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铁血残明 > 第四百四十章 威县

铁血残明 第四百四十章 威县

作者:柯山梦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1-10 08:52:20 来源:书海阁

十二月十三日午时一刻,临清州下堡寺。杨光第穿着一身皂隶服,在寺庙西北角的一口深井旁边提起一桶水来。水流哗哗的洒在井沿上,杨光第跳了一下脚,差

点被湿了鞋子。这里地处临清西部,下堡寺是附近着名的寺庙,初建于唐代,下堡寺的北面是通往山西的官道,寺庙南方是临清本地的大道,通往西面的摇鞍镇,由于历史悠久

又交通便利,这里的香火一向十分兴旺,周遭也形成了一片市镇。寺庙周边有数十口水井,供应聚集的香客和行人,此前清军的左翼军攻临清不下,就从此处经过,清军短暂停留后就去了威县。很快就有僧人回到寺庙中,但周

边仍很不太平。清军左翼军驻扎在威县,设了十多处营地,临清也是官军云集,高起潜的辽镇到达后,临清总兵力多达五六万人。下堡寺就处于两地之间,主要是明军去往威县打探,以确定清军的行动方向,两日之前有一支辽镇骑兵去了更西面的摇鞍镇,规模比较庞大,骑兵数量就上千,

还有随行的辅兵两千多人,不像是寻常的哨探。

确定清军往西移动后,游骑兵也从初家圈渡河,顺着官道往西打探,游骑兵局的百总留在十八里铺,重点哨探威县方向,清河和馆陶也各分派了一支小队。但越往西辽镇的活动越频繁,游骑兵不方便直达前线,至今没有与清军交战,路上遇到一些明军探马查问,游骑兵一律说是来自南直隶徐州的马快,属于地方衙

门派来打探的。因为剿流寇的时候各地吃了情报不足的苦头,州县衙门都喜欢自己派探马在周边打探,山东一些州县也确实派了马快在临清活动,只是没有游骑兵那么深入,所

以那些明军并未起疑。由于清军没有移动,所以位置比较清楚,从这些明军口中得知清军有十余处营寨,每个营区都很庞大,里面不但有清军,还有大量被掳掠的百姓和牲口,清军到

现在仍驻扎在威县县治附近,不知在等待什么。到下堡寺的是杨光第所在旗队,寺庙里面能居住,但院墙颇高出口又少,容易被人围困,旗总选择在官道北面一个残破宅院驻扎,但那里的水井里面被抛了尸体

所以杨光第只能到寺庙打水。官道上突然一阵密集的蹄声,杨光第赶紧放下水桶,躲在水井不远一棵大树后,蹄声逐渐逼近,杨光第心头发慌,他在官道南侧,坐骑没在身边,如果来的是建

奴,自己连逃命的机会都没有。他探出头去,只见大约两百多骑兵沿着官道疾驰,服装看上去是前面经过的辽镇兵马。这些辽镇兵打着马从官道疾驰而过,连停下来喝水都没有,有一副弓插掉

落在杨光第不远的官道边,这些辽镇兵也不捡拾,头也不回的往临清方向去了,完全不顾及马力,一副匆忙的模样。后面又陆续过去几十骑,官道上暂时又安静下来,杨光第提着两个水桶来到官道旁,左右看了看官道上没有行人后,将弓插捡起挂在身上,然后立刻越过道路,

快速跑进了宅院。

外院中聚集了十多名身穿皂隶服的游骑兵,他们都准备好了兵器,马匹也是备妥的状态。旗总接过杨光第身上挂的弓插,翻看一下发现上面有辽镇的标记,弓身上的胶是保养过的,并非是不堪用的装备,旗总朝着外面看了看骂道,“这些辽镇兵逃命么

这么好的弓都不要了。”

话音刚落,外面官道上又传来蹄声,没有上次那么密集。

众游骑兵又开始准备,旗总探头看了看道,“自己人。”

五名骑手从西面飞奔而来,身上都是皂隶服,有的在外面又套了一层棉袄。

领头的伍长跑进院来急切的道,“辽镇和山永的兵马沿大路来了,摇鞍镇方向的辽镇逃命一般的,连营帐都没收拾。”

“是不是建奴调头回来了?”

伍长摇摇头,“说是卢都堂带着宣大兵跟建奴打仗,宣大兵败了。”院中顿时哗然,这里的游骑兵有一半都参加过滁州战役,卢象升一举击溃众多流寇,给大家都留下深刻印象,此前清军往西移动,游骑兵也以为是卢都堂得胜,

逼迫清军合营,没想到突然接到这样的消息。

旗总愣了一下,“就是威县鞑子打败的,还是西路的鞑子?”

“不知道,反正各家都在往临清跑,家丁跑在前面,那些营兵也顾不得了,营帐啥的全都丢下不顾,跟在后面跑。”

“宣大兵败了,他辽镇又没败跑个什么劲。”

旗总刚骂完,外面又响起蹄声,他在门前探头看去,大路上连绵不断地骑兵,许多人的头盔已不见了,他们连旗帜都全部卷着,不知是哪个将官属下。众游骑兵互相交换着眼神,他们之前接到的消息,是宣大军有约三万人,卢象升带领的三万边军都败了,那还有哪个营伍能当鞑子一击。前面的辽镇都跑了,自

己这点游骑兵留下来,即便查探清楚了也没有作用。杨光第呆呆看着众人,然后又看看旗总,满脸的茫然。旗总扫了众人一圈,过了片刻之后不容置疑的道,“辽镇的人走了,所有军镇都走了最好,建奴就不会防备了。游骑兵本就是踏白之人,别人走了我们偏去。有一

个旗队在摇鞍镇了,咱们往威县北面去,把鞑子动向查探明白。”

……

十二月十四日傍晚,西边的光亮逐渐暗淡。

威县东北方三十里铺,这个以前围绕递铺形成的小市镇一片残破,最近几天没有下雪,大地成了黑白相间的斑驳,地面上的各种脚印重重叠叠,根本无法分辨。

“余二哥,来了三个骑马和两个走路的,边军装扮,外袍带毛领。”

一个屋顶垮塌的草屋里,杨光第趴在泥胚墙边,从一个破洞观察外边的道路。

余老二凑到另外一个破洞前,只见外面的官道上三个人影,他们间隔颇远,小心翼翼的沿着道路进入市镇。

三匹马都没有精神,显然是走了不短时间,三个骑手不停的扫视着道路两旁的废墟。

余二哥低声道,“第一个有辫子,是鞑子,用你火铳打。”

屋中另外几个游骑兵拿起身边的腰刀和短柄斧,准备好交战。

杨光第低声道,“辽镇也有鞑子,别打错了。”

他们的小队今日才到达此处,一整天没有遇到建奴的骑兵,但对游骑兵仍然有用。清军的营地在县治附近,他们一定会在营地周围派出大量哨骑,掌控战场的情报优势。建奴悬师入寇,人马要跟着营地走,哨骑一般不会离营过夜,按照哨骑的

行程,来回一百里能办到,今天没有碰到建奴哨骑,说明超出了他们的侦察范围,寻常判断清军大营位置在五十里之外。

但旗总认为清军营地在五十里内,是因为他们冬季长途跋涉后马力不支,所以减小了哨探范围。

旗总打算晚上就住在三十里铺,从这个方向继续接近二十里,明天与建奴的斥候交战。游骑兵也是刚到不久,在市镇的东北角安顿下来,如果有情况这个方向也好跑,寒夜里面散兵生存能力并不强,而且建奴还不熟悉道路,所以他们夜间活动的可

能不大,出门哨探的建奴此时也已经返营,杨光第已经在收集柴草,准备点火取暖,没想到天快黑了还有骑马的人来。

三个骑手走到了市镇中间位置,距离杨光第他们藏身的东北角还有点距离。余老二拿过一把蹶张弩,这把蹶张弩是从远哨队借来的,他们在初家圈遭遇了清军,对敌人的披甲率有了重新认识,特别是领头的白甲兵,旗总认为那名白甲兵

有两重或三重甲,靠弓箭是无法破甲的。

杨光第的那把鲁密铳成了旗总关注的重点,每天都要问一遍,休息的时候就要杨光第练习装填,途中没有地方增加鲁密铳,只能问远哨队借了一把蹶张弩。

余老二用脚踩住脚蹬,缓缓开始上弦,弩身发出轻微的嘎嘎身。

外面中间的那个骑手突然往这边看来,杨光第连忙闭上眼,缓缓从洞口退开。

中间的那名骑手一直看着草棚的方向,杨光第在占据优势一方,竟然口干舌燥,感觉已经被他发现了。正在此时,外面一声惊叫,接着就有人奔跑,杨光第再看去时,只见两个百姓模样的人从街市中跑过,往北跑进了一条巷子,三个骑手立刻打马追了过去,叫喊

声一路蔓延。

哭喊声传得很远,在街市中回荡,余老二挥挥手,几人走出草棚,旗总带着几名游骑兵也出现在街中,他们跟着哭声尾随过去。

小巷中有一个客栈,店幌跌落在街沿石上,哭声正是从里面传来的。

“求兵爷饶过,我们还有家小父母,都指着我们逃得性命回去养活,求兵爷饶命啊。”

一个有点怪异的北方口音吼道,“松手!”

“兵爷留下点吃食,不然饿死了也回不了乡……啊!”

那百姓一声惨叫,杨光第微微抖动了一下,他跟在余老二的身后,接近了大门。

一个沧桑的声音道,“你不松手现下就死了。”

百姓嚎哭两声,怪异口音嘿嘿笑了两声,“就给他手上一刀,不死人。”

此时百姓的声音又响起来,是沉闷的啜泣,那沧桑的声音问道,“这里是何处地方了?”

百姓应道,“威,威县东边。”

“离临清还有多远?”

“骑马还走一日就到了。”

里面沉寂了片刻,只有百姓的呻吟声,那沧桑的声音终于道,“你们自去投辽镇,我不去了。”

余老二回头看了杨光第一眼,回头走到了门边位置。

里面怪异声音问道,“那老秦你去哪里?”

“不知道。”老秦咳嗽了两声,“何时死了就干净。”

“你不回宣大去杀鞑子么?”

“没人真想杀鞑子,真想杀鞑子的都死……”

里面突然说话停顿,传来抽刀的声音,显然是发现了外面的情况,旗总大喝一声,带着游骑兵冲入客栈。杨光第跟在最后,冲进去之后只见躺着两个人,地上散开着一个包袱,旁边还有一滩血,那三名骑手手执腰刀退到了墙角,中间就是方才凝视草棚那人,他满脸的皱纹,漠然的看着面前的游骑兵。

喜欢铁血残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铁血残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