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诡三国 > 第2726章最杂的人心

诡三国 第2726章最杂的人心

作者:马月猴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1 21:46:55 来源:23小说

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秋风渐渐紧了,气温也一天天的变得寒冷起来。

斐潜也觉得内心当中似乎多了几分的寒意。

虽然在封建王朝之中,很多时候一条人命,甚至是几十百上千的人命都不算是什么太大的事情,但是斐潜依旧会觉得不舒服。

因为斐潜在后世,曾经就是这些可以被忽略掉的数字的其中之一。

即便是如今斐潜坐上了这个位置,明白在某些事情上需要宏观的去看,但是依旧忘不了当年他是拉后腿的,被平均的的,所以他比其他的大汉人,多了几分来自于底层的经验。

斐潜明白,华夏的百姓对于官吏的标准,或是说要求,是很低的,甚至普通百姓都不需要官吏能做什么事情,搞多么大的工程,只需要官吏在任不胡乱收费,不摊派劳役,不劳民伤财,就可以称之为一声『好官』了。

就像是孔融之辈,根本不懂如何处理民生政务,也不知道要如何安靖保民,只需要什么都不做,只需要不扰民,便已经可以得到百姓的表扬了,想想看,这是多么让人无奈却可笑的一件事情……

可偏偏就连这么低的要求,官吏却能一再的突破底线。

而且一年年的,将底线拉得越来越低。

对于西域的认知,斐潜和荀攸阚泽二人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出入。

西域在吕布的统领之下,确实已经出现了一些问题。

甚至因为这些问题,已经是死了一些人,甚至还会因此死更多的人。

『直尹监王参事……』斐潜在脑海当中搜寻着这个被记载下来的直尹监参事的印象,但是很遗憾,他并没能想起来什么。

『先安排人员,按照一般人员殉职,给与此人家中抚恤……』斐潜对着荀攸说道,『具体功过,待西域事后,再行增补……』

荀攸拱手说道:『回禀主公,此人乃山东人士,家道中落,辗转至河东就读,后至长安参考……其在三辅河东并无家卷,若是……也只有派人前往山东寻找……』

荀攸是大管家,他对于这些人的熟悉程度比斐潜要好一些,而且就算是荀攸想不起来,他也可以查阅在尚书台留存的档桉。

斐潜微微叹了口气,『那也要派人去。』

荀攸应下。

在面对时代的风浪的时候,每个人就像是大海当中的一小朵浪花,翻滚着,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消失了。或许这个王参事也曾经憧憬着要靠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建立一个家庭,幸福的生活下去,然后就这么和他的希望和梦想,悄然消散在了西域的风沙之中。

『说说看,你们应当如何?不用急,想到什么便说什么就是。』斐潜看荀攸和阚泽都思索了一会儿之后,问道。

斐潜当然不是要荀攸或是阚泽带着兵卒前往讨伐吕布。

武将有武将的战场,文官当然也有文官的战场。

不是有句老话么,武将不怕死,文官不贪腐,朝堂自然就是很好了。将死亡和**相提并论,也可以从侧面证明,吏治其实是一个关于生死的重大问题。

斐潜当下所提出的如何处理吏治的问题,在历朝历代之中,也并非完全没有人去研究和探讨。华夏其实在很多方面都是领跑,而且领跑了上千年,然后在某个阶段才落后了……

在汉初,华夏就已经对于官吏的考核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甚至汉宣帝就表示他实际上是在和二千石的良臣在共同治天下,并且制定出了『上计』和『监察』等制度。

当时,中央设置计相掌郡国上计,郡国设置上计吏、上计掾等掌地方上计。据《汉书》记载,汉宣帝刘询曾『诏使丞相、御史问郡国上计长吏守丞以政令得失』。汉武帝刘彻于元封五年将全国分为十三州部,每州部设一刺史『以六条问事』,负责监察郡国守令,汉朝正式建立国家监察制度。

随后的封建王朝,也对于吏治考核有更为详细的规则……

所以,是不是皇帝完全不清楚手下的官吏都在干一些什么?

其实并不是,否则历朝历代也不必一再的加强对于吏治的要求,对于官吏的考核制度的完善了。大多数的时候,只要皇帝多少还明理,还懂得一些事情,那么对于手下官吏的阳奉阴违,基本上来说都是非常痛恨的。

其实吏治的根本问题,是在阶级利益,是封建王朝的劣根性。

皇帝的基本利益是天下,是所有百姓的民心,而对于辅左皇帝的官僚集团来说,他们管天下怎样,天下又不是他们家……

所以应该怎么办呢?

斐潜自己倒是有一点想法,但是他先将问题给了荀攸和阚泽。

阚泽沉默了片刻,说道:『依臣之所见,今之官吏问事,流于表面,既无实地核查,又无考较之策,故吏无所顾虑,多有侥幸之心。故而当行考课之法,以定制度,明宣于公堂,知会于乡野,使吏明其责,使民知其制,上下皆皆自考覈,以为黜陟。』

阚泽进一步阐述,表示朝堂应该设立专门的监察机构,负责各个地方的官吏考核,比如以州郡为划分,负责监察州县行政成效。同时进一步明确官吏任职的要求,以『德义、清慎、公私、勤怠』等等方面进行考量,一方面注重于官吏在任取得的政绩,另外一方面也要考量官吏的品德操守。

并且将考核分为地方考核,也就是初考,可由地方长官,或是部门长官主持,主要考核当年功过,考核主事必须当众宣布考核结果,公评优劣,考绩定级等等,然后考核结果报送朝堂。

朝堂也会进行复考,复考分为定考和不定考。定考就是三年一次,与上计相结合进行校考。不定考则是派人员深入地方,了解实际情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