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铁血残明 > 第五百一十五章 联盟

铁血残明 第五百一十五章 联盟

作者:柯山梦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1-10 08:52:20 来源:书海阁

“周延儒老先生。”

庞雨跟着低声重复了一句,他跟周延儒没有打过交道,他来到桐城的时候,周延儒就已经被罢免,很少听人提到这个名字,后来阮大铖向他介绍冯铨,暗哨司整理了冯铨的完整资料,里面出现了周延儒的名字,并作为重要人物备查。

周延儒是宜兴人,曾任内阁首辅,与冯铨是儿女亲家,同时又是张溥的座师,复社和阉党两个方面都可以接受。

“吴先生方才说,虞山先生也是赞同的?”

吴昌时微微一愣,随即笑了笑,庞雨能问出这句话,显然对朝中形势是了解的,并非只是个盘踞一方的军头。

他想想之后道,“庞将军明鉴,虞山先生没有反对,也没有说赞同,此事冯老先生可以居中调和,集之(阮大铖)正在安排三位见面,几位先生满腹经纶,必定不会为了小节而误了大义。”

庞雨点头表示赞同,根据他看得备查信息,钱谦益和周延儒之间原本是政敌。

崇祯初的时候,钱谦益准备入阁,当时的钱谦益风华正茂,得到了东林的大力扶持,一旦入阁之后极有可能成为首辅。

周延儒和温体仁对这个强劲对手颇为忌惮,立刻对他进行阻击,翻出了科举舞弊案来,一番穷追猛打之后,钱谦益的政治前途就此断绝,只能回到南京当民间文首。

这些年来钱谦益在东林内部的影响力却越来越大,所以温体仁再次打击东林时,仍选择了钱谦益作为目标,但即便斗垮了温体仁,钱谦益已然没办法复起,因为皇帝对他已经坏了印象。

所以对钱谦益来说,周延儒其实是断绝了他政治前途的对手,冯铨也是东林一力打倒的阉党,表面上都是仇敌。但作为政客而言,敌友都是随着形势变化的,周延儒是他们目前能找到最合适的人选,钱谦益也未必不能接受。

按吴昌时所说,钱谦益目前是没有反对,但并未最后表态。在去年的大案中,钱谦益能全身而退,冯铨起了不小的作用,钱谦益在过程中实际体会到了阉党的能量,他愿意跟张溥和周延儒谈,就是要确定自己的利益。

现在张溥组建的这个联盟,张溥代表着把持科举的复社,在民间士子中有强大影响力,冯铨就代表逆案中定罪的阉党,与宫中内官的关系密切。

钱谦益就代表朝中根深蒂固的东林派,他们在朝廷和地方官场都有广泛和庞大的人脉。

周延儒有孤臣的人设,又曾经当过首辅,他一旦复起成功,也就只能是首辅,所以吴昌时谋划的时候,就是直接朝着首辅去的。

有政治联盟支持的周延儒,就不是刘宇亮能比的,至少朝政会平稳得多,

吴昌时就像这个联盟中的承发官,在京师不过一年多,他已经将对立的三方调和好,并且确定了能代表三方利益的。

跟他们比起来,庞雨并不能代表某个派系,实力也仅限于安庆营,吴昌时找到他参与这个联盟,因为庞雨小有名气,是复社能找到的最适合的军头,作为这个联盟中的打手存在,以辅佐其他几位大人的边才,实际地位与其他几方无法相比。

但现在又经过了宿松战役和勤王之战,庞雨不仅仅是名望,更证明了超过一般军头的实力,尤其是他能正面击败清军,这是多年来未曾出现的官军,以吴昌时所见,庞雨在这个大堂中颇受拥戴,似乎不能再把他放在以前的地位。

只片刻间,吴昌时已经转过了许多念头,他停顿了片刻对庞雨道,“斩将功务必要争到将军身上,此事便交给吴某来办,将军只管小心应付鞑子。”

庞雨连忙道谢,他此时已经感受到这个联盟带给他的好处,以他目前在京师的根基,完全无法对高层的决定产生影响,而有吴昌时出面,就省了他大量的精力。

如果周延儒真的能重回首辅,这个联盟同时掌控了内阁、京官、地方官、士绅、民间舆论,还加上庞雨的武力支持,办事就会更加顺畅,对银庄和船行的发展都大有裨益。

“鞑子势大,皇上给兵部的意思,要再斩三五千级,庞将军已有战功,就未必要再去冒险了,打鞑子打流寇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留此有用之身才能造福天下,将军也要为大义弃小节。”

庞雨原本也没有打算再去拼命,从杨村北上的时候他就只剩下五百多人,最近几天雨雪交加,又有三十多人的伤病造成的减员,只能留在蓟州城里面,剩下四百多人里面也有两成带病,连炮兵都只能凑五个炮组,他现在绝不会再去跟鞑子拼命。

据他所了解的情况,秦军、宣大、辽镇也差不多,各部都有大量减员,经过一冬的跋涉和作战,马匹和人都到了极限,所以沈迅即便逼迫,效果也不会有太大区别。

正要答应的时候,一个孙传庭的赞画到了堂上大声道,“鞑子占了青山口,孙都堂将令军议取消,各将官回营准备开拔三屯营。”

堂中顿时一阵骚动,青山口去年九月被清军左翼轻松夺取,清军入边之后,蓟镇又重新占据,恢复了防线完整。现在官军云集蓟州,鞑子竟然在眼皮底下又再次攻克青山口,这些边关重镇按道理是极难攻克的,但在清军面前就跟去个集市一般容易,都夺下关口了大家才知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三个总督总监和祖大寿一直没露面,庞雨猜测他们在后堂开小会,可能也有沈迅参加,必定是不欢而散,所有将官已经汇集在这里,再急的军情也可以先部署再开拔。

唯一解释就是几人完全没谈拢,没有什么好说的,仍然只有各打各的,也就不必一起谈协同了。

勤王军的将官围聚在一起,不停往这边看来,大概等着庞雨商议。

庞雨转头对吴昌时道,“吴先生还要去三屯营吗?”

“吴某是想去的,只是同来的科道怕是不会去了,吴某不能特立独行。”吴昌时停顿一下道,“将军是钱老先生的学生,鞑子出边之后,庞将军回信地之前先与冯老先生见一面,正好有些要紧口信带回,将军回到南边,与跟三位先生都见一面,国家糜烂如此,各位先生不可养望林下,周老先生能早些复起,天下之福也。”

吴昌时满口漂亮话,其实就是要早些运作周延儒的事情,此事是他一手促成,成功之后自然也是他得利最大,所以必定很积极,庞雨知道这个联盟快要成型,参与的人都希望在朝廷的权力分配中分一杯羹。

当下对吴昌时拱手道,“必定如先生所愿。”

……

三月初三,三屯营以东六十里,庞雨站在河岸上,举着远镜观望对岸的清军。

对面大约有两百名马甲,这些清军的状况也不比明军好多少,大多数马匹十分瘦弱,只要一停下时,骑手就赶紧下马,以防止马匹损耗过度。

从他们的旗号看来,确定是镶黄旗和正白旗各一部,确定是清军左翼的前锋,在他们后方的道路上,能看到络绎不绝的人车队伍,正通过山口前往太平寨方向,清军开始出边了。

清军的行动远不如之前迅速,他们在迁安逗留良久,没有攻击任何城池,拖延了十天才出边。

“孙都堂转来塘报,沿边各关口出现数股东虏,各在数百至千人不等。”

庞雨接过涂典吏递来的塘报,总共有五份,是青山口附近各个关口送来的,从冷口一直到喜峰口都有。

“边外的鞑子接应来了。”庞雨把塘报还给涂典吏,对面的清军虽然灰头土脸,但整体的协同仍远在明军之上,人数越多优势越大,现在口外的接应也是虚虚实实,让明军无法判断到底从哪个口出边,能有效分散明军兵力,现在孙传庭必定十分为难。

即便庞雨现在看到清军的前锋,也无法确定清军一定会走青山口,或者清军会同时从多个关口出边。

而汇集之后的明军反而更加混乱,两个总督加一个总监,属下光总兵就近十个,副参游更是难以计数,三个方面互不统属,连行军都会争抢道路。

众多的明军并未表现出更高的战斗意愿,也没有协同的能力,数万人就拥挤在三屯营以东,庞雨见到了祖大寿带领的辽镇精锐,他们的骑兵数量和质量都远超其他各镇,因为没有入边奔波,人马都膘肥体壮,但他们的攻击**很低,跟在勤王军后面行动,连哨马交战都很少。

所以孙传庭依然只能依靠勤王军,人困马乏的勤王军在前哨战中被清军的骑兵完全压制,根本不知道清军行动方向。各个营伍拖拖拉拉,在孙传庭的不断催促下,庞雨等勤王军靠人数优势逼退了清军哨骑,终于赶到山口前,才确定清军主力正在出边。

入边的清军总数大约五万左右,掳掠人口牲畜几十万,车架已万计,从迁安往北数十里,全是清军的营地。

这个超级庞大的队列,需要进入山区从各个关口出边,这个过程中,眼前的这个山口极度重要,两条河道在这里交汇,有多个浅滩可以涉渡。

最先到达山口的是曹变蛟和杨国柱,庞雨今日才跟着孙传庭赶到,一起到达的还有王朴和李重镇。

孙传庭接过庞雨的远镜观察,这个山口行动方向不多,清军在对岸扎下坚固营盘,截断了明军进攻方向,并部署有众多兵力,掩护身后的大道。

清军营地前深沟高垒,有许多亮甲鞑子在后方防守,以勤王军的实力,是没有可能攻破的。

庞雨偷眼看了看孙传庭,这位援督跟兵部的关系只缓和了十天,最近争执越发激烈,陕西抚标那边传出消息,说兵部坚持要勤王军大战,必须解救足够多的百姓,并派了科道御史来等着查验,孙传庭自然办不到,一天写几封信去跟杨嗣昌争吵,皇帝和内阁的回信更加严厉,孙传庭几天时间已经憔悴了不少。

孙传庭看了良久后才放下远镜,看看几个将官道,“接兵部部咨,以解救百姓为要,探明鞑子营地,挑选人马夜袭,务必多救百姓。”

喜欢铁血残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铁血残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