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铁血残明 > 第四百九十四章 未定

铁血残明 第四百九十四章 未定

作者:柯山梦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1-10 08:52:20 来源:书海阁

午后的王庄,南面和东面升起无数黑色的烟柱,附近各处营地一片狼藉。原野上烟雾缭绕,各种牲口星罗棋布,其间仍有许多人影在逃窜,这些百姓大多数绕过王村,只有很少一些人直接跑到了村口,跪在地上等着安排。

安庆民夫在王庄周围忙碌,加固边缘的土墙,又尽量挖掘坑洞,还有的在附近收罗牲口。

庞雨则站在村口的一个车架上,远镜中到处都是骑兵在追逐,几个营头的明军分路突击,每个营头又会根据形势分作多股袭扰,清军也会相应的多路拦截,到处一片混乱,明军家丁有很多穿着棉甲,没有套红色的胖袄,远远看过去跟清军外形差不多,很难分辨是谁在追打谁。

明军的突袭造成了清军的混乱,周边的牛录忙于防御自己的营地,无法集结起足够的人马,只能固守等待更远地方的援兵,明军的袭扰范围最远达到七里远。

就庞雨所见近处的情况,小规模交战中明军家丁并不落下风,很多时候还能将清军驱赶远离,双方的战力差距并不明显。

今日清军因为要保护钱粮,越接近营地,他们作战意志更加坚定,只要不是数量差距过大,大多不会主动撤退。这些清军马甲大多都有甲胄,汇聚起来之后优势越来越大,明军游斗的余地减小,逐渐被驱逐出营地周围。

午时过后,周围赶来的清军越来越多,王庄南方的清军也稳住阵脚,组织起成规模的力量,开始驱逐附近的明军,明军骑兵的活动空间逐渐被挤压。

涂典吏的声音道,“大人,骑兵回报,北岸发现约五百大同镇骑兵。”

“大同镇跑到这里干什么?”

“在北岸砍杀逃走的那些百姓,割取人头。”

庞雨神色沉稳,涂典吏仍小心的道,“要不要跟孙都堂奏报。”

庞雨摇摇头,孙传庭对大同镇颇为笼络,对着王朴连重话也不会说,是绝不会管这种事的,去奏报平白当个恶人。

“让辎重队找些山东的民夫,去外面一点叫喊,让那些百姓往西边跑。”

民夫队很快派出人手,那些逃窜的百姓果然对山东口音更信任,纷纷往西面逃去。

庞雨举起远镜,视野中有点模糊,但看得到北岸有大群骑兵。王朴出现在这里,说明他已经放弃袭扰杨村,牵制北岸清军的主力就是大同镇,杨国柱、刘钦、刘光祚这些营头都实力有限,王朴既然走了,那些营头肯定也就跟着溜了,那北岸清军便腾出了兵力。

果然还不到一刻钟,一支数量五百左右的清军骑兵出现在东北方向,南岸局势急转直下。

这一大股马甲赶来后,明军各营骑兵纷纷撤退,周遇吉被两支清军围攻,选择往西快速撤离,南边的李国政被一支清军咬住,不得不跑到王庄外围,靠着安庆营的火炮掩护才摆脱追兵,然后由黄花店渡河撤退,而李重镇不见踪影,庞雨反复用远镜看了几遍也没见到,可能在方才混乱之时就已经先撤离了。

大约一刻钟时间,明军骑兵基本被逐出南岸,曹变蛟的人马是最后撤离的,分成三路过了茨洲渡口后,三路互相掩护,曹变蛟在河岸组织了一次反击,成功与清军脱离了接触。

大同骑兵没有参与战斗,见到清军占据优势之后,立刻便向西撤退了,此时已接近未时,大同镇的营地在武定县城西门,从茨洲过去都有五十里,这一撤退的话,肯定是直接回营地了。

永定河南岸的乱战告一段落,庞雨看了半天的热闹,这种骑兵的游斗看起来混乱又激烈,但无论双方伤亡都并不大,只要估计自己不占优势,这些骑兵就会主动脱离,很少有双方对冲拼命的情况,要追上对方又颇有难度,看着热闹却战果寥寥。

今天还算是各营都卖力了,庞雨能想见平时双方都敷衍的时候是什么情景,难怪每次报的斩级都是个位数。他们打了这么久,可能还没有庞雨攻击王庄那半个时辰的伤亡多。

但骑兵的袭扰拖延了清军大半天,杨村西南方向的清军几乎都没能移动,比庞雨预计的拖延半天还要更好。

等清军收拢各处分散的骑兵,已经是未时三刻,天黑之前清军最多组织一次攻势,只要顶住这一轮,庞雨可以获得一晚上的时间加固防线,清军也会利用夜晚准备进攻。

安庆的一个骑兵局从东村口进入,骑兵络绎不绝的从庞雨面前经过,由于王庄内部地形狭窄,装不下太多马匹,只留下一个骑兵局,陈如烈只能改变计划,带着其余两个局退过了茨洲渡口。

留下的只有一个局,这支骑兵跟清军比较起来十分弱小,但仍能对清军形成牵制。

左侧望哨大声道,“东北方持黄旗东虏七百上下,沿河岸由东往西。”

庞雨转向东面,那里又出现大批的清军骑兵,他们直奔茨洲渡口,过河后向着武定县城方向疾驰,这一大股肯定会追击明军各营一段,以打击明军的士气,确保不会回头来骚扰。庞雨举着远镜扫视,东北方集结了一股六百人左右的大队骑兵,数百名骑兵分作十余股,在王庄周围梭巡,从旗号看混杂有正红旗和镶红旗,还有少量,控制了王庄至河岸之间的地域,南面是三百余正红旗蒙古战兵。

王庄村口飘动着一丈六尺的副将红旗,孤零零的屹立在布满清军的永定河南岸。

周围的一些小股清军朝着王庄围拢过来,试探着越走越近,有一路接近到村口五十步内。

……

未时三刻,杜雷的固山额真红旗来到王庄一里外。

蒙古固山额真旗帜也移动过来,恩格图的额头上被划出一道伤口,不知是弓箭还是腰刀造成的,他丝毫也不在乎,脸色阴沉的的对着杜雷道,“固山额真大人,这里就是布颜的营盘,其他各股蛮子家丁都打跑了,就这一路守在这村子里面。”

杜雷眯着眼睛盯着那村庄,庄子周围的田地中散布着烧毁的车架,窝棚几乎都被烧光了,地面布满各种杂物,村口的道路上还有人影在挖坑,看起来已经挖了小腿深。

村口位置用破烂车架和土袋堆起一个横向的墙垒,就像修在门外的照壁一般,骑兵不能直接冲入村口,要先绕过这道墙垒。墙垒缺口摆放着小型的火炮,炮身在午后阳光照耀下,反射出带着金属质感的光芒,火炮周围偶尔走动的明军全身披挂,

距离村口四十步的位置上,倒着近二十具人和马匹,倒下的位置十分集中,有些马匹还在蠕动,看样子是刚被炮击不久。

杜雷心头涌起一种熟悉的感觉,旁边的霍尔本沉声道,“逮拿的各部明兵交代,这村里便是铜城驿那支南蛮子人马,奴才没让甲兵攻打。”

杜雷脸色变幻,片刻后狠狠道,“叫布颜过来问话。”

身边的戈什哈立刻去带了牛录章京布颜过来,杜雷盯着他道,“怎样的兵马占了你的村子。”

布颜结结巴巴回道,“三千骑兵,中间夹着两千穿亮甲的步甲,不下五千的蛮子。”

“穿亮甲的步甲,还有什么?”

“还有炮……”

他话音未落,杜雷突然猛挥鞭子朝他打过来,布颜惨叫一声,连忙用手挡住脑袋。

杜雷凶猛的挥舞着马鞭,打得布颜惨叫连连,好一会杜雷才停下。

“分明便是三十里铺的蛮子南兵。”杜雷满脸通红,又猛地一鞭抽过去,“午前为何不报亮甲蛮子,不报那小炮,你误多少事!”

布颜缩在一旁,捂着脑袋不敢说话。

霍尔格去过铜城驿,当日带队夜袭的就是他,他在铜城驿的南街感受过对方的火炮,也找被埋伏的甲兵问过三十里铺遭伏的情形,知道那股南兵的战法。

他并不去理会布颜,仔细看了看王庄后对杜雷道,“庄子这头便有上百的亮甲蛮子,还有四门炮,不好打下来。”

“道路从村子里面过,必须要打下来。若是夺不回这村子,后面的车架都过不来。”恩格图脸颊抽动,“那庄子南边还有五个诸申牛录,所有蒙古牛录,敖汉部,收管察哈尔,全都截在后面。”

杜雷盯着眼前的村子,眼神中混杂着凶狠、犹豫和悔恨。眼前这个村子毫不起眼,但这伙明军截断这里,让他无比难受,不攻打这个村子的话,后面所有车架过不去,辎重和缴获物资都要放弃,这是各牛录不能接受的,他回去也无法交代,但要攻打的话,要拿下村子必然会付出极高的伤亡,光靠正红旗很难承受。

“在那铜城驿时,我就说合兵灭了这股南兵,都不听我的,大将军还说……”杜雷说到这里停下来,岳托已经死了,现在说他坏话,传出去就是天大是非。

霍尔本岔开道,“我绕着村子看了一圈,不下五百的亮甲蛮子,眼前这点人马打不下来。”

恩格图又道,“还进去了两百蛮子马兵,两头得留马甲防着他们冲出来。”

杜雷闭着眼睛,在盘算需要多少兵力,此时戈什哈头子凑过来道,“报主子,费扬古贝子到北边河岸了。”

杜雷睁开眼睛,拉着马头转了一圈,“我先去见费扬古贝子,只能请他调各旗甲兵合攻,调来必定是明天了,霍尔格你领巴牙喇四十人并马甲三百,即刻往西去一趟,西边有辽镇的人,见到出营的就打杀回去,免得他们明日过来坏事,恩格图你带剩下人马围住这村子,严防两头的村子,晚间多布伏路军。让各牛录将制盾车的包衣调来,今晚要赶制百辆出来。”

两人分别应了,杜雷恨恨的道,“在铜城驿就不该让他们活命,这次一定要让这些南方蛮子一个不留!”

……

北边的清军骑兵号音连响,很快便汇集成队,庞雨仔细观察,清军骑兵显然也是训练有素,指挥体系简单又高效,成群结队的清军看着极有威势。

此时王庄里跑出十多个安庆民夫,他们提着刀具跑到那些死伤的清军旁边,蹲下就开始砍割首级。墙垒后的安庆兵高声鼓劲,气氛顿时热烈起来。清军发现之后,派出一些散骑作势毕竟,有七八个民夫扭头就往庄内跑,剩下几个民夫不为所动,还有两人把割下的人头高举起来,对着清军挑衅,激起墙垒后更热烈的喝彩声。

清军骑兵忌惮火炮,没敢继续逼近过来。

庞雨也看得精神大振,他们是被包围的孤军,最需要这样的鼓舞,他正在想怎么提高士气,没想到靠几个民夫就做到了。

待那些民夫返回后,庞雨跟着跳下车架来,下面的吴达财伸手虚接了一下,等庞雨站稳后立刻道,“禀大人知道,这些砍首级的民夫都是好汉,属下想先记下名字,招兵时优先招募进来。”

庞雨赞许的道,“吴总文书官考虑周全,车马河时也有民夫参战,但当时未曾记录明白,后来招兵时都说自己砍了流寇,最后弄成一笔糊涂账。”

庞雨并未提侯先生的名字,但当日带着民夫反冲锋的时候,就是侯先生带着文书官就在旁边,只有少数文书官参与了冲锋,没参加也罢了,这些方面也没考虑到。

吴达财连忙谦虚了两句,庞雨转向旁边的涂典吏,“等天黑了派塘马回武定,跟孙都堂回报此处情形,鞑子今日可能来不及进攻,但明日一早会调动大军围攻,安庆营定会死守王庄,请孙都堂明早调遣各部继续破袭两岸鞑子营地,务必全力牵制鞑子,能否大破东虏在此一举。”

……

深夜的武定县衙,孙传庭大步走进县衙大堂。

大明朝的州县坐堂官并非都是陈弘绪那种愣头青,武定知县不但放京营和陕西抚标入城,还将县衙让出给首辅使用,刘宇亮就住在县衙的客馆。

因为每天要给兵部奏报战况,勤王军的幕僚晚上都在加班,知县把大堂挂满灯笼,到处亮堂堂的,让刘中堂的心情也亮堂了不少。

孙传庭满面风尘,但神情颇为振奋。他直接到了退思堂,见到了桌案前的刘宇亮。

他还没落座便喊道,“刘中堂,今日永定河南岸大胜,各营击破东虏营地七处,解救百姓不下万数,阵斩东虏数百。”

刘宇亮抬头看看孙传庭,却并不为所动,“伯雅啊,那万数百姓都在何处?数百东虏首级又在何处?”

孙传庭微微一愣,但也不生气道,“百姓大多自行逃走,但过河后被抚标收留的便有五百多,可以推知不下万数,明日中堂大人可亲手放归,斩首各营都有,粗粗估算便有数百。”

“怕不是自行逃走,倒是被各营借了人头去,今日带回首级确有数百,兵部来的差官点验出东虏西虏合计不过三十余级,这是皇上要过目的,万来不得半点轻忽,老夫奏报今日战情,亦是按此数。”

刘宇亮说完微微摇头,今日各营得了不少首级,李重镇就送来两三百个,随来的兵部差官只认了九级,西虏三个,真夷六个,放在平日也算是大胜了。不过此前庞雨报了一百多的斩级功,今天只报出三十多级,刘宇亮没看上也正常。

孙传庭耐心道,“安庆奇兵营截断东虏北上大路,后面几日间当还有更多斩级功。”

“这道路嘛到处都是,你截了这条,他便走别条,从沧州、青县便开始截,一路截到天津卫了,也没见截着鞑子,你此时报说截住了,说不得过两日鞑子走他处过了,甚或反把安庆营陷了进去,到时又怎生跟皇上奏报?老夫以为这等未定之事,还是不说也罢。”

孙传庭呆坐了片刻,放弃了跟刘宇亮辩论的打算,打仗这种事情,跟他解释不清楚。

刘宇亮此时递过一个奏本,“除了战守情形之外,老夫这里还有一本,今日要发给内阁,请伯雅先过目。”

孙传庭连忙双手接过,他们每天都要以各自名义给京师发回奏本,互相写的奏本很多时候要商量,特别其中的数目和事件都要反复印证,以免互相矛盾又被内阁和皇帝批驳,常常为了奏本忙到深夜。

所以孙传庭并未多想,以为还是核对内容和数据,跟平日奏本并无区别,他拿在手中仔细看了片刻后,神情渐渐凝重,身体慢慢的坐直,眉头越皱越紧。

看到最后孙传庭猛地放下奏本,急急喘两口气之后转头看着刘宇亮,“刘中堂这是何意!为何此时弹劾各营武官?”

刘宇亮理所当然的道,“各营各将,有阳奉阴违坐望养寇的,有听令不听调的,有跋扈妄为的,还有那恃功倨傲的,鞑子凶恶如此,若不对将官加以鞭策,如何可与东虏一战,又如何解救被掳的万千百姓。”

“刘中堂为何非要选在此时,一本之内弹劾将官六人,大多都是今日突袭东虏建功的,刘光祚、曹变蛟、刘钦、李重镇、李国政……”孙传庭说到激动处,忍不住呼的站起身来将奏本一把拍在桌面上,“甚至血战阻敌的安庆副将庞雨也在弹劾之列,这是什么道理!”(注1)

……

注1:历史上刘宇亮突然弹劾勤王军诸多将官一事,发生在二月初五日晚,事件中孙传庭和刘宇亮矛盾公开化,而刘宇亮首鼠两端,闹得自己里外不是人不说,事件最后弄得一地鸡毛,严重打击勤王军本就不多的士气,又损了朝廷的脸面。

喜欢铁血残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铁血残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