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穿越六零,惊现系统,玩转年代 > 第518章 凑热闹的乡亲们

大妞几个人看着李明清,在听了眼睛会看不清之后又悄咪咪的往后挪了挪,背部靠在墙上才没再动。

“明清,这怎么弄的?原本哧哧喇喇的突然就有人了。”

“爹,这是挑音量的,这是调台的,这是天线。”

“听你这么一说和收音机的操作差不多。”

“对,确实差不多。电视后面的两根天线和这个圆的千万不能动,要不然人就出不来了。”

其他人专心听着,生怕漏掉一点给电视机弄坏了。

李明清见大家的模样笑着道:“天线在后面靠墙,一般碰不到。”

“明清,这得很耗电吧?”

“确实比开电灯要耗电,不过也耗不到哪里去,又不会一天二十四小时全开着。”

李老婆子道:“我看今天这电视是关不不了了,等会肯定有乡亲们来凑热闹。”

李明利看着院子里的小孩,笑着道:“看这几个小萝卜头可是看得津津有味。”

“让他们进来吧,在外面站着干什么。”

孙佳雪招呼几个小孩进来。

妞妞不好意思的问道:“妈妈,什么时候吃饭,有点饿了。”

李老婆子一听这话连忙出去忙活做饭。

光在这里看热闹乐呵忘记做饭了。

张梨花,李丽珠两妯娌连忙出来帮忙。

“娘,粉条炖白菜吧。”

没一会儿从厨房里就传出来切菜的声音。

“这下子好了,等以后看电影不用去人挤人了。”

“是啊,谁能想到明清竟然买了台电视机,这得花四五百块钱吧?”

“多少!四五百!”

李老婆子不淡定了。

在村里忙活半辈子也没见这么多钱。

这电视可真的是能买她的老命了。

张梨花连忙道:“娘,具体多少我也不知道,随便乱猜的。”

“太吓人了,真得好好看家。”

李丽珠笑着道:“刚刚我娘还跟我说呢,以后上工得在家里留个人看家,要不然不放心。”

“你娘说的对啊,确实应该看着。”

屋里。

李明利问道:“明清,多少钱啊?”

“没多少钱,恰好弄了两张电视机票就买了。”

一旁的李明远不确定的问道:“两张?你买了两台电视机!”

“是啊,县城一台,家里一台,这不是正好嘛。”

他这话把三兄弟惊的目瞪口呆的站在那儿。

买电视就算了。

还买了两台!

这加起来花的钱可不在少数。

都可以买房子了。

“大哥,回神了。”

“真的要被你吓死,怎么这么舍得花钱,这话可别跟村里人说,省的说三道四的。”

李明清无所谓的笑了笑。

小宏和小哲过来询问道:“爸爸,我们能去村口河边滑冰吗?”

“可以,等会吃了饭再去。”

“好。”

两人听到肯定的回答笑嘻嘻的跑了。

村口河边的冰冻得蛮厚的。

不少人在冰面上玩。

村长和大队长刚从镇上回来就来到李家。

两人是听见村里人说李家弄了一台电视才过来凑热闹。

看看究竟是真的还是假的。

“明清回来了,听说你弄了台电视?”

“叔,进屋看看吧。”

“还真是电视,老鼻子贵了,真是舍得花钱啊,村里人可有福了,可以过来蹭电视看。”

“就是可惜现在是冬天,要是夏天就好了,保准晚上这院子里人挤人。”

“冬天也不耽误。”

两人凑近看了看,眼馋的不得了。

村里人可没能力买电视。

之前时不时的有人来老李家听收音机,现在可以来看电视了。

村长俩人站了一会儿就走了。

李家人中午饭刚吃完就见门口站着蛮多人的。

王麻子道:“都站在门口干什么,快进门。”

“咱们这么多人吵吵嚷嚷的进去不好吧”,张老头道。

“乡里乡亲的没什么不好的。”

王大凤说完就往里挤。

刘香也道:“没什么不好的,电视买都买了还不让咱们看吗,要真的是这样未免也太小气了吧。”

赵红斌翻了个白眼道:“站着说话不腰疼,这要是你肯定得把门锁的死死的,生怕人占了你的便宜,占别人便宜倒是说的蛮慷慨的。”

“赵红斌,你别以为自己和李明清关系好,人可没把你放在眼里。”

“我又不是钱非让人放在眼里干什么。”

这话怼的刘香哑口无言。

之前李明清救他娘的事他感激一辈子。

况且自己有搞不定的事找李明清也从来不推辞。

当然,他也不是爱贪小便宜的人。

前两个月家里的娃生病,让赤脚医生看没看好,又去镇上的卫生室,还是没好,一直发烧。

实在没办法才去县城找李明清。

李小兰和孩子在县城住了两天。

是住在李明清县城的家里。

要不然每天来回再加上孩子生病可真的吃不消。

要是住院还不知道得花多少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要是别人发达了可能六亲不认,再看看李明清,说句严重的话简直就是来普度众生的。

张翠花叹气道:“想当年要是我家大丫嫁过来,哎——”

张老婆子怼道:“孩子都这么大了,还在想当年呢,就是没这个命,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你急什么,我就随便说说。”

大柱娘提高音量喊道:“消停点吧,成天吵吵也没个够。”

“你还有脸说,你和你儿媳妇刘知青天天吵吵的恨不能把锅砸了,就显着你了。”

“我们一家人爱怎么吵吵怎么吵吵,但你们来人家门口吵吵就是你们的不对了,这不是给人添堵吗。”

李明清一出来就听见大柱娘说这话。

几天不见说话倒是中听了不少。

难得听见她说出这样的话,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随即他又听到大柱娘说:

“麻利的让开,我先来的,竟然插队。”

“死老婆子,你——”

眼看着要打起来,李明清连忙开口道:“乡亲们,都是小事,屋里刚吃饭,大家还是出去晒晒太阳吧。”

“明清,你不会是舍不得让我们看吧。”

“这有啥舍不得的,等会再看。这是我买的就算我舍不得难道大家还想飞私闯民宅非得进门吗。”

李明清神情淡然道。

几个孩子孩子饭桌上吃饭呢。

那张饭桌就占了屋子的一大部分,一堆人进去根本站不开。

周小双不满道:“几天不见还摆上谱了,装什么装,就是混的再好不也是从村里出去的吗。”

李明清没搭理她。

一群人路叽叽喳喳的往外走。

大中午头,太阳晒在身上暖烘烘,舒坦极了。

晒着太阳闲聊几句家常多好。

非得掐两句才行。

吴丽丽凑到李明清跟前,小声问道:“上次托你给成明找活的事还没找着落吗?”

“找活这事得你们自己来。”

“我们天天在村里可没有你有门路。”

他直言道:“没门路,帮不了,闪开,挡我晒太阳了。”

“你这人怎么这样,又不是管你要钱。”

吴丽丽气愤的道。

一肚子意见的周小双凑过来问道:“咋了咋了,说出来让大家伙听听。”

“没咋!”

“搞什么神神秘秘见不得人的事。”

吴立国把她拉到一旁,免得周小双搞幺蛾子。

现在李家这个势头还是少招惹为妙。

过了没一会儿李家三兄弟也出来了。

赵桂英道:“你们仨虽然吃上商品粮,但没有你们四弟明清厉害,都是一个娘生的差别怎么这么大。”

这话说的实在欠妥当。

李明清不惯她臭毛病,有仇当场报。

她不让人舒服她也不必舒坦。

“大娘,瞧你这话说的,你儿子可别和你闺女似的,长大后有样学样不给你养老送终。”

一听这话赵桂英脸色铁青。

“胡说什么!”

“都是一个娘生的,我觉得大差不差。”

王麻子坐不住了,道:“我们老王家的种错不了,以后肯定发达。”

“话说的太早了。”

老两口这才没再说话,免得李明清又说出什么惊天地的言论出来。

他们可是对这小儿子寄予厚望。

年纪大了,以后说不定还得让老李家伸把手呢。

“我看下一步你们几个都要搬去县城了。”

“在那里上班还是住在那里比较方便,放假的时候回来就行,省得来回走。”

“那可不行,老两口怎么办。”

“李家老两口身子骨好着呢,一点也不显年纪,越来越年轻,完全不用担心这个问题。”

“人四个儿子,每个月换一家待接近半年就过去了。”

“这事咱就不用操心了。”

“我看未必,隔壁村子的老头有五个儿子,最后没一个儿子管,躺在床上差点活生生的饿死。”

“听说前两天死了。”

“可惜了,马上过年,好歹把这个年给过去。”

“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啊。”

农闲的时候哪个村里有个什么事不出半天十里八村就全知道了。

一传十,十传百。

李老婆子端着刷锅水出来。

准备去屋后面倒给鸡鸭鹅吃。

她乐呵道:“大家都晒太阳呢。”

“本来想来你家看电视,听说几个孩子还没吃完就没进去。”

“嗐,刚收拾好桌子,大家进去吧。”

一听这话几个老婆子腿不疼腰也不疼,健步如飞的进门。

生怕到时候站在门口看不见。

村长和大队长看见之后无奈的摇摇头。

都觉得新奇。

过两天就没这么新奇了。

李明清坐在那里舒坦的不得了。

怪不得陶渊明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呢。

舒舒服服的还要什么自行车。

李明福过来道:“明清,在家待几天啊?”

“明天就回县城。”

“我和向军还想让你给我俩复习下红宝书上的语录,看来是没时间了。”“这有啥好复习的,你们多看看就行。”

李向军笑着道:“我们俩是临时抱佛脚,要不然肚子里没存货啥也说不出来。”

“你们俩要发表讲话吗?”

“这不马上年底,说是要带我们去镇上认识认识人。免得闹出笑话,还是先提前准备着吧。”

看两人紧张的模样,李明清道:“问题不大。”

“我丢脸倒是无所谓就是怕给村里和我爹丢脸。”

“真的是这样,确实不行。”

“从知道要去镇上见那么多人我的脑瓜子就疼,长这么大仔细想想没去过这么正式的场面,除了之前跟着去看你的颁奖那次,心慌啊。”

李明福深呼吸一口气道:“早上晚上都得上,早去见一面早一天睡好觉。”

“你们咋还搞得跟上断头台似的,实在没必要。等你们去到镇上就会发现差不多都是熟人,想想隔壁村的村长和大队长你们不都认识嘛,都是熟人还紧张什么。”

李向军笑着道:“说的有道理,确实认识。”

“那不就得了,就跟闲聊家常一样。”

“明清,你可算是给我俩吃了个定心丸。”

两人松了一口气转身就进门去屋里看电视去了。

一点也没有刚刚慌里慌张抓耳挠腮的模样。

妞妞和小哲小宏从屋里出来。

“爸爸,咱们去河边溜冰吧。”

“好,喊着妈妈一起去。”

李明清刚起身准备回家喊人就见孙佳雪出来了。

她看见李明清的时候不自觉的松了一口气。

刚刚几个人拉着她问东问西。

有种要把祖宗十八代问清楚的架势。

“明清哥,我可算是出来了,家里比过年还要热闹。”

“也就是一时新奇,咱们一家人去河边溜达溜达。”

妞妞一边走一边唱歌。

唱的国歌。

最令李明清没想到的是小哲和小宏竟然也会唱。

“你俩跟谁学的?”

“收音机里啊,每天早晨收音机里都会唱这首歌。”

“不错嘛。”

果然小孩的教育得从小抓起。

新脑子就是好使,随便听两遍就会了。

“之前教过你们的古诗还记得吗?”

“记得!”

紧接着小哲和小宏异口同声背道: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

一字一句,没有半点卡克的把一首《水调歌头》完完整整的背下来。

孙佳雪称赞道:“真棒。”

“是爸爸教的好。”

“我教的好,你们也聪明。”

他算是放心了。

哥俩从小就跟在牛牛的屁股后面,潜移默化中把她好的学习习惯学了一大半。

以后上学成绩差不了,省心了。

喜欢穿越六零,惊现系统,玩转年代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穿越六零,惊现系统,玩转年代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