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中, 也落在城外。
这是属于郑县之下的一个名不见经传, 呃,甚至连县乡图册上都没有标明的小村寨。牛大郎背着一摞大大的柴禾,从山里顶着风雪出来。
若是在后世,像他这样年龄的,说不得就有一部分人会和父母争执着,表示父母都不爱他,都不关心他,都不顾及他的想法,成天逼迫他读书,一天到晚就只是知道赚钱工作,回到家就只知道问分数成绩,表示自己人生过得毫无意义,动不动就说死给谁看云云……
然而牛大郎没有这个资格,因为他的父亲牛四夏,已经不在人世了,别说想要找父亲抱怨,甚至是想要再挨父亲几下不轻不重的打,都是一种奢望。
父亲死了,母亲垮了,看着自家小妹惊恐的瞪着眼珠子,蜷缩在房屋之内最为黑暗最为为狭小的角落,牛大郎咬着牙,将沉重的农具握在了手中,背在了身上。
贵人们来过几个,温言抚慰了一番,还给了不少钱财物品……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牛大郎的母亲只是哭,什么话都说不出来。牛大郎自己也不懂得应该说一些什么,听着那些贵人说话,也是只能勉强接个知道、好的之类的话,至于什么要求也想不到,即便是想到了也说不出来。
周边的邻居也都来了。在那几天,平日里面好一些的,会帮着收拾一番,帮着煮点饭菜,照顾一下母亲和小妹,然后也不拿什么,叹息着走了,毕竟别人家里也是一大堆的事情,总不能永远留在牛家帮衬。
关系不好的,便是不冷不热的凑了上来,啧啧称道:看看牛家还是有些福气的,看看这些东西……牛家发了啊,啧啧,这多值啊,要是我家老鬼一条命能换来这些器物,我都巴不得赶快让他去……
发了么?
并没有。那些器物和浮财,牛大郎懵懂茫然,母亲又是软弱,根本留不住,被这一家说是借两天,哪一家说是顶欠账,没过一两个月便是全数不见了踪迹。
农家庄稼汉一年到头也就收成一两次,所以多半都是年光一族,今年收成去抵往年的老账,然后新年来的时候继续赊青苗账等等……
所以父亲有欠账,这是肯定的,但是父亲在世的时候,真的有欠过那么多钱么?
牛大郎虽然觉得不对劲,但是也不懂,因为他不认字,看着一张张的欠条上的手印,牛大郎不知道,也辨别不出究竟是不是他父亲画得押按的手印。
反正牛四夏一条命换来的钱财,不仅没有给家里带来福气和财运,甚至连原本的那条牛都赔了出去,才算是堪堪抹平了所有的债务。
牛大郎将背上的柴禾卸在了院子门前。小妹听到了声音,连忙跑出来帮忙,红彤彤的手上和脚上,长着一个又一个的冻疮。
怎么不穿鞋就出来了?牛大郎驱赶着小妹,去!到屋里去!外面冷!小妹多半是舍不得穿鞋,纵然是草鞋,也觉得穿多了,会坏。
小妹沉默着,不回答,手上却没有停,帮着将柴禾在院内屋檐下堆放好,才怯怯的看着哥哥,依旧不说话。
娘怎样了?牛大郎问道。
小妹摇了摇头。
哎……牛大郎伸出手,摸了摸小妹的头。
小妹的头发凌乱,稀疏,枯黄。牛大郎的手粗糙,肮脏,带着零碎的泥土和木渣,但是小妹仍然努力往前伸着脖子,让自己的脑袋更贴服于牛大郎的手,就像是一只努力讨好主人的狗。
牛大郎知道,小妹从小就生活在恐慌之中,从小到大,都是如此,她恐慌没有饭吃,恐慌没有饭吃的时候,家人就会将她或是卖掉,或是交给别人换点肉莲藕回来……
如今爹死了,小妹更加的恐慌,有几次牛大郎半夜惊醒,都看见小妹蜷缩在角落里,盯着他,死死的捏着他的衣角,一动不动……
没事的……没事的……牛大郎说道,不知道是说给他小妹听,还是说给他自己听,没事的……没事的……我们会活下去的,我们会在一起的……
家里屋内,其实也是一样的冷。
外面是风冷,如同利刀在割,屋内则是阴冷,如同钝针在扎。
牛大郎将小妹抱在怀里,两个人蜷缩着,哆嗦着,瞪着窗外的天色,等着天色昏沉下去,到那个时候,就可以再生一次火,一边驱寒,一边烹煮晚脯,然后吃完就赶快睡觉,多少带着些暖意休息几个时辰,直到被再一次的冻醒。
院外忽然有个声音传来:牛家的,牛家的在么?
牛大郎辨认出来,这似乎是邻居大娘的声音,便连忙一边应答着,一边走了出来,在呢!在!是王大娘么?
王大娘看着牛大郎,苍老的脸上略带着些怜惜,我那牛家妹子好些了么?孩子你吃了么?来,这里有块饼子,别嫌弃,拿上!听话!拿着!
王大娘不由分说,将黑饼子塞在了牛大郎的怀里,然后左右看看,皱眉道:这么冷的天,怎么不生些火暖一暖,这要是冻坏了,来年你怎么办?领来的煤炭也别不舍得,该用就要用,人好好的,才是根本……
啊呃……牛大郎吸了吸鼻涕,大娘你说什么?什么煤炭?
王大娘不由得问道:咦?你家的煤炭还没去领么?
牛大郎一愣。
王大娘明白了,叹了口气,说道:骠骑将军仁慈,每家每户按人头给的,都有……趁着天色还早,你快去隔壁村寨找亭长……记得带个筐……快去,快去……
冬日里面的煤和炭,不仅仅是用来取暖的材料,甚至是代表着多了几分活下去希望,延长了在冬日苦熬的性命!
牛大郎急急的拿了筐,又是深一脚浅一脚的赶到了隔壁的村寨。
隔壁村寨就比牛大郎所在的村子大了许多,而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