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仙侠 > 人间悟道成仙指南 > 第469章 儒家之道(二十四)

人间悟道成仙指南 第469章 儒家之道(二十四)

作者:欧阳米果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4-11-09 09:32:45 来源:书海阁

易:四句教的后两句?“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也有问题吗?我觉得这两句挺有道理啊。

米:道理?什么是道理?先有道而后有理。理有正邪之分,正理建立在天道善恶原则上,否则就是歪理邪理。没有天道原则这把尺子,如何判断善恶良知?善恶良知不明,又如何实行“为善去恶”?

就拿你说的甲午海战来说吧,那位叫东乡平八郎的,觉得自己的行为不善吗?有违良知吗?

易:哦!我突然明白了!难怪那些侵略者不认错,原来他们认为自己根本就没错!他们觉得自己才是有理的!既然“心即理”,那么野心也是理,也是善,也是良知啊!

他们也懂得美,也知道礼,但是他们按照“心即理”,产生了自己的道德标准,按照自己这套标准,他们既能有情有礼有美好,也可以搞侵略,搞以下克上,甚至为了自己的道而勇于“殉道”!

就说那位东乡平八郎吧,在我们看来他挑起了不义之战,可是在他们看来,这是他为家国担责尽义,力战强敌。他受到了同族的敬仰,听说他那八十多岁的老母亲竟以跪拜的方式迎接他回家。

然而天道原则的第一句就是“先对别人好”啊!这是永恒的先善铁律!而他们恰恰不知道这一点,所以他们能够毫无心理负担地发动偷袭,从不理会什么先礼后兵、后发制人、不先开第一枪等等基于先善的道义规矩。

米:恭喜,你弄明白“道理”二字了。

易:谢谢老师!可是……既然王阳明的心学不能很好解决行动和良知的问题,那他是怎么完成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的呢?最后还考上了天人?

米:王阳明本是中华资深灵魂,在往期的显文明中培养出了较强的天道感,所以他心中的天良是精准纯正的,可以实现真正“致良知”。在他的一生中,虽然没有说明白,却是做明白了!他也是走实证功德的路子考上了天人的。

由于他的天良精准纯正,就可以运用自悟的心学去“辨规”,在辨规中知道了如何运用先善,也知道了如何应对“先不善”,达到随心所欲却合规合道的效果。

当年宁王造反的时候,朝廷上下都没做好战争准备,一时兵危战凶,王阳明在无兵无将的情况下,他二话不说就伪造兵部文书,传檄天下勤王,到处张贴,不光骗敌人,连自己人都骗,搞得宁王那边疑神疑鬼不敢妄动,己方军民士气高昂,为集结战力赢得了宝贵时间,仅用三十五天就平定了宁王筹划十多年的叛乱。

看王阳明一生,无论在军事还是政治上,“阴谋诡计”层出不穷,他正是靠着这些,救万民于水火,扶社稷于将倾。

晚年他受命出征平叛时,已经是重病缠身了,几乎是风一吹就倒,可他的敌人听说是王阳明来了,二话不说,赶紧议降!要知道这些人都是不服王化的蛮地少数民族,在那个信息不畅的年代,举族文盲的蛮民能对王阳明敬服成这个样子,可见他以奇谋诡计实行知行合一的功力已经牛到了什么境界。

在平叛的归途中,王阳明去世了,临终时,弟子问遗嘱,他只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喜欢人间悟道成仙指南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人间悟道成仙指南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