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三国:当不成谋士我只好四分天下 > 第402章 虞仲翔谈论大治,程德枢挑剔出身

所谓人生境遇,各不相同。

庞德到了建业,受到礼遇。

而孙权听说唐剑派了虞翻前来接亲,顿时心里那股火气就上来了!

孙权的愤怒,通常可以体现在相貌上。

你只要看他的胡须比较炸,那么孙权就是生气了。

但是他的胡须比较顺滑那天,就说明他的心情也是顺滑的。

孙权手按腰间的长剑剑柄,从桌案后面站了起来,然后拔剑刷的一声,砍下桌子的一个角!

然后怒道:“小贼欺人太甚!”

“孤好意将小乔夫人嫁给他,他竟然派虞翻这个叛徒前来接亲,这不是欺我吗?”

“来人,去将那虞翻拿下,给我剁成齑粉!”

室内,左边张昭、顾雍,右边鲁肃、吕蒙一帮人物见孙权如此愤怒,便各自对视一眼。

然后最终由张昭起身说道:

“主公切莫动怒,请听臣一言。”

孙权怒道:“你有何言?”

张昭说道:“主公既然已经定下计策,两家和亲,止息干戈,以过江抗曹为第一要务,就不能因小失大。”

“只要助关羽退了曹操,到时候携大胜之威,仗水军之利,再请关云长派一军协助主公攻打唐剑,那小贼必然不敌,主公便可收复三郡,成就大功也。”

“何以在一个虞翻身上,过多动怒耶?”

“况且,虞翻此人胆小怕事,那小贼既然派了虞翻前来,主公何不传他前来问话?以雷霆之威震之,可探广陵虚实也!”

孙权听后,顿时也才想到这个方法。

既然你派虞翻前来接亲,那我就借虞翻之口,探一探被唐建明那小贼占去的江东三郡的虚实。

于是,孙权摸了摸炸毛的胡须,思考了一会儿,然后点了点头,说道:

“嗯,子布此法不错,来人,速召虞翻前来厅上答话!”

虞翻自从来到豫章,就有些提心吊胆。

伊籍笑着说,可以先去拜见乔国老和吴国太,让这两个人帮你做主,这样孙权就不敢害你了。

虞翻听完心里的大石头落了下来,刚刚与伊籍回到馆舍,还没来得及去拜见吴国太,就听有官员传话,说让他速去大厅相见。

虞翻不禁又有些害怕起来,问伊籍说道:

“机伯先生,吴侯不等我见吴国太和乔国老,就急招我,莫不是要杀我灭口?”

伊籍听后,哈哈大笑道:

“无妨,我同你走一遭,一并去见吴侯,就算看在我的面上,吴侯也不会杀你。”

虞翻这才放下心来,随后和伊籍一起来到孙权的官邸,在大厅外,就远远见到了孙权,还有江东文武群臣。

大厅之上,皆是虞翻以前的同僚。

这一次,他却是以叛变者的身份重新回到了这里。

顿时一种难言的感受蔓延上来,让他不敢往前走去。

伊籍又对他说道:

“仲翔,食君之禄,忠君之事。”

“你跟随吴侯战败而投唐侯,乃不得已也。”

“今日你是代表了唐侯前来接亲,若如此胆战心惊,既让吴侯看低了你,也有损唐侯之颜面。”

“与其两边都不利,不如坚其心志,尊守一方,如此才能不被人看轻。”

虞翻听后,这才顿时开窍。

对呀,与其畏畏缩缩,让孙权嘲笑,让众人看不起,还不如索性豁出去,我虞翻就是投了唐侯了,唐侯能用人,而且我待遇比你们这里高了三倍,怎么了?

伊籍几句话,就让虞翻找回了信心。

他连忙对着伊籍行了一个礼,说道:

“多谢机伯先生提点,若无先生当头棒喝,我险些坏了大事。”

随后,一振衣袖,整理了一下一下仪容,随伊籍一同进入到孙权的会客大厅。

左右两边,文武群臣端坐。

主位上,孙权的眼睛放射出如傲然的光芒!

虞翻虽然有了心理建设,但是仍然不由自主的四处张望。

两边名士都窃窃私语起来。

那声音,就像是在讨伐他的道德一样,让虞翻心里又是一紧!

反观伊籍,却大步如风,丝毫不受影响。

二人来到中央,伊籍便上前说道:

“吴侯,幸不辱命,我已经说服唐侯答应了这次联姻,他也已经写下文书,保证在吴侯去往合肥期间,不起兵来攻东吴三郡。”

“今,有文书及唐侯和我的签字在此,请吴侯过目。”

伊籍拿出文书,递了出去。

一个官吏过来接过去,然后小跑着呈给了孙权。

孙权展开文书,仔细观看一遍之后,便折了起来,压在桌案上,说道:

“机伯先生此行,为孙刘联盟立一大功也!”

“只是,孤有些想不明白,既然唐建明答应了联姻,又为何派虞翻前来接亲?”

“虞翻乃背主之人,今又复让他见我,莫非是有意羞辱孤?”

虞翻不能答,但是伊籍却代为回答道:

“吴侯此言差矣。”

“唐侯是考虑到,虞仲翔乃东吴人士,熟悉江东风俗,又是吴侯旧部,今让他前来接亲,乃是为图一便利,免得失了礼数,仅此而已。”“至于羞辱一说,我伊籍以性命担保,并无此事。”

孙权见伊籍在帮虞翻挡枪,自己也攻击不到他,于是便直接绕过了伊籍,向虞翻问道:

“虞仲翔,你背叛了孤,转投唐剑,如今又以使者之名而来,是不是诚心羞辱孤?其中有何深意?如实说来!”

孙权说着,拍了一下桌子!

让虞翻小小的惊了一下!

但是,虞翻素来能言善辩,又经过伊籍的安抚和心理建设,此刻的他,已经没有那么怕了。

随即,他向前一步,拱手说道:

“回吴侯,虞翻此次,仅为接亲而来,至于其中原因,机伯先生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虞翻这句话说完,周边众人也都窃窃私语起来。

有的在骂虞翻背主求荣,有的则在骂他没有名士该有的风骨。

其余一些,口风甚杂,听不出什么端倪。

孙权听后,见没能震慑到虞翻,不免有些不高兴,然后继续问道:

“那么,你投了唐建明之后,身居何职啊?”

“比起在孤这里,是好还是坏?”

虞翻也不用思考,照实回答:

“不敢欺瞒吴侯,下官现在唐侯麾下,任礼曹一职,俸禄相比于当初在吴侯处,多出三倍。”

“三……三倍?”

经过虞翻这么一说,所有人都惊愕了!

都知道唐建明生财有道,使得广陵商业流通,船运发达。

乃至于徐州的治所彭城都远远没有广陵的商业体量。

可是谁也没有想到,这唐建明出手竟然这么阔绰!

民间都说唐剑那边百姓生活更好,看来所言不虚啊!

听着厅上众人又开始窃窃私语,孙权眼珠一转,发现自己的审问没有震慑到虞翻,反而让麾下幕僚都开始惊讶起对方的待遇了!

这可是大大的失策了!

不但没有震慑和羞辱到虞翻,反而有些自取其辱了。

于是孙权只好岔开了话题,再问道:

“唐建明经营三郡两年,与孤当时,有何不同?”

虞翻回答道:“江东三郡,经过我主唐侯两载经营,以商补农,鼓励通商;均田免赋、鼓励耕种。两载过后,如今江东三郡已经焕然一新,百姓殷实,商家富足。岁无水旱之患,民无饥寒之忧;田间识字成风,四方名士来投。”

“可谓是天下大治之象也!”

“嘶……”

众人一听虞翻的描述,顿时也纷纷震惊起来。

但是这次的声浪却没有前两次职责虞翻那样大!

因为作为地方豪族,他们的天性总是趋利避害的。

不用虞翻讲,他们也早就暗中打听过了江东三郡的情况了。

与虞翻所说的情况基本上一致。

所以没有多少人觉得惊讶。

但是孙权却觉得异常惊讶!

想起他在建业时,虽然江东处于鼎盛时期,可是却远远没有达到像现在一样的繁荣。

可是唐剑只用了两年,就将江东的三个郡从战争的泥潭里迅速恢复到大治之象!

这是何等的手段?

这岂不是也就意味着,自己和那唐剑小贼比起来,什么都不是?

“胡言乱语!”

虞翻刚刚说完,旁边名士大儒堆里就有一人跳了出来,指着虞翻骂道:

“背主之贼,焉敢在堂上大言不惭?”

虞翻和伊籍转头看去,发现此人正是程德枢。

程德枢被唐剑像丢垃圾一样扔还给了孙权,而虞翻却受到重用,如今又听虞翻说他的待遇是这里的三倍,所以心里就开始不平衡起来。

同样是名士,而且他还是大儒,凭什么这个虞仲翔能够获得那么好的待遇,自己却被扫地出门?

所以当他听到唐剑管辖的地区有大治之象时,他就忍不了啦,跳出来指责虞翻。

“那唐建明出身不过是邓城一小卒,白身而已,并无世家,也无传承,何敢妄论天下大治?”

“我们吴侯继承父兄两世基业,执掌江东与曹操争天下,都还谦虚自守,不敢说天下大治,他唐建明一窃土小贼,何德何能,敢揽大治二字?”

虞翻只是抬起眼皮看了一眼,发现这程德枢无论从语气还是表情上,都写着不服二字。

虞翻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

他以前代表江东,和诸葛孔明对过一场,结果一个回合就直接败下阵来。

如今他代表的是唐剑,可不会再出那样的洋相了。

于是虞翻说道:

“所谓大治之象,就是文治武功,对外征战取胜,对内安定富足。”

“纵观我主唐侯起兵创业以来,未尝一败;曹公亲任镇东将军,广陵太守。后又封许田侯,不到半年改封平安县侯,此等功业,天子亲封,曹公盖印,天下人都承认,难道你程大人不承认?”

“而我主取得三郡之后,立刻均田免赋,与民休养生息,发放稻种,教授生产要术,另有农事五要一书传世,可活天下万民,如今三郡之地粮食丰足,府库之中阜如山积,街上连乞丐都很少见,这难道不是大治之象?”“还是说非要穷兵黩武,搜刮完百姓家中的最后一粒粮食,弄得流民四起怨声载道,才算是大治之象?”

程德枢没有想到这个虞翻加入了唐剑的阵营之后,攻击力就立刻变得这么强!

随口一顿怼,就让他压力不小!

经过刚才一番论述,唐剑的能力,确实远远超出孙权。

程德枢这一次反击,不但没有驳斥到唐剑,反而更加坐实了孙权的无能。

而坐在上面的孙权脸色已经黑了下去!

这就让程德枢有些汗颜,于是他强行打起精神,再次将辩论的焦点转移到唐剑的出身上。

然后对众人说道:

“也罢,老夫承认,唐建明确实有些奇技淫巧。”

“只是,他一个邓城小卒出身,并无根基,仗着一些奇技淫巧小人得志,难道就能与咱们吴侯相提并论了吗?”

“你虞仲翔好歹也是一方名士,却弃明投暗,放弃了大好前程,反而去投了一个士卒出身的窃土小贼,如此本末倒置,颠倒黑白之举,当真令人笑掉大牙!哈哈哈哈……”

程德枢说完,也有一群人跟着笑了起来。

但是许多人只是附和着笑一下,并不是真正发自内心的笑。

因为他不说还好,一说这个,就显得孙权更加废物了!

那唐剑凭借着自己的能力,一步一步成为了足以平分江东的诸侯,现在就连吴侯都必须要将小乔夫人嫁给他,以换他不要来攻打豫章。

而咱们这位吴侯,承父兄基业,可以说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一上来就拥有整个江东!

但是他不但没有开疆拓土,反而将父兄留下的江东六郡丢了一半!

要不是刘备及时返还了荆州南部的三个郡,孙权此刻,只怕是要将六郡都败干败净了。

并且,程德枢的出身论如果放在以前,可能会有点优越感。

可是自从诸葛孔明舌战群儒之后,虞翻也学到了他的精髓:

“程大人,我要提醒你一句。”

“高祖皇帝出身也不过是区区亭长,如今纵横西川的刘备,也曾织席贩履。”

“就连那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孟德,也是宦官之后,但是这些人,却掌握了天下的命脉。”

“由此可见,以出身论高低的论调,实乃小儿之见,我原以为程大人在唐侯处未被录用,回来之后肯定会发愤图强,没想到两年过去,程大人的水平依然如此之差,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喜欢三国:当不成谋士我只好四分天下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三国:当不成谋士我只好四分天下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