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诡三国 > 第1479章 斐子渊的客人

诡三国 第1479章 斐子渊的客人

作者:马月猴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1 21:46:55 来源:23小说

山东的变化,一时之间还没有体现到关中来,但是在关中的斐潜,却迎来了一名新的客人,来自于川蜀的客人,张松。

张松丑么?

也不能说是算丑,但或许是因为出身川蜀的关系,所以张松并没有像是冀州等地的人一般的高大,身形略微有些单薄瘦小,再加上过于精明的眼神,多少让人有些觉得不怎么好交往。

当然,张松自己并没有这样的觉悟,相反,到了长安城中的时候,还显得非常的怡然自得,在驿站之中,使唤起驿站的人来,也是丝毫不客气。

不过,对于斐潜来说,感兴趣的是张松所代表的一帮川蜀人士,而不是张松本身。

“见过征西将军……”张松个头虽然小,但是穿得衣袍却不少,外氅长衣中衣小衣一件都不少,在领口之处层层叠叠,很有仪式感。

相反,斐潜这一帮人,或许也是在胡地待的时间比较长,或许是因为受到了斐潜本身发明的一些新奇衣服的影响,又或是川蜀地区和并北地区温差确实比较大,所以习惯也有所不同,衣着也就没有像是张松一样,穿得那么多,似乎就并没有那么隆重的感觉了。

“免礼,看座!”斐潜摆摆手,让人给张松送上一个锦缎的垫子。

“谢过征西将军。”张松目光落在了锦缎垫子上,不由得微微愣了一下,然后拱手说道,“此垫华而,乃大夫之箦,在下位卑,不便其用……”

还没有等斐潜说些什么,庞统顿时就不太乐意了,说道:“汝既言礼,自当知晓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如今见贤者于前,却狎言无敬,此便为川中之道也?”

张松“哦”了一声,然后看着庞统,有些明知故问的说道:“汝为何人?”

庞统虽然在经书之上的造诣比斐潜高深,但是小呆鸟无毛鸡毕竟还是少了一些经验,见张松动问,便下意识的张嘴就要回答,却被斐潜伸手拦了下来,说道:“贵使前来,且为论经而来?若是论经,不妨且去守山学宫……”

张松不由得一滞,顿时气势就弱了下来,拱手说道:“自然是为了军国之事……”

“既如此,请就座……区区一个锦垫,可比军国之事更重?”斐潜指了指,毫不客气的说道。

“唯……”张松愣了半响,最终还是拱手说道,坐了下来,也不再说什么锦缎的事情。

庞统微微哼了一声,也不说话了。

斐潜左右看看,笑了笑。没办法,汉代的士族子弟就是这样的德行,张松言语之中说的是锦垫,但实际上并非单单指锦垫,而是另有所指,只不过斐潜并不愿意接着张松的话题往下说,陷入张松准备好的节奏而走,所以干脆直接截断了庞统和张松之间的理论,然后直接说军事,也就是告诉张松,就算是张松在经书之论上占据了上风又能如何?

张松显然也是明白了斐潜的潜台词,所以在最后张松也就放弃了继续和斐潜绕圈子的行为,毕竟他过来,也是为了谈事情,而不是为了论经文。“征西将军明鉴,” 过了片刻,张松拱拱手,说道,“外臣一路而来,见川蜀如今生灵涂炭,百姓背井离乡,于心着实不忍,古之有云,伐者,当不斩祀,不杀厉,不获二毛,不知征西以为如何?”

在一旁的庞统又似乎有些听不下去,便忍不住想说话,看了看斐潜。

斐潜虚虚伸出一只手,嗯,确实是只能伸出一只手,因为另外一只手还绑着绷带,向庞统示意无妨,然后对着张松说道:“川蜀之内究竟如何,某不得知,不过么……来人!且取徐元直的表疏来!”

立刻就有一旁的侍从将徐庶的表疏从一旁的架子当中找了出来,奉给了斐潜。

斐潜接过,单手抖开,哗啦啦往桌案上一铺,到也有几分的气势出来,“……自入汉昌以来,行关中田政,改什一为二十赋一,亦除徭役,归于税中,百姓莫不欢欣,皆称善也……”

斐潜抬起头,看了张松一眼,然后又低下头接着念道:“……调拨粟黎计十万石,平抑仓禀,兴建粥舍,贷以青禾,今汉昌之内,野民皆归,人伏顺,今共计有户一千三百余,新增四百余户,皆为新政之功也……”

斐潜将徐庶的表疏一抖,然后笑而不语。

“这个……”张松眼珠子咕噜噜的转着,一时之间也想不出什么说辞来。

事实就是事实,张松也可以强行狡辩说这个表疏有误什么的,但是那样就等于是落了下成了,毕竟原先张松的是按照春秋战国时期的优良传统,站在大义的制高点来进行辩论,而一旦变成了争论一份表章的具体真假问题,其实也就等于是张松原本的策略失败了。

斐潜并非不知道张松的意思,张松的话语出于经文当中,原本春秋战国时期,吴国攻打陈国发生的一件事情。当年吴国大军攻打陈国,因为陈国算得上是春秋时期比较早期的国家,虽然国力不强,但是毕竟也是周公亲传的妫姓,所以很多人对于这样一个国家反而被当时位于算是南蛮地区的吴越之地所攻打表示痛心……

正所谓北方蛮子,南越山人。

当然,张松并不会认为川蜀是边缘地区,反而认为川蜀之地留存有大量的上古遗风,这个么,自然是见仁见智的时期,斐潜也不会就此说些什么,也不屑于和张松进行道义上的争辩,只是将数值拿了出来,摆在张松的面前。

春秋不仅多义士,也多辩士。

春秋战国时期的太宰,一番巧辩,说得吴王夫差一阵尴尬,不能不使人叹为观止,没准张松也是这么打算着,一来可以借此扬名,二来也可以压制一下斐潜的气势,第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