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临高启明 > 第一百二十二节 马袅私集

临高启明 第一百二十二节 马袅私集

作者:吹牛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08:52:49 来源:书海阁

杨云边走边盘算。

他们民政口为了适应形势变化,早就要求建筑口将在建的部分宿舍增加厨房――至少也要有公共厨房,成为适合家庭使用的住宅版宿舍,让要求买房的先暂住,承诺一旦新楼房修好优先购买,为了公平还排好了号。

现如今购买楼房的标准也无形提高了,干部、军官和技工优先,不够级别的排后面,就算结婚也只能先搬到住宅版的宿舍排队,这反而让手上有活但年龄关系读书吃力,对必须乙种文凭的技工资格考试有抵触情绪的老工人有了动力,夜校最有劲头的反而是他们。

他现在掌握的数字,不算必须保证的军人和干部,如今能有宿舍和住宅这类固定住房的归化民不超过五成,其余都是临时住房。

具体来说,军警、行政等特殊部门的归化民都能保证;农业渔业部门由于自建平房为主,虽然房屋质量不高但基本上可以保证每户都有住处;至于工业部门最惨的是建筑工和矿工,由于跟着工程和矿场走,除了技术工人,其他基本都是住工程和矿场的临时工棚,那玩意比检疫营水准还次,而制造业由于对工人素质要求高,情况好不少,正式职工八成多都有固定住房,另外还有学徒这类年纪小的,如果是孤儿主要安置在师傅工作办公室或者仓库门房之类。

杨云手里宿舍倒有部分空余,但住宅版的不到三百套。至于住宅楼只有几十套,准备给表现突出的新婚干部和军官。根本不能动。

住宅如此紧张,所以几个月前新设了民建分公司专门做这一块,但刚刚起步,第一批三十栋就算使劲压缩工期,至少还得三个月才竣工。

何况发动机行动开展之后,要不了多久新一批移民会陆续大量涌入,如果不尽早把宿舍腾出来,那未来住房压力会更大。

发动机的移民和风灾移民很多是全家移民。不可能让人全家强行分开住吧?所以这些人必须按户安置,这又导致了宿舍的利用效率降低,进而增加了民建的压力。

这类移民大都是农民,每户人数偏差很大,有一两口的,有五六口的,也有十几口的。虽然人口多的移民户会按惯例拆分或者分给农业公司去务农,单身或者只有夫妻两人的计划分送三亚、鸿基等地的矿上,但光是目前马上就得安排住房的移民还有超过一千户,就算正在进行的宿舍改装也还有很大缺口,更别提今后几年陆续涌入的移民了。

马袅的新社区不但得按时完工,才好用腾出来的宿舍安置这些新移民。还得加快建设进程,不然就必须得提早想对策。

如今临高的土地状况比较混乱,虽然大部分土地都在元老的牢牢控制之下,但是其中也有少部分地块属于私人所有,这其中有些地块主人看中旺盛的房屋需求。也已经修了不少房子出租出售,由于目前土地政策没理顺。这些如何处理也没个规矩。

杨云委托大图书馆查资料的时候,顺便找到一本《近代上海房荒研究》来消遣,他发现临高目前就面临那种状况,到时候这些因为快速城市化,地价暴涨而暴富起来的本地移民,他们和新移民的冲突会带来大量社会矛盾,这可是非常危险的苗头。

等盘算得差不多,杨云和和戴秀已经到了百仞城的东门。早已得到办公厅通知,正执勤的警备营排长带着一个班警卫立刻上前敬礼,然后命令两名准备就绪的士兵出列。

随着控制范围扩大,新道路的不断修建,元老对临高控制力度的加大,日常治安持续好转,原来的里岗制已经没有没太大意义,而且还消耗大量的人力,所以现在百博路、百马路、百南路等重要公路铁路都改用重点区警戒+巡逻制。

这种制度对突发状况反应时间长了不少,临高人口日趋复杂,所以现在独自外出公干的元老配有随身警卫,元老自己虽然也有武器,毕竟安全第一。

两名年轻士兵从门岗里昂首而出,每人都斜背着两个枪套,里面是警卫专用的长管一六三零式手动转轮手枪,腰带上两个弹药包里各有三个装好子弹的上弹器,加上背包里的备用弹药和手榴弹,即便不算元老的火力,两名警卫也足以应对十几个人的近身突袭。

“警备营一连三排二班!报告首长,准备完毕,请允许出发!”

“好,出发吧。”

看着自己年轻的子弟兵精神抖擞,杨云的心情好了不少,和戴秀带着两人乘上元老专用东风双轮公务马车,这车可以沿公路通向临高各处,也可以直入东门市火车站的贵宾专区,从那里登上头等车厢,就可以沿着临高现有铁路通向四方。

虽然也有人叫嚷要搞元老专列,但如此奢侈并且降低铁路运行效率的做法,目前还没多少人支持。

马车绕过东门市而过,里面繁华喧嚣一如既往,从县城和博铺两头来往的人潮络绎不绝,有市民、有挑夫,有士绅,更有穿着新衣的妇人闺女,一派祥和繁荣景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火车很快开出,由于是上午,外出的元老、归化民干部和当地商户都有不少,杨云和不太熟的打过招呼,又和叫得出名字的寒暄了几句,才带着四人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两名警卫对面而坐,按培训所学聚精会神,把任何可能的意外扼杀在萌芽阶段,戴秀坐头等车厢的机会不多,此刻显然有些兴奋,眼神四处打量,不时看向窗外。

因为有元老坐车,所以这次头等车厢里安排了专门培训的女服务员――她们平时主要检票和提供咨询,只有当元老乘坐时,才会上车提供专门服务,这也是为了凸显元老的地位。

年轻的女服务员提着篮子恭恭敬敬送来了饮料和零食,请示有没有还需要什么,看到杨云摆了摆手才鞠躬退下。

近一个小时之后,火车到达了目的地――马袅新区。

杨云看了看表,此刻离中午还有一个小时,就想等下班了再过去找人,他掏出小灵通打了个电话给张兴培,结果对方不知道没听到还是怎么的没有接。

等下直接过去算了,随后杨云带着三人向着博铺方向,拐上博马路上走了两公里,就能看到南面一公里外的山坡有十几间平房和一栋楼房,而在更近处则是规模不小的数十间棚屋,他脚下这条土路正好通过其中,土路虽然没正经修过,但显然平整过,上面居然还铺了一层细煤渣。

此处距百仞城较远,这戴家村虽然只有戴姓一宗但是仅有十几户人家。这里很早就卖给元老们粮食蔬菜,对各项民政事务也比较配合,属于关系较好的本地土著,所以虽然编入了户籍,但并没被过多打扰,杨云知道戴秀家就是这里。

此刻身边的戴秀也有些意外,不时看向对面那熟悉又陌生的地方,又回头注意杨云的表情,已经有大半年没回家了,她没想到现在都这个规模了。

以前这里开始修博马公路时,她父亲把靠路的田地夯平,搭了两间棚子,向修路工人兜售茶水饭食杂货,后来村里其他人家也纷纷效仿,一些从澄迈过来,又租不起东门市昂贵铺面的小商贩,发现这里有人气之后,更主动找来租这里的地修棚屋卖货。

上次戴秀在学校见到父亲时,得知家里现在已经不种菜了,光是出租地和修好的棚屋,每天收入就比以前卖菜多得多,但有今天如此兴旺的局面还是让她很意外。

此刻还没下班,仅仅是部分贪便宜宁愿多走几里路的工人家属,就已让此处人气颇旺,在这些简陋铺子里不但有海南本地各县土产,也有从广州等地运来的各色货物,虽然税务部门早就盯上了这里,也发了税票,但由于租金便宜,交通也方便,此地货物售价依然还是很有竞争力。

戴秀不知道,山坡上那栋新得修得双层木结构长楼就是自己父亲新修好的旅店。自从这火车通了之后,生意极兴隆,除了来往客商为了低价从码头换到这里住,还有许多对上眼还没结婚的男女工人来这里快活,更有不少归化民干部放弃嘈杂的宿舍,长租这里靠山的房间住,自然也不会是单身。

杨云知道徒弟报告里有提到过:人气兴旺之后,这里更有当地农户来此兜售瓜果蔬菜、日常用品和小吃点心,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集市,而马袅新区建设如火如荼之后,据说都有私娼租那旅店做生意了,工人跑这边更勤快了,当然治安也开始有点混乱――民政口得到警察总局转来得相关报告提到这里的盗窃、无照卖淫、斗殴、聚众赌博、诈骗之类的治安案件都呈上升态势。凶杀和抢劫也时有发生。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更新快∷∷纯文字∷

喜欢临高启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临高启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