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临高启明 > 第一百四十九节 玻璃

临高启明 第一百四十九节 玻璃

作者:吹牛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08:52:49 来源:书海阁

“这个有点象土楼。”邬德评价道。

“对,的确是受了土楼的影响。这样的建筑如果在百图试点成功的话,未来我们的居民点将全部采取这样的结构。”文德嗣对自己的这个设计极为醉心。

“文总,这个设计是不错的了。”梅晚的脸sè则明显表现出“不然”的模样,“可是土楼和我们这样的房子还是有区别的,土楼的外墙是三合土夯制的,结构强度很大,质量好的堪称混凝土。这是砖木结构的建筑――设计成这样,要是单纯从治安控制来说还成,要防御敌人进攻就很难了……”

“以后材料可以改进,现在先看看整体的居住效果怎么样。”文德嗣对自己的设计情有独钟,“砖木结构只是一时之间,将来肯定会变成钢筋混凝土。”

“嗯,不过这里的设计有个问题:每个单元设一个沼气池的话,每单元的居住人口不过150~200人,只有这些人没有大牲畜的话,沼气的产出率很低。”

“没关系,就算是用来点路灯也好。”文德嗣很清楚这样规模的沼气池作用有限得很,但是沼气池在这里的主要是用来发酵粪便,使其可以安全的施用在农田里,减少寄生虫和传染病的传播。

“我们就造二三个单元楼试试看吧。”梅晚让步了。

“你先造,至于安排入住,我还有些其他的想法。”文德嗣说着对邬德说,“我们下去谈谈。”

文德嗣和邬德谈的是未来的职工等级问题,他之所以想到这个问题是在设计给百图村的民居b的时候偶然考虑到的。

既然百图村的居minzhu要是各种技术工人,那么他们的待遇就应该比简单的提供体力劳动的普通职工要好一些,否则不利于拉开收入档次,促进工人的积极xing。一个造船匠人和一个挑土的壮工拿一样的工钱,显然是说不通也不合适。

“还有就是伙食。未来的某些工种按现在的配给标准太低了。”文德嗣指出,重工业即将上马,一些繁重、有毒的工种,不加强营养恐怕很难保证工人的健康。

要增加配给水平,就得把工人的工种、技术标准和等级都确立起来,否则就没有一个尺度问题了。

“这问题我很难说啊,我没在工业企业待过,没经验。反正我这里是没意见的。”邬德表达了他的态度。

文德嗣注视了他几秒,点点头:“主要是征求下劳动部门意见――”

“我只是简单的管理劳工。”邬德说,“执委会现在要给职工定出等级和报酬制度,我是双手赞成的。关于报酬问题,我有些想法。”

说着他谈了他对目前的职工报酬问题的一些看法,主要是职工的受赡养人的待遇过低。儿童营养可能不足。

“程栋在执委会会议上提出,在年后要推行货币制度,我想乘这个机会,应该实行货币化工资制度。工分券这种简单的兑换券,越来越不适应现在的需求了。”

“嗯,你说的有理。”文德嗣边走边说,“你赞成我们推行哪种货币制度?”

“你是说纸币还是金属货币,银本位,金本位之类?”

“对。”

“我对这个可不懂了。”邬德知道文主席对货币制度一定有他自己的研究,他对此所知不多,还是少说为妙,“在这个问题上我没有个人看法,服从执委会的安排。”

文德嗣和邬德分手之后,决定去一次玻璃厂看看玻璃试制的近况。这家玻璃厂是在年前完成基建工程的。郭逸从广州已经发来了多次电报,催促穿越工业能够尽快供货――老是卖丰城轮上的库存不是办法,而且他们对诸彩老和刘香开出了的和谈筹码也是玻璃。闹半天造不出来不但是一个笑话,还很影响声誉。除了贸易,化工部门未来对玻璃的需求也很大――毕竟这是唯一一种他们有把握制造,能耐受多数化学品腐蚀的材料。化工部门还指望着用玻璃制造反应釜、容器和各种管道。从十二月二十三开始,从化工、机械和冶金各个专业组抽调出专业人员,由季思退任组长的玻璃攻关小组就开始试制了。

制造玻璃的第一个要求是有耐高温的坩锅。攻关小组用的坩锅是从21世纪带来的――虽然季思退知道用苦卤中的氯化镁可以造出耐高温的坩锅,中国古代的冶炼匠人也能制造,他记得山西阳城县有座明末修建的古城堡砥汨堡,它的围墙就是用附近的冶铁重镇润城镇的丢弃的废坩锅做建筑材料的。但是制造坩锅毕竟也是专门的技术,技术掌握不好的话,在使用中很容易爆炸。当年吴运铎就曾经遇到过自制坩锅屡次爆炸的问题。直到最后找到了一名专门的匠人学到的技术才算过关。穿越众里显然不可能有人会造坩锅,而且临高也不是什么冶炼重镇,找到当地匠人的可能xing微乎其微。所以特意带了一批大大小小不同的坩锅来应急用。

造玻璃的坩锅是闭口的,之所以要闭口,是防止在冶炼过程中玻璃液被煤烟污染。至于原料则是石英砂、生石灰和纯碱。石英砂在临高是颇为富裕的矿产,很容易就获得了大量优质的原料,简单的选拣和洗涤之后就可以备用了。

至于纯碱,穿越者们暂时还没纯碱制造能力,但是他们有二种可以应急的办法。一种是用草木灰来代替。这是相当古老的工艺,欧洲国家在很长时间里都使用这种原料。炼制玻璃的草木灰以海草灰为最好。在临高显然最不缺少的就是海产品了。

第二个办法则是用土法上马吕布兰制碱法,他们手里有从广州买来的芒硝,经过加热脱水之后,将石灰石、木炭按比例混合后放入坩锅用高温烧制,炼制出来的东西用磨盘磨细,放在水中搅拌溶解之后,再滤出碱卤水,蒸发干净就能得到纯碱。

季思退考虑到第二种办法过于费事,决定还是采取第一种海草灰的做法。这种做法欧洲用了几百年,他们来用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于是海军的化学、机械爱好者李迪带着人到海边去大量的捞海草,晒干之后就地烧成草木灰,再用木桶运回来。

在李迪收集草木灰的时候,梅晚把他最好的泥瓦匠都派来了。他们的任务是造一组玻璃炉,这种方法很古老,16~17世纪就已经投入使用,好处是简单易行,冶炼不需要太高的温度。

第一座炉是材料烧结炉,这是一座有拱顶的炉子,分燃烧室和烧结室,玻璃的原料在这个炉内烧结成玻璃熔块。

第二座炉是圆形的,由三个室构成。低室是用来加火燃烧的,中间室的外墙上开有6个拱形口,用来放入玻璃坩锅的,坩锅放入之后就把这些口用土堵住,只留一个小口。中间室的顶部zhongyāng是个方形的小开口,热量可以从这个开口流入最高室,最高室后面有一个开口,后面是陶制的退火坑道,玻璃制品完成后就放在这里逐渐冷却退火。

当然,在这个各行各业什么人士都有的团体中,任何设计都会得到无数的改进意见。这座玻璃炉在构造上,内膛砖和炉外砖之间就加砌了一层硅藻土保温砖,这使得炉壁厚度大为增加,但是起到的保温效果能大量的节约燃料。

考虑到炼制玻璃的温度至少在1200c之上,虽然他们从技术文献上得知道,这种形制的玻璃炉并不需要预热室之类的东西,但是季思退等人从保证一定可用的角度出发,还是在圆形炉的顶部zhongyāng的最高室外加了一个陶瓷管道,将排放的热空气导入预热室,供应鼓风机进行热鼓风之用。

完成了这个改进版本的玻璃炉之后,化工组和机械组联合开始烧制玻璃试验。第一次烧制过程长达10个小时,最后坩锅里的固体原材料终于成了黏糊糊的玻璃浆。大家马上开始试吹,结果吹出来的东西奇形怪状,什么模样的都有。

“这东西哪能卖啊?”萧白朗看到眼前这些形状迥异,气泡很多,颜sè也发绿的玻璃器感叹起来。

“气泡可以用搅拌法来解决,至于颜sè,只要能加入二氧化锰就能透明。”李迪胸有成竹,“不过大伙的吹制水平实在太烂了。得多练习练习。”

“二氧化锰,你给变一个出来?”萧白朗不满的说。

“就知道有这么回事情嘛。”李迪也的确不知道他们上哪里去找这个二氧化锰。

“好吧,其实不需要什么二氧化锰,”季思退说,“它起得就是氧化剂的作用,不一定得二氧化锰,硝酸钾也是一种氧化剂,加这个进行了”

所谓硝酸钾也就是硝石,这东西他们还有不少。再尝试了几次之后,玻璃试验组终于在除夕前一天做出了无sè的玻璃。这一成让工业部门的许多人欢呼:穿越神器――玻璃,诞生了!

喜欢临高启明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临高启明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