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临高启明 > 第四十八节 第4营

临高启明 第四十八节 第4营

作者:吹牛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08:52:49 来源:书海阁

自从广州大世界开建以来,每天都有一两艘明轮拖船拖着长长的驳船行列,从香港启程,进入珠江口,沿江上溯直抵广州城下。

装着会转的水车轮子突突的冒着黑烟和蒸汽的船本来在珠江上已经够显眼了,它还能拖着一队船逆流上行,对沿江百姓来说,简直是前所未有的西洋镜。

于是每天都有人候着点蹲在距离航道最近的地方等着拖船队经过,也有人嫌在岸上看得不真切,乘了小船在江面上候着看得。还有船因为凑得太近,被拖船队掀起的浪花“浪沉”,把看热闹的人小命送掉。

上行的驳船队上装运的大多是建筑材料,这些覆盖着油布,船身被压得低低的驳船上不仅有临高产的钢筋、水泥和玻璃,还有从各处筹备而来的沙石砖瓦和石灰。

除了这些粗笨的散货,还有用草绳和木箱仔细包装着的,让所有人都为之眼红的“澳洲货”,这些货物被卸载在大世界码头。然后船只又装上已经储运在码头堆栈和仓库里的各种货物。澳洲人从广州采购的,来自整个广州府乃至全广东的货物在这里上船顺流运往香港。在那里再被转驳到一艘艘前往不同方向的大船上。

如今大部分人的新鲜劲已过,尽管船队的穿梭更加频繁,货物越来越多样,但广州的土著对于澳洲人这喷着滚滚黑烟,发出着在广州北门外都能听到的巨大轰鸣,可以逆风逆水而行的“火轮船”已经见怪不怪了。如果有人兴冲冲的跑去观看的,肯定是新来本地的外方人。

眼下正值年关,市面冷清,急景凋年的人也没有瞧热闹的兴致,新年的鞭炮声硝烟四处响起的这个黄昏。除了那些做一天吃一天的渔民和好奇的追逐着每一艘轮船的孩童外,谁都没在意珠江上开来的又一支船队。

年前几个月,据说是因为广州大世界即将开张的缘故。从香港来得拖船队每天都有十几列,上面装满了大世界用的各种设备和物资。所以此刻这支船队的到来并没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

船队有三艘拖轮。每艘拖轮后都拖着六七艘用油布遮盖的严严实实的驳船。然而轻快的行进速度和并不深的吃水表明。这些船上并没有装多么重的货物。

年前已经完成招商的广州大世界这几天宣布过年暂停工作三天,据说是准备着过完年正式开张。包括码头工人在内的所有当地雇工三天假期。雇工们领了年前的工钱和赏赐的年货后,便都喜滋滋的回家过年去了。

所以此刻大世界码头上一个码头工人也没有。似乎并不担心没了码头工人该如何卸货。驳船队不紧不慢的依次靠上了码头。在低沉压抑的呼号声中,船舱门依次打开,显出了这次非同寻常的货物――船舱内满满的全是一队队全副武装的士兵。压低了声音的号令一层层传递下去,士兵们依次鱼贯而出,踏着船间的踏板,走上栈桥整队。然后整齐有序的走向码头。

此时码头上早已经有人等候。尽管只有寥寥数人,内部的人却知道这已经算得上是地方接待的最高规格:在场的全部是广东方面的元老和高级归化民干部,一个当地土著也没有。

“这里也tmd够冷的。”王瑞相紧了紧身上的呢大衣,扶了扶头上的狗皮帽子,确认了一下形象后,便昂首挺胸不紧不慢的走下船。

王瑞相其实没有军职,他虽然长期和军队走得很近,也搞些武器研发项目,但是本职却在机械部门,只是天生好动的个性使得他经常会被抽调外外派。这次他随华南军到广州来。挂得名义是“机械总监”。顾名思义就是元老院在广东的总工程师。大到战舰锅炉,小到米尼枪上的刺刀卡笋,只要归化民技工解决不了的问题。都由他负责处理。他还要负责监督安装、维护所有即将被送到广东来得各种机械设备。总之,这是一个繁重又琐碎的工作。

不过王瑞相很满意这个任命。他可不是一个喜欢安逸的人。

士兵队列在归化民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已经开始进入码头后方的仓储区。仓储区是一个周长数百米的砖房围成的大院子,正适合军队驻扎。大世界的军民两用的仓储区设计能力至少能驻扎2个齐装满员的步兵营和若干个连的炮兵、工兵和辎重兵。

此时正在仓储区的大门口目送着军队进入的是郭逸。第一批抵达的是陆军第4营。这是原驻香港的部队,因为长期在香港屯驻,对当地的风土人情十分熟悉,大多数士兵即使不会说,也能大致听懂粤语。这几年第4营的军官在对外情报局的指导下在珠三角地区进行过广泛的参谋旅行,搜集了大量的资料,还在沿海许多地点进行了营、连级别的作战演习。是对粤作战准备最为充分的营。由这个营来打前锋也就毫不奇怪了。

作为元老院最早建立的营级部队,它的装备和训练都相当完备。仅仅这么全副武装的队列行军。气势就已经是咄咄逼人。

郭逸擦着了火柴,因为天气冷。他又有些紧张,火柴擦了几次才擦着,他点着了雪茄,深深的吸了一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身为广东方面最高负责人的郭逸为了筹备军队入驻已经忙碌了几个月。他除了要帮助联勤部门进行后勤保障工作,还要进行广州和周边地区的社会情况、风土地理等基本情报的搜集整理工作。

在广东,军事上不会有多大的悬念,关键是如何治理。这才是最大的难题。

郭逸看着自己的雪茄烟头,江风很大,吹在他身上冷飕飕的。

自己总算是不用再挑这个担子了。他听在临高的广雷系的朋友们说,他的下一个任命很可能是担任海南某县的县长,为下一步出任高级地方官员作资历上的准备。据说,元老院的下一个目标很可能是江南。

江南是大明最大的财赋重地,人口众多,工商业发达。这样的地方一旦吃下来,肯定要派熟悉大明城市和经济生活的元老去主持局面的。

王瑞相随着行军队列走上前来,却看到郭逸一个人站在大门边,正望着行进的军队出神,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便凑上去打招呼。

“他们几个都已经进去了么?”

“嗯,都进去了。就剩你了。”郭逸回头望了一眼,“这次来的人可真是不少。”

“那可是。今天明天就要来一整个满编营。一千多号人呢。”王瑞相跨进大门,“看他们这套行头怎么样?新军服特有范吧。在北方都这样。我在北方也一次带过上千人,呃,当然那都是相当弱鸡的难民,三十个拿着刀的骑兵就能把几千难民砍个精光。不过呢……”他转过身,正了正前的扣子,“现在他们都是元老院治下的勇士了。”王瑞相夸张的挥起手,昂首面向夜幕即将降临的天空:“几年之内,我们就可以把这整个广东,不管他是穷的富的,大的小的,善的恶的,统统一口吞下!这里,即将会成为我们的地盘!”

大世界的“里番”――元老们用这个词来称呼大世界力不许土著进入的后院部分――已经为部队准备好了一切,至于随军前来的元老,自然也有接风洗尘的安排。

在后院主塔楼上,已经摆下了一桌丰盛的酒宴。广州站的全体元老和所有目前在广州的元老都出席了这次宴会,许多人已经是多年未见。王瑞相在看到了林佰光,只有在开全体大会的时候还出现一下之外,在临高根本看不到人影。

谁也不知道林佰光在忙什么,不过从他的打扮和留着发髻这点来看,他大约是在大明活动,不是在大明经商就是搞什么秘密工作。

林佰光这几年足迹踏遍了两广和福建各地。期间还到过江南和山东。说是干得情报搜集工作,但是他的情报搜集工作与众不同,重点在各地的道路、民生、物产、习俗等社会经济生活方面。为元老院提供未来的治理施政的参考。

闲暇时光,他就反复读黄宗羲的《天下郡国利病书》和大图书馆为他弄来的各种明清时代出版的“当官指南”,其中最主要的自然是《福惠全书》。再结合他当初当县办主任时候的经验,撰写了《县政府施政纲要》,已经被元老院选择作为干部培训班的教材之一。

林佰光此时已经接到了任命,他即将要出任军管会的副主任,主持广东军管会的日常工作。他在心里已经作好了打算,重点就在广州府的15县1州。吞并广东的第一步是珠三角地区,而广州府几乎完全涵盖了整个珠三角。只有把这块地方吃下去消化好,才能成为吞并全省的根据地。自己的责任之重,面对的挑战之大,让林佰光跃跃欲试。未完待续。

喜欢临高启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临高启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