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诡三国 > 第九七八章 无法中兴的中兴剑

诡三国 第九七八章 无法中兴的中兴剑

作者:马月猴年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1 21:46:55 来源:23小说

斐潜真的没有想到过,这样一把中兴剑,居然牵扯到了那么多的事情,这些事件前前后后相互牵扯到一起,最后在鸿都学这个问题上,爆发出了最为尖锐的斗争。X更新最快

不是开学不好,也不是这些士族反对学,只不过是私人性质的学,比如像是之前并州的宗林,比如像是现在在冀州收徒的郑玄,又比如像是斐潜现在的守山学,大多数的士族都没有意见,甚至是举双手欢迎,但是一旦牵扯到了另外一个问题,这种欢迎的态度立刻就会调转一个一百八十度。

汉代虽然距离后世久远,但是依旧有许多诗赋流传了下来,不论是西汉还是东汉都有,但是唯独这个繁荣一时的鸿都学,没有任何创作得以留存,这不得不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嗯,好像蔡邕蔡老头子,对于鸿都学也颇有一些非议之词。

基本上来说,鸿都门下,都被视为是群小之众,然后大多数的士族都评价这些鸿都学出身的人只会造作赋说,以虫篆小技,见宠于时,非常的不待见。

汉灵帝设鸿都门学,被视为乱政之一,就连后世叙及,也是多以其专重文艺而轻经术,淆乱人才选举之正途而大加谴责,毫不不加以姑息的批判到底,这种有意思的现象背后,往往隐藏着很多的信息。

鸿都门学士遭致非议的主要原因,不是招集辞赋之士这件事本身,而是汉灵帝因鸿都学士善为辞赋及书画而给予高官厚禄……

汉灵帝不仅宠用辞赋之士,而且亲用尺一诏敕州郡公卿举荐鸿都诸生,其高者至外为州郡刺史、内为侍中尚书,及至封为列侯,甚至“诏敕中尚方为鸿都文学乐松、江览等三十二人图象立赞,以劝学者”。

以前汉武帝好辞赋之士,司马相如等人也被授予官职,但并没有这样重用,汉灵帝算是开辟了一个新篇章,但是从深层来讲,引起士族强烈反弹的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召集拔擢鸿都门学士打破了汉代传统的选举及任官的制度,断绝了士族赖以生存的根基。

但是对于中兴剑而言,在这件事情上,只是一个诱因而已,或者说是一个起爆器,将这样深层次的矛盾爆发出来而已,又怎能说是“乱世之根”呢?

“……君侯,”贾诩徐徐的说道,不轻不重的语音,就像是述说这一个跟自己毫不相关的事情,显得那么的冷漠和淡然,“……可知所失之剑,后现于何处?又在何人之手?”

“……何处?”斐潜迟疑了一下,虽然被贾诩牵着鼻子走多少有那么一点点的不爽,但是好奇心还是让他继续追问道。

贾诩捋了捋胡须,轻飘飘的吐出了两个字:“邺城。”

“什么?”斐潜闻言,惊讶异常,差一点就站了起来。

“中平元年,大贤良师令人涂于门,定于甲子……”贾诩看了一眼斐潜,然后说道,“相约青、徐、幽、冀、荆、扬、兖、豫等各方汇于邺城举事……大贤良师除却一枝九方杖之外,另有一把中兴剑……”

邺城?

张角?这真是匪夷所思的一件事情。

更匪夷所思的是张角居然大大方方的在各地郡县的大门上涂鸦画画,然后相约一起到邺城共襄大举,这个真是不知道该说是太过于天真了,还是太过于是自信了,亦或是还有其他的原因,比如贾诩所说的……

“此事可有凭据?”斐潜还是不太敢相信。

贾诩点点头,又摇摇头,说道:“……太库所存先帝居注之中,得些只言片语罢了,然雒阳一场大火,恐怕……大贤良师死后,先帝曾下令开棺戮尸,一则欲求其首级,二则……行此事者,便是皇甫义真……而后,其秋征还,便收左车骑将军印绶,削户六千,更封都乡侯,二千户……”

“这个……”斐潜皱着眉头,有些头痛,“……不对,黄甫义真乃与中常侍张让、赵忠交恶……”

说到一半,斐潜收回了话,想了想,还是摇了摇头。

依照斐潜对于皇甫嵩的了解来说,若说皇甫嵩见风使舵,趋炎附势,这个斐潜百分之一百的相信,但是说皇甫嵩嫉恶如仇,刚正不阿,这个么,就呵呵了……

如果皇甫嵩真的刚正无比,早就在董卓掌舵的时候化为灰灰了,哪里还等的到后面皇甫嵩带着人去祸害董卓的老母亲和小孙女。

因此,皇甫嵩莫名其妙的在邺城弹劾张让的住宅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这个事情若是放在简直就是显得那么的突兀和不自然,皇甫嵩明显就不是那么耿直而且不懂得变通的人么……

那么也就是说,皇甫嵩当时上奏张让住宅是违章搭建,违反了大汉土地管理办法和大汉城乡规划办法法,以及邺城乡村与集镇规划管理建设条例,只是掩人耳目的说辞,其实另有其他的目的?

按照往常的惯例,皇帝么,自然不能偏听偏信,所以皇甫嵩弹劾张让违建,那么为了搞清楚真相,自然是要派人去核查检测一下……

那么如果当时汉灵帝相信了,或者说有那么一点怀疑,然后派人真的去检查张让的宅基地,会发生一些什么有趣的事情?

哎呀,头好疼。

等等,斐潜忽然扭头看了一眼挂在身侧剑架子之上的中兴剑,中兴剑有四把,一把丢失了,说是最后出现在张角处,那么其他的中兴剑呢?

现在这里的中兴剑又是谁的?

贾诩似乎看出了斐潜的想法,低低的叹息了一声,说道:“中兴有四,失其一,余其三。其中有一,先帝自用,后一赠于益州牧,另一赠与董太师……君侯此剑,多半是董太师所留……”

贾诩的声音变得有些低沉了起来,微微侧着头,目光游离在远方的天空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