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仙侠 > 人间悟道成仙指南 > 第448章 儒家之道(三)

人间悟道成仙指南 第448章 儒家之道(三)

作者:欧阳米果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4-11-09 09:32:45 来源:书海阁

米:以孔子的天人之姿,怎么可能在意商周之间那些陈年旧事?孔子崇尚的是天道,周礼与天道有相合之处,所以孔子才尚周礼。

易:老师,我感到儒家的思想太庞杂了,什么诗书礼乐易春秋啊,还有仁义忠孝那些,我有些抓不着重点。

米:儒家的重点很好找,别忘了儒的本行是干什么的。

易:大支客?

米:对啊,作为大支客,最重要的技能是什么?

易:是调度能力吗?

米:那倒不是,搞调度也要知道该怎么调才行啊!我来告诉你吧,儒的最重要技能,是能够把握规矩,世人想要弄明白儒家是什么情况,只要搞清楚“规矩”二字就行了!

易:儒家的核心,就是“规矩“二字?

米:对。你想啊,要是不懂规矩,谁会请你当大支客呢?不清楚主家该干什么,宾客该干什么,帮忙的人该干什么,到那里一通乱指挥,搞的鸡飞狗跳,让别人看了笑话,让宾主丢了脸,你在这个行业就没法混了。基于这样的原则,儒家思想核心就建立在“规矩”二字上。

你看孔子整理《诗经》,是要从民间找到人文关怀的规矩,孔子看《尚书》、编《春秋》,是要从历史中找到社会管理的规矩,孔子研究《周易》,是要从卦爻中找到天道的规矩。

你再看什么礼啊、乐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啊、还有“己所不欲,无施于人”、“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温良恭俭让”等等,不都是在说规矩二字吗?

儒家把规矩称为“本”。

儒家之本:规矩

在儒家看来,人类社会就是大大小小的场合,是场合就需要“大支客”来讲明白规矩,人们若是都守规矩,在各自的位置上做好自己的事,那就是一个完美的场合,完美的社会。

如何描述这种完美呢?那就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易:我天!现在我才知道,这大同社会原来是这么来的!

米:现在你是否充分理解儒了?

易:我理解了,老师。不过还有些搞不明白规矩和法律的关系,我想这两样应该是有不同的,因为先秦诸子百家中还有一个法家,与儒家不是一回事。

米:关于规矩和法律的关系,你是怎么想的?

易:我……我只感到它们是不一样的,却说不好怎么不一样。

米:咦,你不是照例要先搜索一下吗?刚夸过互联网的伟大,怎么把这个伟大的法宝给忘了?你先搜一搜人间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然后我再讲讲天界的看法,咱们也来个天人合一。

易:好的,我这就搜索看看。老师您可能不知道,如果在互联网上搜知识点,很容易就能搜到明确答案,但是搜问题的话就麻烦了,一下子搜到成百上千的答案,这些答案还是相互矛盾的,特别是概念性的问题,答案都很烧脑,看上去讲的头头是道,可看上好几遍都抓不住核心。

老师您讲问题就清楚多了,既浅显又透彻,还能直指核心,就像儒家的“需人”啊,场合规矩啊,我一听就懂,越想越对,所以我就先向您请教了。

喜欢人间悟道成仙指南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人间悟道成仙指南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