警机的交易上,被小以狠狠地坑了一回。中以双方约定,小以向老钟出售预警机,但是需要中方先支付预付款,而以方则在4年内交付成品。

然而到了1999年,距离交货截止日仅剩7个多月了。此时的小以突然反悔,单方面撕毁了贸易协定。并且将之前的定金退回,赔偿了1.5亿美金了事。然而合约上约定的是,如果一方违约,需要赔偿10亿美金。小以哭穷,说自己没有那么多钱赔,中方才做出了让步。

在“费尔康”预警机这件事上,中方投入了基础建设、人员培训等将近30亿人民币,等来的确是一场空。还耽误了自己研发预警机的时机。

更过分的是,在2004年,老钟将20世纪90年代在小以购买的“哈比”无人机送回维修。以方再一次违背了合同约定,拒绝对无人机进行检修,并且妄图扣押。最后虽然将无人机送回国,但是白白耗费了中方大量的资源。

时间更早的80年代初期,由于中美关系解冻,两国日益交好。小以在米方的授权下向老钟提供了“怪蛇”3号导弹和相关技术,当然这是要用钱买的。也够不上援助这一说。

瞧,压根就没有所谓的中以友好,都只不过是普通的交易罢了,我付钱,你给货。

就这,这群犹大还坑了咱们好几次。

那,话都说到这里了,为什么方想还瞄准了小以呢?

还不是如今的无人机技术,还就人家独一份。

说起来80年代开放后,老钟也是在国际上到处撒币买买买,可那时候国家穷,买不起多少东西。

但这一世,有了方想,不说上交的那一千亿,二汽、广汽每年给国家带回来的外汇就是几十亿打底。

自从有了新沪汽后,每年的外汇直接奔着百亿去了。

再加上其他行业贡献的,已经比原先提前数年有了百亿外汇的年收入。

因此这些年老钟也远比上一世在国际上买到的东西多。

因为有了中米友好的基础在,不少西方国家对于老钟这个客户那伺候的叫一个带劲啊。

相比较原先抠抠搜搜计较半天性价比的土老帽形象,如今的老钟可是国际上颇受关注的大客户。

不敢说你要什么我就卖什么,可起码不少好东西还真的让老钟给挑走了更多。

因此去小以那里买点技术和成品,还是不难的。

在方想的无人电子侦察机方案递交上去后,空军马上就联系了外交部,向以方下了订单。

至于花了多少钱,什么时候运回来,方想就暂时管不着了。

因为他正忙着测试枭龙的原型机呢。

没错,枭龙的进度进行的非常快,相比较上一世历经磨难走了十几年,如今的枭龙从年初图纸出来,到年底原型机造好,也就过去了不到一年的时间。

毕竟如今的132厂是国内唯一一个研产合一的航空厂。

说起这个,其实苏国和米国好多公司都是产研合一的航空厂。

但国内却不是,研究所是研究所,生产厂家是生产厂家。

各管各的事,互不掺搅。

听起来各自独立是个不错的事情,可其实麻烦和问题也大。

就还举大家最熟悉的六爷为例。

当初六爷是以mig19为原型自主设计研发制造的一款超音速战斗机,从50年代拿到图纸开始逆向工程,到60年代投入生产,看起来生产了5207架,可其实在初期却没那么容易。

就因为J-6型到J-6II型过渡的时候,很多技术没吃透,研究所却只顾着研究J-8和J-9,导致没有给予生产厂家技术上的支持,导致有几年生产出来了近千架飞机全部沦为了地面展示机,飞行员都不敢飞的那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估计有不少人还记得小时候去逛过公园吧,回忆一下,是不是就摆着一架飞机,风吹日晒也不耽误不少小朋友们爬上爬下的玩,有些大胆的甚至爬进机舱里,装作自己是飞行员,握着操纵杆突突突玩的开心不已?

甚至不少人立志未来要成为一名飞行员,也是从那架公园里的飞机开始的吧?

没错,那些就是当初的那批六爷。

而132厂却不一样,还记得前些年方想从东北整体打包回来的999所吗?

三百多名研究所的工程师们,搭配着132厂的数百名工程师,以J-7、J-11分成了好几个小组,各自搭配工作、攻克相应的课题,让原本需要三到五年才能推进的项目,直接把时间缩短到了两年甚至一年。

方想自从画出了枭龙的设计图后,又从厂里和所里抽调了几十名工程师,负责枭龙的原型机项目。

先搭个木头架子去风洞里吹一吹,验证一下空气动力是否符合实际需求,顺便获取一些数据的同时,再对设计失误以及不符合当下材料、工艺的地方进行一下调整和优化。

这个阶段听起来很麻烦,其实一点都不简单。

正常的理论阶段和风洞模型实验阶段,怎么也要走个一两年,甚至三五年的都很常见和正常。

但方想毕竟拿出的是后世成熟的机体,因此这个阶段就能够以非常快的速度过了这个阶段。

至于发动机、雷达、航电、电控什么的,直接照搬J-11的就行。

而且,说起来J-11的原型F-16,其实也是个 轻型多用途战斗机来着。

两者的体型相差并不算太大,因此组装调试的过程,也被大大缩短了。

这就导致枭龙以超出所有人的预想,直接就跟拼积木一样组出了一台原型机。

在经过了地面台架实验后,就这么水灵灵地进入到了首飞阶段。

喜欢四合院:重工兴国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四合院:重工兴国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